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性能管理体系规范1关键指标说明1.1语音业务1.1.1每线语音话务量a)指标算法:(全速率话音信道话量+半速率话音信道话量)/ 话音信道配置数b)对应指标映射算法:(BSCHE00+BSCHE01)/ (BSCAD15)c)数据类型: 实型d)数据单位:爱尔兰(Erlang)/线e)取值范围:0-2f)空间粒度:小区g)时间粒度:1小时h)数据来源:话务统计1.1.2TCH拥塞率(不含切换)a)指标算法:话音信道溢出次数(不含切换)/ 话音信道试呼次数(不含切换)b)对应指标映射算法:BSCHE09/ BSCHE08c)数据类型: 实型d)数据单位:%e)取值范围:0-100f)空间粒度:小区g)时间粒度:1小时h)数据来源:话务统计1.1.3TCH掉话率(含切换)a)指标算法:话音信道掉话次数/话音信道占用次数(含切换)b)对应指标映射算法:BSCHE02/ BSCHE11c)数据类型: 实型d)数据单位:%e)取值范围:0-100f)空间粒度:小区g)时间粒度:1小时h)数据来源:话务统计1.1.4退服次数a)统计方法:8-23点退服告警数的累计,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告警进行采集统计:(1)告警实际发生时间和告警实际清除时间都在当天8-23点(2)告警实际发生时间<当天8点,且告警实际清除时间在当天8-23点(3)告警实际发生时间在当天8-23点,且告警实际清除时间>当天23点或者为空(4)告警实际发生时间<当天8点,且告警实际清除时间>当天23点或者为空b)指标算法:退服次数=该小区8-23点退服次数累加c)数据类型: 实型d)数据类型: 实型e)数据单位:次f)取值范围:>=0g)空间粒度:小区h)时间粒度:天i)数据来源:告警平台1.1.5累计退服时长j)统计方法:8-23点每次退服时长之和,每次退服的时长计算方法如下:(1)告警实际发生时间和告警实际清除时间都在8-23点,时长=告警实际清除时间-告警实际发生时间(2)告警实际发生时间<当天8点,且告警实际清除时间在8-23点,时长=告警实际清除时间-8(3)告警实际发生时间在8-23点,且告警实际清除时间>23点或者为空,时长=23-告警实际发生时间(4)告警实际发生时间<当天8点,且告警实际清除时间>23点或者为空,时长=15 k)指标算法:退服时长=该小区8-23点每次退服时长之和l)数据类型: 实型m)数据单位:小时n)取值范围:0-15o)空间粒度:小区p)时间粒度:天q)数据来源:告警平台1.1.6上行信道干扰比例(上行干扰大于-100dBm的信道数占比)a)指标算法:(干扰带为4信道数+干扰带为5信道数)/ 干扰带1~5信道总数*100%b)对应指标映射算法:(BSCHI03+BSCHI04) /(BSCHI00+BSCHI01+BSCHI02+BSCHI03+BSCHI04)c)数据类型: 实型d)数据单位:%e)取值范围:0-100f)空间粒度:小区g)时间粒度:小时h)数据来源:话务统计1.1.7上行质差比例a)指标算法:(上行Rxquality为6的采样点数量+上行Rxquality为7的采样点数量 )/ 上行Rxquality1~7级采样点之和b)对应指标映射算法:(mr 005_6+mr 005_7)/ (mr 005_0+mr 005_1+…+ mr 005_7)c)数据类型: 实型d)数据单位:%e)取值范围:0-100f)空间粒度:小区g)时间粒度:天或小时h)数据来源:MR报告1.1.8下行质差比例a)指标算法:(下行Rxquality为6的采样点数量+下行Rxquality为7的采样点数量 )/ 下行Rxquality1~7级采样点之和b)对应指标映射算法:(mr 006_6+mr 006_7)/ (mr 006_0+mr 006_1+…+ mr 006_7)c)数据类型: 