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天然林保护制度实施方案(最新)

天然林保护制度实施方案(最新)

天然林保护制度实施方案
天然林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从X 年我县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以来,经过不懈努力,生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但工程区森林质量不高、生态系统稳定性不强、水土流失等问题也不同程度存在。

为加强天然林资源保护,建立健全天然林保护制度,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充分认识天然林保护的重大意义
天然林是自然界中生物群落最复杂、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结构最稳定、生态功能最完备的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应对气候变化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党的X届X中全会明确提出“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严禁移植天然大树进城”;X作出“要研究把天保工程范围扩大到全国,争取把所有天然林都保护起来”的重要指示。

保护好天然林,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根本要求,是践行绿色发展、维护生态安全和建设X上游生态屏障的重要举措。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保护天然林的重大意义,把天然林保护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常抓不懈。

二、进一步建立健全天然林保护制度
(一)禁止商业性采伐。

在对森林资源保护的基础上,要对全县158万亩天然林进行严格保护,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除占用征收林地和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除治采伐外,对天然林只能进行低强度择伐,禁止实施皆伐;按照节约和必要的原则,从严审批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用材采伐天然林,完善和细化管理措施,严格监督检查;严禁借低产低效林改造、森林抚育、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森林防火等名义实施天然林商业性采伐。

(二)全面落实责任制。

天然林保护继续实行“属地管理”原则和行政首长负责制。

各乡镇人民政府和森林经营单位负责辖区内的天然林保护工作,乡镇长和森林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辖区天然林保护工作。

签订天然林保护政府和林业“双线”目标责任书,要将目标任务层层落实到部门、乡镇、村组、农户(林权人)。

县人民政府与乡镇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签订目标责任书;乡镇人民政府、村委会、村民小组,要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将所有天然林纳入保护范围;县林业局与基层林业站所每年签订目标责任书,将所有天然林纳入保护监督范围,落实保护监督措施;村组与农户(林权人)、基层林业站所与林业员(管护员)每年签订目标责任书,落实管护任务和责任。

退耕还林、野生动植物保护、森林病虫害防治、森林防火、森林资源管理等保护工作,也要实行“双线”目标责任制。

(三)建立健全管护体系。

按照“统一管理、属地管理、严格管护、合理开发”的原则,建立“县—乡(镇)—管护站(林业站)—护林员(林权权利人)”的四级保护管理体系。

形成国有林以森林管
护站为主,巡山管护为辅的管护模式,要加强对重点林区、重点区域的管护力度,保障国有森林资源的安全;集体(个人)林以林权权利人自行管护为主,结合联户管护和承包管护为辅的管护模式,最终形成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管护体系。

要结合集体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集体和个人天然商品林停伐补助,加强天然林保护,实现天然林管护全覆盖。

三、严格执行天然林保护政策
(一)严格采伐管理。

严格执行林木采伐凭证采伐、限额采伐制度,全面禁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

(二)严格控制低产低效天然林改造。

要严格遵循天然林形成规律,坚持“保护优先、自然修复为主”原则,加大封山育林力度,尽量减少人为干扰。

对低产低效天然林实施改造要以提升生态功能为目的,严格执行相关技术规程和政策要求,严格确定改造对象,从严控制规模和范围,科学设计改造方式和强度,以封育改造和补植改造为主,严禁实施皆伐改造。

改造过程中要保持原有生态系统要素完整性,不得全面伐除灌木和全面整地,严禁任何形式的毁林开垦或毁林造林。

严禁借产业发展名义,将天然林改造为人工林和将公益林改造为商品林。

严禁对原生型天然低效林进行改造;天然林中的国家一级公益林要严格保护,原则上不得实施任何方式的改造。

遭受林业有害生物、森林火灾、风雪、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危害的林木清理采伐,应视其受害情况,科学确定需清除林木的方式和强度,有组织、有计划地实施。

(三)严格控制天然树木采挖移植。

严禁以营利为目的采挖移植天然林树木,严禁移植天然大树进城。

依法禁止采挖原生地天然濒危、珍稀树木,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古树名木以及名胜古迹、革命纪念地、国家公益林、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遗产地、省级以上森林公园、省级和国家级林木种质资源库、省级和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等生态脆弱地区和生态区位重要地区的树木。

(四)切实加强天然林林地保护管理。

要认真执行林地保护利用规划,严格天然林林地用途管制,严格控制占用天然林林地。

禁止开垦、挖塘等将天然林林地转化为其他农用地行为;严禁在天然林林地内采石、挖沙、取土;在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过程中,不得挤占天然林林地。

各类工程项目应不占或少占天然林林地、不砍或少砍天然林木,因基础设施、公共事业、民生建设项目以及省级及以上重点建设项目等确需占用的,必须依法办理使用林地审核审批手续。

城市开发和工业园区建设应尽量避免占用天然林林地。

严格控制在天然林林地上建立光伏电站、风电场等项目;除国家规定的重要矿种大中型矿山外,从严控制在天然原始林林地上设置露天采矿权;有关部门批准在天然林区设立矿业权、修建风电场、光伏电站等之前,应征求同级林业主管部门意见。

(五)严肃查处破坏天然林违法违规行为。

要加大天然林保护监管执法力度,建立健全破坏森林资源案件举报制度,加强天然林木材运输监督检查,坚决依法制止和查处违法占用天然林林地、盗伐滥伐天然林、违法运输和收购天然林木材等违法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移
送森林公安机关处理。

对因监管或制止不力,致使破坏天然林案件频发的有关乡镇和单位,要采取约谈、通报批评等措施予以处理;对违规决策、知法犯法、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等造成天然林破坏的,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等规定追究责任,涉嫌违法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加强天然林保护宣传
(一)加强媒体宣传。

加大天然林保护管理的宣传力度,利用电视、广播、网络、微信等媒体广泛宣传《X省天然林保护条例》、天然林保护的重要意义以及保护天然林的先进事迹、人物,报道天然林保护的工作动态,通过典型案例,以案说法,加强警示教育和引导。

(二)新建标识标牌。

要在主要林区、交通要道口新建一批永久性宣传标牌,增设大型标志性宣传标牌,充分利用标识、标牌、标语,营建保护天然林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进村入户宣传。

要开展经常性的流动宣传,发放宣传资料,进企业、学校、农户、社区、村组讲解政策法规,将天然林保护宣传活动延伸到边远村庄,做到家喻户晓,让广大群众自觉参与天然林保护。

五、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由县政府县长为组长、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的的退耕还林和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领导小组,负责解决和协调天然林保护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在县林业局,负责天然林保护的日常事务。

发改部门要将天然林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加大林区基本建设投入。

财政部门要加大天然林保护建设资金的支持力度,强化资金监管,确保资金使用效益。

林业部门要加强组织协调,做好天然林保护的具体工作,开展天然林保护成效监测和考核,加强天然林管护队伍管理和基础设施建设。

各乡镇人民政府和森林经营单位要落实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机制,加强天然林保护绩效考核,将天然林保护纳入政府目标考核内容,落实日常的督促检查,确保天然林保护成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