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3岁婴幼儿发展指标及教养策略

0-3岁婴幼儿发展指标及教养策略

0-3岁婴幼儿发展指标及教养策略一、幼儿的八大智能: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认知智能。

二、0-3岁婴幼儿发展指标与教养策略出生-1个月:发展指标:·出生后的婴儿具有较完善的觅食、吸吮、吞咽、行走等无条件反射。

·每天睡22—16小时。

·婴儿出生后几天就可以俯卧,俯卧时有本能地挣扎,使面部转向另一侧。

·对及时、反复的视、听刺激有初步的记忆能力。

·喜欢看人脸,特别是妈妈的笑脸。

喜欢被抱起来与其谈话、逗话。

·对咸、甜、苦有反映,常用微笑、皱鼻、伸舌或挣扎表示欢迎、讨厌、拒绝。

教养策略:·母子皮肤直接早接触、多接触。

·早开奶,多吮吸,勤哺喂。

·多搂抱、多抚摸、多说话、多微笑、多交流。

让宝宝充分享受母爱。

·训练宝宝抬头,给他一些俯卧的机会,让他练习抬头。

·宝宝仰卧位时,在其上方20-30厘米处悬吊一些彩色鲜艳、有声响的玩具,经常调换或变换位置。

·当宝宝发生不同的单音如“啊”“呕”“呜”的时候,可以及时重复这些发音,表示鼓励。

出生1-2个月:发展指标:·宝宝可以在床头将头抬得略高一些,在被抱起来时,他开始能较好地撑起头,但仍然会下垂或倒向另一边。

·抓握反射消失,出现自觉地抓握动作。

·可以看见一米多远的较大物体,移动的物体特别能吸引他的注意力。

他会注视周围环境,清楚辨认熟悉的人和物,对外的好奇心不断滋长。

可以拿东西放进嘴里,偶尔会看见自己的手,手的突然移动会让自己吓一跳。

·宝宝会以哭闹的方式表达情感,也会对父母与他说话时发出的声音作出反应,他会模仿父母说话时嘴唇的运动。

·在白天,清醒的时间稍长,小睡减少了,啼哭也减少了。

教养策略:·让宝宝生活逐渐有规律,渐渐养成按时吃、喝,按时睡眠的习惯。

训练醒来把尿,掌握大小便的条件反射。

·每天仰卧半小时以上。

·每天将宝宝睡的位置变换几次。

·用亲切的声调多与宝宝说话,用慈爱的目光注视他,并引起他的注意。

·训练宝宝追视移动物体,触摸抓握各种玩具。

·早期预防肥胖症。

出生2-3个月:发展指标:·体重约为出生时的两倍。

·脑细胞生长的第二个高峰期。

开始并注意到周围环境中熟悉的面孔和物体。

·有意识的移动手和脚。

开始微笑,乐于与熟悉的面孔交往。

·抓、扔等精细动作开始发展。

头能竖立向四周张望,俯卧时能够抬起前半身。

·开始咿呀学语,与父母“谈话”。

·两只手在胸前接触,能摇晃、注视自己的手。

教养策略:·父母与孩子多说话,对孩子咿呀学语要有呼应,与他勤交谈。

·帮助宝宝用手拍打、拿取眼前的玩具。

·让宝宝听简单、快乐的音乐,抱着他随着音乐节奏“跳舞”。

·注意防止小儿佝偻病。

·让宝宝俯卧,用镜子逗引他抬头挺胸。

·带宝宝到户外晒太阳,呼吸新鲜空气。

·引导宝宝看颜色鲜艳的图片。

·满足宝宝希望成人抱的需要。

对宝宝的哭或其他需要表示关注。

·学认爸爸妈妈,培养亲子情感。

·用安详的笑脸与宝宝交流。

出生3-4个月:发展指标:·宝宝颈部肌肉变得有力,趴着时已可将头抬离床面数秒钟。

平躺时,可以自己翻身,变成趴着的姿态。

·手能握住玩具,向母亲伸手要抱。

·会大声笑。

·对周围物品都感兴趣,吃奶时会出现分心。

·睡眠时间已形成规律。

·宝宝发音明显增多。

教养策略:·加强感官训练,让孩子多听、多看、多摸、多嗅、多尝。

·坚持母乳喂养。

·学习翻身,主动拿取桌面玩具。

·3个月的宝宝可以睡枕头了。

·训练宝宝四肢多运动,可用松紧带将玩具拴在宝宝的手腕或足踝上,诱导他运动四肢来牵动玩具。

·强化宝宝的发音,鼓励他们咿呀学语。

出生4-5个月:发展指标:·扶掖下能站立。

·会抓住悬吊的物品。

·听到叫名字会注视和笑。

·仰卧时抬起双脚踢蹬。

·会两手各握一玩具。

·会翻身,扶起坐、立。

·咬放在嘴里的东西。

·会找铃铛、看电视。

·喜欢藏猫猫,会摇晃和敲打东西。

·会盯着镜子里的自己微笑。

·开始认人,能认识妈妈,知道认生。

教养策略:·添加蛋黄、米糊、水果泥、菜汤等副食。

·有计划的让宝宝听儿歌、欣赏音乐。

·训练手眼协调的能力,练习一个手抓一个物体。

·发展下肢力量,为站立做准备。

·与宝宝面对面的练习发音,有表情的发出“啊-啊”“呜一呜”“爸一爸”“妈一妈”。

·培养宝宝积极愉快的情绪,以温和、愉快的态度对待他。

出生5-6个月:发展指标:·脑重是出生时的两倍。

·能独坐片刻、手握脚玩,大人扶着站立时,两脚会做跳的动作。

·听到名字会转头。

·会撕纸、抓去蒙在脸上的手帕。

·向熟悉的人微笑·会扔东西。

