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年级语文下册6陶罐和铁罐教案及作业题

三年级语文下册6陶罐和铁罐教案及作业题

三年级语文下册6陶罐和铁罐教案及作业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陶、罐等10个生字,会写骄、傲等11个生字,正确读写骄傲、懦弱、谦虚、代价等词语;2.能抓住句中描写人物神态或动作的关键词,感受到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从而有感情地朗读陶罐和铁罐之间的对话。

过程与方法:1.默读课文,掌握抓住人物的神态、语言体会人物特点的方法。

2.理解陶罐的谦虚宽容和铁罐的傲慢无礼以及懂得课文所蕴含的道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明白本文的寓意: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重点难点1.通过学习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2.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体会陶罐的谦虚却不软弱,并能够有感情的朗读陶罐的语气。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陶、罐等10个生字,会写骄、傲等11个生字,正确读写骄傲、懦弱、谦虚、代价等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理解寓意。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直接点题,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请跟老师板书陶(课题已板书在黑板上),注意它的第一笔是横撇弯钩。

(同学们齐读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学生(预设):陶罐是什么物品?师:陶,是用黏土烧制成的。

(课件出示2:陶罐图片)二、按照要求,自主预习1.我们先来看看第6课要完成的预习任务。

(课件出示3)(1)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及新词,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

借助字词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生字新词的意思。

感受,用画出精彩的语句;尝试读懂课文内容,能大胆提出自己的疑惑,用?把没弄明白的问题做上标记。

(3)学会和同伴交流学习收获,在相互检测、交流、评价中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并能够将学习中获得的学习经验应用于以后的学习中去,逐步学会学习。

指名读预习任务。

2. 不动笔墨不读书,预习同样要动笔墨。

下面我们就把自己对本课预习的感悟用特定的符号标记出来,在书本上留下智慧的或是思考的痕迹。

三、检查预习,进行闯关大家认真预习了这些课文,预习得怎么样呢?下面,老师带来了一个闯关游戏,大家比一比,看一看你能闯过几关?得到几颗星?(课件出示4)第一关:汉字大本营。

能正确认读本单元生字新词,使用钢笔在田字格中正确、规范的书写生字,获得写字之星。

(板书:汉字大本营)第二关:阅读展示台。

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概括出课文内容,获得阅读小明星。

(板书:阅读展示台)第三关:智慧少年。

能大胆提出自己的问题,并能就别人的问题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获得智慧少年。

(板书:智慧少年)(一)汉字大本营1.认读生字新词:我会读。

(1)(课件出示5)出示学生认为难读的词语:骄傲谦虚懦弱尘土代价陶罐恼怒(2)自由读,同位互读,指名读,教师相机正音。

重点强调:(3)展示读:开火车读,分组赛读。

2.识记字形,正确规范书写生字。

(课件出示6)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骄傲谦虚懦弱捧尘擦代价(1)你如何识记这些生字?形声字结构特点:骄傲谦擦价形近字比较:虚一虎糯一懦代一伐尖一尘猜谜语:弱的谜语是双星残月两相依。

(2)连接前置性预习,反馈学生自主预习的情况,同位互批自己练写的生字。

要求:一看写正确了吗?二看写规范了吗?如有写得不正确或者不规范的字,就圈出来。

(3)错别字报给小组长,由小组长把本组内同学的错别字写在黑板上。

(4)根据黑板上的错别字组织学生交流识记,教师重点针对以下几个字进行指导、范写:骄:左窄右宽,马下面的一横变成了提。

谦:左窄右宽,注意右面部分,注意书写顺序,右边的第四笔是横折。

虚半包围结构,注意虎字头里面的七笔顺是:横、竖弯钩。

(5)小结:我们以后写字时要认真观察生字的结构,注意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争取把每一个字都写正确、规范。

书写正确规范的同学教师颁发写字之星,恭喜大家。

继续勇闯下一关。

(二)阅读展示台1.谈话过渡:生字词大家都掌握了,那么课文能读好吗?让我们一起走进这课文,感受寓言的魅力。

要求:把自己喜欢的句子读正确、流利,把你认为难读的地方再练2.整体感知默读课文,想一想本讲了一件什么事?(选词填空)(课件出示7)铁罐常常()陶罐,但多年之后,陶罐依然那么()、()、(),而铁罐()了。

(答案:光洁、朴素、美观、无影无踪、奚落)(板书:光洁、朴素、美观、无影无踪、奚落)(三)智慧少年1. 同学们,通过以上的交流,我们不仅会读、会写了生字词,能把课文读的正确流利,而且还知道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真了不起!在预习时,你还有不懂的问题吗?请在小组内提出自己不明白问题,大家讨论解决,如果你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就别人的问题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解答别人的疑问,就能获得智慧少年称号。

2.组内交流预习记下的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了解,特别关注学困生的疑难点。

3. 班内交流。

有价值的问题,教师要依据学情认真梳理,有的当堂解决,有的放到以后的课时中学习。

(1)陶罐和铁罐性格有什么不同?(2)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四、总结提高,交流收获1.学生交流收获本课的学习,你得到了几颗星?比一比、看一看谁是闯关小能手?课下请同学们继续熟读课文,在自己感受深刻的地方写下感受,摘抄积累自己喜欢的词句。