实型d)数据单位:%e)取值范围:0-100f)空间粒度:小区g)时间粒度:天或小时h)数据来源:MR报告1.1.9上行弱覆盖比例a)指标算法:上行电平<-94dBm的采样点数/上行总的采样点b)对应指标映射算法:(mr001_17+ mr 001_18+…+mr 001_63) / (mr 001_0+mr001_1+…+mr 001_63)c)数据类型: 实型d)数据单位:%e)取值范围:0-100f)空间粒度:小区g)时间粒度:天或小时h)数据来源:MR报告1.1.10下行弱覆盖比例a)指标算法:下行电平<-90dBm的采样点数/下行总的采样点b)对应指标映射算法:(mr002_21+ mr 002_22+…+mr 002_63) / (mr 002_0+mr002_1+…+mr 002_63)c)数据类型: 实型d)数据单位:%e)取值范围:0-100f)空间粒度:小区g)时间粒度:天或小时h)数据来源:MR报告1.2数据业务1.2.1上行TBF建立成功率a)指标算法:上行GPRS(含EDGE)TBF建立成功次数/上行GPRS(含EDGE)TBF建立尝试次数b)对应指标映射算法:BSCHM01/BSCHM00c)数据类型: 浮点型d)数据单位:%e)取值范围:0%-100%f)空间粒度:小区g)时间粒度:1小时h)数据来源:话务统计1.2.2下行TBF建立成功率a)指标算法:下行GPRS(含EDGE)TBF建立成功次数/下行GPRS(含EDGE)TBF建立尝试次数b)对应指标映射算法:BSCHM03/BSCHM02c)数据类型: 浮点型d)数据单位:%e)取值范围:0%-100%f)空间粒度:小区g)时间粒度:1小时h)数据来源:话务统计1.2.3上行TBF掉线率a)指标算法:上行GPRS(含EDGE) TBF异常中断次数/上行GPRS(含EDGE)TBF建立成功次数b)对应指标映射算法:BSCHM11/BSCHM01c)数据类型: 浮点型d)数据单位:%e)取值范围:0%-100%f)空间粒度:小区g)时间粒度:1小时h)数据来源:话务统计1.2.4下行TBF掉线率a)指标算法:下行GPRS(含EDGE)TBF建立成功次数/下行GPRS(含EDGE)TBF建立尝试次数b)对应指标映射算法: BSCHM12/ BSCHM03c)数据类型: 浮点型d)数据单位:%e)取值范围:0-100f)空间粒度:小区g)时间粒度:1小时h)数据来源:话务统计1.2.5下行EGPRSRLC层单时隙吞吐率a)指标算法:下行RLC层流量之和(MCS1~MCS9编码) / [下行RLC层数据块个数之和(MCS1~MCS9编码)* 传送时间]b)对应指标映射算法:(BSCHL41+BSCHL42+BSCHL43+BSCHL44+BSCHL45+BSCHL46+BSCHL47+BSCHL48+BSCHL49)/[(BSCHL32+BSCHL33+BSCHL34+BSCHL35+BSCHL36+BSCHL37+BSCHL38/2+BSCHL39/2+BSCHL40/2)*0.02)]c)数据类型: 浮点型d)数据单位:kbpse)取值范围:0-59.2 kbpsf)空间粒度:小区g)时间粒度:1小时h)数据来源:话务统计1.2.6下行PDCH复用度a)指标算法:下行平均并发TBF数/占用的PDCH的平均数目(含EGPRS和GPRS)b)对应指标映射算法:BSCHM05/ BSCHK01c)数据类型: 浮点型d)数据单位:无e)取值范围:0-32f)空间粒度:小区g)时间粒度:1小时h)数据来源:话务统计1.2.7PDCH分配成功率a)指标算法:(PDCH分配请求次数-PDCH分配失败次数)/PDCH分配请求次数b)对应指标映射算法:(BSCHK03-BSCHK04)/BSCHK03c)数据类型: 浮点型d)数据单位:%e)取值范围:0-100f)空间粒度:小区g)时间粒度:1小时h)数据来源:话务统计1.2.8EGPRS下行重传率a)指标算法:指标至统计数据中文映射算法:RLC层下行链路无线数据块重传数(EGPRS)/RLC层总块数(EGPRS)= RLC层下行链路无线数据块重传数(EGPRS) /下行RLC数据块个数(MCS1编码—MCS9编码)b)对应指标映射算法:BSCHL19/(BSCHL32+BSCHL33+BSCHL34+BSCHL35+BSCHL36+BSCHL37+BSCHL38+BSCHL39+BSCHL40)c)数据类型: 