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膀胱癌腔内即刻灌注和全身化疗的临床问题(中国,欧洲,NCCN指南复习)
膀胱癌腔内即刻灌注和全身化疗的临床问题(中国,欧洲,NCCN指南复习)
有争议。 ▪ 在50%的病人 BCG膀胱冲洗治疗可以保留膀
胱。
▪ 膀胱灌注治疗无效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 上皮癌
肿瘤进展、肿瘤多次复发、 Tis和T1G3肿瘤 经TUR-BT及膀胱灌注治疗无效
建议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T1)
▪ 标准治疗 =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盆腔淋 巴结清扫
如果有微转移肿瘤存在,则应该在其发 展为明显的转移癌前进行化疗
浅表性膀胱癌:腔内化疗
▪ 降低 30-80%的 / monthly 6-12
• 丝裂霉素 C weekly 6-8 w. / monthly 6-12
腔内即刻化疗方法
▪ 所有浅表性癌,TUR后单剂量膀胱腔内化 疗.TUR后24小时内,丝裂霉素或吡柔比星 等单剂量化疗可以减少复发率50%,因此 推荐用于所有病人。
膀胱癌腔内即刻灌注和全身化疗的临床 问题(中国,欧洲,NCCN指南复习)
流行病学
▪ 发病率: 20/100000/年 (欧洲) ▪ 死亡率: 8-9/100000/年
▪ 在男性最常见的肿瘤中位居第四,在女 性最常见的肿瘤中位居第七。
▪ 70%诊断为膀胱癌的患者年龄>65岁
膀胱癌组织学
▪ 90-95%
保留膀胱的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手术后 建议行辅助全身化疗
预防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最重要措施是戒烟(主动吸烟和被动吸烟)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为什么要考虑全身化疗?
膀胱肿瘤对化疗敏感
膀胱癌的系统化疗
▪ 为什么要考虑全身化疗?
• 肌层浸润膀胱癌在根治性膀胱切除后,50%以上 病人要发生转移,5年生存率36—54%
▪ 开放手术不适用,BCG不能早期用。
腔内化疗方法
▪ 中度危险的膀胱癌 需要继续膀胱内化疗,早 期冲洗可以减少维持冲洗的时间,鼓励使用
▪ 单个 Ta-T1, G1膀胱癌,直径<3cm,不需要进 一步膀胱内化疗,因为这组病人在TUR ,单 剂量膀胱冲洗后,复发率<0.2/年,建议行腔 内即刻化疗方法
• 高度危险病人如pT3-pT4 和/或pN+M0,5年生存 率25-35%。1/3转移发生在膀胱,多数病人发生 远处转移。
• 包含顺铂的联合化疗制度的反应率可以达到40— 70%. 因此近年来,开始研究使用顺铂联合膀胱 切除术或放射治疗局部浸润的膀胱癌,作为新辅 助治疗或辅助治疗
膀胱癌化疗
▪ 膀胱癌对化疗较敏感
TNM
Ta/Tis
T1 T2a-b T3a-4a T4b 任何 T 任何 T
NoMo
NoMo NoMo NoMo NoMo N+Mo M+
5年生存率
>85%
65-75% 57% 31% 24% 14% med. 6-9 Mo
膀胱癌分期
▪ 75-85% :表浅性膀胱癌 pTa, pTis, pT1
▪ 10-15%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N (区域淋巴结) Nx 区域淋巴结无法评估 N0 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N1 真骨盆区(髂内、闭孔、髂外,或骶前)单个淋巴结转移 N2 真骨盆区(髂内、闭孔、髂外,或骶前)多个淋巴结转移 N3 髂总淋巴结转移
M (远处转移) M0 无远处转移 M1 远处转移
WHO 1973 乳头状瘤
尿路上皮癌 1级,分化良好
尿路上皮癌 2级,中度分化 尿路上皮癌3级,分化不良
WHO/ISUP 2004 乳头状瘤
乳头状低度恶性倾向的尿路上皮肿瘤 乳头状尿路上皮癌,低级
乳头状尿路上皮癌,高级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占尿路上皮癌百分数为 膀胱三角区尿路上皮癌占尿路上皮癌百分数为
1.8% 7.5%
分期
0 I II III IV
膀胱癌分期及预后
▪ 中度和高度危险的病人,在每周1次冲洗4-8 周后,每月1次
维持膀胱内化疗
▪ 反复膀胱内化疗的用途尚不清楚,对高度复 发危险的病人,提倡每月维持化疗。
▪ 治疗后第一阶段复发的危险。
复发膀胱癌的腔内化疗
▪ 如果出现复发,重新开始初期膀胱内化疗程 序
▪ 频繁或多发性复发的病例改为BCG治疗。 ▪ 如果病变进展为侵袭膀胱肌层,则按浸润性
浅表性(Ta-T1)膀胱癌化疗
▪ 膀胱癌的危险度和膀胱腔内化疗 • 浅表性膀胱癌的危险程度根据肿瘤的数目,以前 的复发率、3个月复发率,肿瘤大小,肿瘤的间 变程度,分为低、高、中三个危险度 • 根据危险分度采用不同的化疗方法 ▪ 低度危险:单个肿瘤、Ta,G1, 直径小于3cm ▪ 高度危险:T1,G3,多灶性或频繁复发 ▪ 中度危险:所有其他肿瘤、Ta-T1, G1-G2,多 灶性,直径大于3厘米。
癌相应方法处理。
BCG 膀胱冲洗
▪ 主要作用机制:免疫治疗(见上面相关部 分),对高度危险的病人效果更明显,能预 防疾病进展
▪ 6周诱导化疗激发免疫反应,以后需要3个周 期booster 强化-维持良好的免疫反应。
▪ 低度危险性的膀胱癌不适合BCG膀胱冲洗, 弊大于利。
T1,G3 膀胱癌的治疗
▪ 属于高度危险SBC,容易进展。 ▪ 早期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可以提高生存率,但
pT2, pT3, pT4
▪ 5%
:转移性膀胱癌
N+, M+
膀胱癌化疗药物
趋势:联合用药
• 顺铂、 • 吉西他滨、 • 紫杉烷 • 氨甲蝶呤、 • 长春碱、 • 阿霉素类、表阿霉素 (pharmorubicin epirubicin 表柔比星)
▪ 吡柔比星(吡喃阿霉素),Pirarubicin • 卡铂5-氟尿嘧啶 • 丝裂霉素-C • 长春氟宁。培美曲塞、紫杉烷、异环磷酰胺
▪ 3% ▪ 2% ▪ <1%
移行细胞癌
鳞癌 腺癌 小细胞癌
膀胱癌 2009 TNM 分期
T (原发肿瘤) Tx 原发肿瘤无法评估 T0 无原发肿瘤证据 Ta 非浸润性乳头状癌 Tis 原位癌(‘扁平癌’) T1 肿瘤侵及上皮下结缔组织 T2 肿瘤侵犯肌层 T2a 肿瘤侵犯浅肌层 (内侧半) T2b 肿瘤侵犯深肌层 (外侧半) T3 肿瘤侵犯膀胱周围组织 T3a 显微镜下发现肿瘤侵犯膀胱周围组织 T3b 肉眼可见肿瘤侵犯膀胱周围组织 (膀胱外肿块) T4 肿瘤侵犯以下任一器官或组织,如前列腺、子宫、阴道、盆壁和腹壁 T4a 肿瘤侵犯前列腺、子宫或阴道 T4b 肿瘤侵犯盆壁或腹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