·玩具从一个手递交另一个手。

·喜欢到室外玩。

·开始认生,会发脾气。

·会抱住奶瓶。

教养策略:·培养良好的情绪,与孩子愉快的游戏,满足孩子情感的需要。

·多给宝宝接触人的机会,不要在生人刚来时离开孩子。

·练习抓握小的物体。

·对他的发音要给予应答和鼓励,同时建立语言信号反应,多次重复某一词语并与实际东西联系起来。

·练习抓取小东西。

·学习自己吃饼干。

·学会用动作表示自己的意思,例如点头或摇头。

出生7-8个月:发展指标:·开始长出门牙。

·能扶双手站立。

·见父母及熟人要求抱。

·会用拇指及其他手指配合抓玩具,用一个玩具敲打另个玩具。

·独自坐稳,会自己拿东西吃。

·会寻找掉下的玩具。

·对周围的兴趣大大提高。

·有初步的模仿能力。

教养策略:·训练爬的动作(在不同的位置用玩具引诱宝宝练习爬)。

·练习扶栏杆站立。

·训练孩子拿起一个玩具,放下一个玩具。

·玩指拨玩具,练习食指动作。

·玩寻找东西的游戏。

·学习用动作表示“谢谢”、“再见”、“欢迎”。

·学习用杯子喝水。

·培养入睡的好习惯,学习自己安静入睡。

·教宝宝指认图画,简单讲解婴儿画报。

出生9-10个月:·出牙3-5颗。

·会扶双手走路,尝试着独自站立。

·会用拇指和食指捏取小东西。

·能听懂长用词的语意,会“察言观色”。

·会玩与人合作的游戏。

·会喊“妈妈”,能听懂命令,理解“不”。

·喜欢探索周围环境。

·喜欢模仿动作。

教养策略:·训练宝宝扶着或靠着练习站立,扶腋下,学习走路。

·训练将手中的小东西或玩具投入到大的容器中,训练手的控制力。

·读布书、认图片,模仿成人的声音,学习听和说。

·扩展交往范围,有意接触陌生人,与同伴游戏,体验与人相处的愉快情绪。

·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不边吃边玩。

·练习扶着栏杆蹲下捡拾玩具。

·学习用小勺吃饭。

·训练宝宝在坐便器上进行大小便。

·带宝宝玩娃娃,学习关心他人。

出生11-12个月:·出牙5—7颗。

·会扶着家具行走或自己走几步。

·能听名称指物或图5—6种。

·会用手势表示简单需要。

·说莫名其妙的话。

·对父母表示依恋之情。

·会打开折叠的东西,例如:把书打开、合上,喜欢玩藏东西的游戏。

·能听懂较多的话,会听指令拿东西。

·听故事模仿动作。

·自我意识萌芽。

教养策略:·断奶后注意合理膳食。

·练习独立行走,练习手足爬行。

·训练宝宝搭积木、打开盖好的盒子、用棍子够玩具。

·鼓励宝宝用笔画画。

·学发音、学说话,模仿小动物叫声。

·选择简单儿歌念给宝宝听。

·认识人的五官。

·认识红色。

·听指令拿东西。

·禁止宝宝做不该做的事情,学会最初的约束自己,不能“为所欲为。

·学会最初的交友,学会与别人分享。

一岁至一岁三个月:发展指标:·萌发好奇心,喜欢不停的运动。

·会经常爬到家具上,会爬椅子并能转身坐好。

·能扶手上楼梯,会独立的平稳行走。

能拉着玩具侧着或倒退走。

·能自己坐下、蹲下,会自己独自站立。

·会动手游戏:从瓶中倒出小球,拿手柄摇动拨浪鼓;会把小球捏起放入容器中。

·会反复拧紧或拧松瓶盖,会尝试自己用勺子装上食物放进嘴里。

·会将三两块积木叠放在一起。

·在成人的帮助下,会把简单形状的东西放入模型中。

·能大把抓笔随意涂抹。

·能听懂熟悉物品的名称,能指认熟悉的人或事物。

会说出几个简单的字、词。

·开始出现难懂得语言,有意识的行为开始增多。

·能记住自己喜欢和讨厌的东西,害怕陌生人和陌生的环境。

·对熟悉的家人有很强的依恋感。

教养策略:·为刚刚学步的孩子提供安全无障碍的运动环境,鼓励支持满足他的肢体动作的需要,引导体验满足的喜悦。

·坚持饮食起居有规律、饮食营养搭配合理全面、衣着简洁方便活动等。

·为孩子添加方便使用的餐具、用具,如:带柄的饭碗、学饮杯等,为孩子尝试自我服务创造条件。

·成人需保证全程看护幼儿,以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在日常生活中精心为孩子提供丰富的语言与环境刺激,通过听、说、看、触等多种感观活动,积累幼儿对身边事物的认识与经验。

·父母尽可能多的通过游戏中与孩子的身体接触、言语支持提高孩子活动的积极性,培养稳定愉快的情绪。

·有意识的扩大幼儿的社会交往范围,让孩子和小伙伴或他们的家长多接触,提高孩子对陌生环境及陌生人的适应能力。

一岁四个月至一岁六个月:发展指标:·会跑但不稳,常常摔倒。

·喜欢扔球和抬脚踢大皮球。

·能自己扶扶手,双脚同踏一节台阶的走上楼梯和会倒退的爬下来。

·可以蹲下或弯腰捡起玩具而不跌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