浮点型d)数据单位:%e)取值范围:0-100f)空间粒度:小区g)时间粒度:1小时h)数据来源:话务统计1.2.9EGPRS下行高阶编码块占比a)指标算法:下行RLC层MCS7-9编码数据块之和/下行RLC数据块个数(MCS1编码—MCS9编码)b)对应指标映射算法:BSCHL38+BSCHL39+BSCHL40)/BSCHL32~40c)数据类型: 浮点型d)数据单位:%e)取值范围:0-100f)空间粒度:小区g)时间粒度:1小时h)数据来源:话务统计2劣化小区定义注:下文涉及的考察时段均为8:00-23:00点2.1语音业务2.1.1高掉话小区含义:反映系统语音业务的通信保持能力以及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定义:考察时段内TCH掉话率(含切换)>3%且每线话务量>0.1Erl的小区。
时间粒度:小时2.1.2高拥塞小区含义:考察语音业务的接入性,以及业务量与载频资源是否匹配定义:考察时段内TCH拥塞率(不含切换)>2%且每线话务量>0.1Erl的小区。
时间粒度:小时2.1.3高退服小区含义:考察小区的可用性定义:考察时段内小区一天的退服次数>3次或累计退服时长>2小时的小区。
时间粒度:天相关统计:每天小区退服采集满足以下条件之一则统计:(1)告警实际发生时间和告警实际清除时间都在当天8-23点(2)告警实际发生时间<当天8点,且告警实际清除时间在当天8-23点(3)告警实际发生时间在当天8-23点,且告警实际清除时间>当天23点或者为空(4)告警实际发生时间<当天8点,且告警实际清除时间>当天23点或者为空退服次数=该小区8-23点退服告警的总数每次退服的时长计算:(1)告警实际发生时间和告警实际清除时间都在8-23点,时长=告警实际清除时间-告警实际发生时间(2)告警实际发生时间<当天8点,且告警实际清除时间在8-23点,时长=告警实际清除时间-8(3)告警实际发生时间在8-23点,且告警实际清除时间>23点或者为空,时长=23-告警实际发生时间(4)告警实际发生时间<当天8点,且告警实际清除时间>23点或者为空,时长=900 退服时长=该小区8-23点每次退服时长之和2.1.4高干扰小区含义:反映小区内的各信道受干扰情况定义:考察时段内即上行干扰大于-100dBm的采样点比例(干扰频带4、5级之和的比例)>30%且每线话务量>0.1Erl的小区时间粒度:小时2.1.5高质差小区含义:考察小区的语音业务用户感知定义:考察时段内上行质差比例>5%或考察时段内下行质差比例>5%且每线话务量>0.1Erl的小区时间粒度:小时注:部分省份的爱立信、卡特设备尚未实现小时粒度的MR报告采集2.1.6弱覆盖小区含义:考察小区的无线覆盖的基本情况定义:考察时段内上行弱覆盖比例>30%或下行弱覆盖比例>20%且每线话务量>0.1Erl的小区时间粒度:小时注:部分省份的爱立信、卡特设备尚未实现小时粒度的MR报告采集2.2数据业务2.2.1数据业务低接入小区含义:考察小区的数据业务的接入性定义:上行TBF建立成功率<90% 或下行TBF建立成功率<90% 且GPRS(含EGPRS)上行流层)+ GPRS(量(RLC含EGPRS)下行流量>1MB时间粒度:小时2.2.2数据业务高掉线小区含义:考察小区的数据业务的保持性定义:上行TBF掉线率>10% 或下行TBF掉线率>10% 且GPRS(含EGPRS)上行流量(RLC 层)+ GPRS(含EGPRS)下行流量>1MB时间粒度:小时2.2.3数据业务低速率小区含义:考察小区的数据业务的用户体验定义:下行RLC层单时隙下载速率<20kbps 且GPRS(含EGPRS)上行流量(RLC层)+ GPRS (含EGPRS)下行流量>1MB时间粒度: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