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
四个“一定要”(如何承担神圣使命与完成历史任务?)
党要承担起光荣而神圣的使命,完成好三大历史任务,就 必须要做到四个“一定要”:
一定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始终保持对马克思主义、对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念。 一定要戒骄戒躁、艰苦奋斗,牢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为 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努力。 一定要刻苦学习、埋头苦干,不断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 验的业绩。 一定要加强团结、顾全大局,自觉维护全党的团结统一,保持党同 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全国人民的大团结,加强海内外中华儿 女的大团结,促进中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大团结,为战胜一切 艰难险阻、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取得新的更大胜利提供更大的力量。
第一节 党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
历史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 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事业的胜利。现在,党正在国际形势深 刻变化、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内改革开 放日益深化的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 变化,使党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课题、 新考验。
第二节 党肩负的神圣使命和历史任务
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勇敢担当起带 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当代中国共产党人 正在继续承担和履行这一神圣使命。中国 共产党正在充满信心地带领全国各族人民 为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 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 任务而努力奋斗!
第三节 当代青年的光荣使命
不同时代赋予了青年不同的历史使命。 在新时期,中国青年肩负着实现民族复兴 的伟大使命。当代青年应当肩负起历史使 命,弘扬五四精神,坚定不移跟党走,在 波澜壮阔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创造 永恒的青春、无悔的青春!
当代青年运动的主题和历史任务
一句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全国 各族人民的奋斗目标,也是当代青年运动 的主题和任务。
世情的深刻变化
世情就是党和国家面临的国际环境。党的十七大报告 指出:“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正处 于大变革大调整之中”。
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 时代潮流: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 政治形势:多极化不可逆转 经济形势:全球化深入发展 总体局势: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 荡、总体和平局部冲突
积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贡献青春
如何做?
1.要努力成为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
2.要努力成为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
3.要努力成为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 4.要努力成为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
入党誓词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 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 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 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 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 叛党。
神圣而光荣的历史使命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 目标:“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 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 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 实。” 党的十七大在十六大确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 础上,对我国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p183)
新时期的三大历史任务
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 促进共同发展是党在新时期的三大历史任务。 理由:
1.推进现代化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的根本要求。 2.完成祖国统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重要内容。 3.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是实现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条件。
一句话
平凡之中见伟大
祝愿你早日成为一名光荣的 中国共产党员
谢谢大家!
党情就是党的自身情况。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党领导的改革开 放既给党注入巨大活力,也使党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课题新考验。”
党的自身状况的变化
党的历史方位: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
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从收 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 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 家建设的党。 党员队伍:数量、质量、思想 自身建设:党内作风、思想、组织
坚定不移跟党走
——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
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
朱金锋
全国各族青年,代表着我们祖国和民 族的未来,代表着我们事业兴旺发达的希 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事业需要你们 去建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在你们手 中实现。党和人民对你们寄托着殷切的期 望。 ——江泽民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党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 第二节 党肩负的神圣使命和历史任务 第三节 当代青年的光荣使命
国情的深刻变化
国情就是我们现在的国内环境。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 “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 变:
新阶段特征:八个方面(p179-180)
不变:
基本国情: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 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 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党情的深刻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