[设计意图:直入课题,鼓励学生质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好地把学生带入课堂。

][设计意图:课件出示预习任务,放手学生自学,让学生有据可依,体现了学生是主体的教学理念。

][设计意图:解决生字的音、形、义,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探究能力。

通过闯关游戏,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设计意图:抓住这个年龄段学生爱好游戏,善于表现自己的特点。

竞赛和评选是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良药。

][板书设计]6陶罐和铁罐汉字大本营阅读展示台智慧少年(板书:光洁、朴素、美观、无影无踪、奚落)[课后反思]成功之处:1.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是扫清阅读障碍,解决字词障碍,朗读障碍。

教学伊始,教师出示预习任务,放手学生自学,让学生有据可依,为了使枯燥的生字词学习变得生动有趣,教师设计了闯关游戏,引导学生兴趣盎然地学好生字新词,学生轻轻松松2.鼓励学生质疑。

在导入课题时,教师让学生对题目提出质疑,在教学结束前,教师又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提出质疑。

学贵有疑,质疑锻炼了学生动脑思考的能力。

不足之处:要拿捏好扶和放的关系。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通过学习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2.通过分角色朗读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体会陶罐的谦虚却不软弱,并能够有感情的朗读陶罐的语气。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

(课件出示9)骄傲谦虚懦弱何必尘土代价陶罐2.谈话导入:这节课,我们接着往下学。

二、精读课文,深入感悟。

(一)学习课文的1-9自然段,体会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

1.师:铁罐常常奚落陶罐,那他是怎样奚落陶罐的?请读课文的第1-6自然段,读读铁罐的话,看看铁罐是个什么样的人?(课件出示10)出示:1-6自然段师:同学们说得这些词语都是描写人物神态的词语,其实文中也有很多这样的词语。

(课件出示11)出示课件: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师:老师把傲慢变成红色,那么傲慢是什么意思?(生:骄傲)。

傲慢是这句话的关键词,通过傲慢,我们能知道说话人当时的神态,还能理解说话人当时的心情。

这个词还能让我们读出傲慢的语气。

谁来试一试?指导生读,评价)(板书:傲慢)2.师过渡:傲慢表现人物神态的关键词,而且这些关键词出现在对话时的旁白(提示语)中,对话中的旁白可在句子中有三个位置:句子中、前、后。

请你找到旁白后再划出表现铁罐神态动作的关键词。

生:同桌合作划出表现铁罐神态、动作的词语。

(师生汇报交流)师:用同样的方法,找出描写陶罐神态、动作的词语。

(学生汇报)(板书:谦虚)3.师:将说话人的神态动作带进对话中去,能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小组内分角色朗读2-7自然段。

(小组间比赛)(二)学习第7-9段,学生自己归纳表达陶罐和铁罐神态或心情的词语。

师过渡:关键词能让我们一下就知道人物的神态动作,可是作者有时不会在提示语中加上这样的词。

(课件出示12)(出示课本7-9自然段。

)1.请读7-9段,考虑陶罐和铁罐各自的心情变化?小组内讨论并确立一个最恰当的词语加到句子中,然后分角色朗读课文。

(课件出示13):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2.小组汇报学习。

a.生(小组代表)预设:陶罐很谦虚、不生气、和气铁罐:发疯、更加生气、怒火冲天(板书:争辩愤怒)b.引导读:指名读,分角色朗读,生评价。

C、分角色朗读铁罐和陶罐之间的对话(2-9自然段)。

①教师读提示语,一生读铁罐,另一生读陶罐的话;②自由组合读(去到旁白)。

(课件出示14)出示: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不敢,铁罐兄弟。

陶罐谦虚地回答。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

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

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

再说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陶罐不再理会铁罐。

3.总结陶罐和铁罐各自的优缺点。

师:铁罐那么傲慢,究竟为什么?生预设:因为铁罐很坚硬,所以它很骄傲。

(板书:坚硬)师:陶罐那么谦虚,他为什么不跟铁罐碰一碰?生预设:因为陶罐很容易破碎。

(板书:易碎)师过渡:拿自己的长处跟别人的短处相比,那是无法比较的。

难道陶罐一点长处也没有了吗?(三)学剩余自然段(课件出示15)出示课件:默读剩余自然段,按课文内容填一填。

多年之后,陶罐依然那么()、()、(),而铁罐()了。

预设:陶罐:朴素、美观、有价值,铁罐:什么也没有了师:易碎的陶罐成为了古董,坚硬无比的铁罐却变得无影无踪。

从这篇课文中我们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生预设:不能光看到别人的短处,还要看到别人的长处。

师:对呀,我们要正确看待自己和他人,因为人人都有优点也都有缺点。

童话故事学完了,铁罐的结局让人感到悲哀,不过,我们可以把结尾改一下:四、拓展延伸,提高应用能力。

(课件出示16)出示:很多年以后,受了伤的铁罐也被人挖出来了,他()对陶罐说:对不起,我只看到了你的缺点,没看到你的优点。

陶罐()说:人人都会有缺点,也都会有优点,我们要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

1.学生填空,并有感情地朗读。

2.师过渡:表示人物神态、动作的关键词都来源于生活,只要善于观察,你的写作就会变得非常生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