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油气集输》课程综合复习题

《油气集输》课程综合复习题

《油气集输》课程综合复习题
一、填空题
1、油田常用的集输流程为:油井→(1)站→(2)站→(3)站→矿场油库,这种布站方式称三级布站;若油井能量较大,可取消其中的_(4)站,此时的布站方式称为二级布站。

(课件:绪论及油气集输流程)
2、一元体系的蒸汽压与体系的温度有关,二元体系的蒸汽压与(5)和(6)有关。

(课本107,109;课件:油气性质和基础理论)
3、卧式油气分离器的正常液面,应按(7)确定。

(课本:第四章气液分离)
4、在贝格斯-布里尔压降梯度计算公式里,管路的总压降梯度为(8)、(9)和(10)之和。

(课本183,184:第三章矿场集输管路第三节油气混输管路)
5、影响原油乳状液粘度的主要因素为:(11)、(12)_、(13)、(14);其中(15)和乳状液粘度呈现较为复杂的关系;原油乳状液一般具有(16)流体的性质。

(课本:第五章原油处理第一节原油乳状液)
6、自喷井、气举井的回压为工程适应期间最低油管压力的(17)倍,但不宜低于(18)(表压);抽油井回压不高于(19)(表压)。

(课件绪论23页)
7、三相分离器中油气水的分离过程主要包括(20)、(21)和(22)三部分。

8、管路沿线存在起伏时,不仅激烈地影响着两相管路地流型,而且原油大量地聚积在低洼和上坡管段内,使气体的流通面积减小,流速增大,造成较大的(23)和(24)损失。

(课本194)
9、原油中所含的水,通常以(25)、(26)两种形式存在于原油中。

油水所形成的乳状液主要有(27)和(28)两种类型,可以用(29)、(30)、(31)、(32)方法来鉴别。

(课本278,279,课件第五章第九页)
10、我国对原油稳定深度的要求是(33)和(34)。

(课本333)
11、试列出原油脱水的五种方法:(25)、(26)、(27)、(28)和(29)。

(课本289)
12、分馏稳定依据(30)原理进行的。

(课本350)
13、闪蒸按操作压力分为(21)、(22)和_(23)三种流程。

(课本338)
14、油水乳状液的类型可用(24)、(25)、(26)和(27)等方法确定。

(课件第五章第9页)
二、判断题
1、若把高压高产自喷井与低压低产自喷井用一根集油管串接起来,对低压低产自喷井的产量影响较大。

()(课件:绪论及油气集输流程)
2、在两相混输管路计算中引入折算系数的目的是把求两相管路的摩擦压降问题转化为求折算系数的问题。

()(课本169:第三章矿场集输管路第三节油气混输管路)
3、乳状液的pH值增加,其稳定性变好。

()(课本:第五章原油处理第一节原油乳状液)
4、电场强度施加过大是电脱水产生电分散现象的主要原因。

()(课本311:第五章原油处理第二节原油处理的基本方法——静电处理)
5、在常规气液分离工况下,也有可能发生反常凝析或反常蒸发现象。

()(课本111)
6、油滴的沉降速度与油滴直径有关,直径越小,沉降速度越慢。

()(课本219)
7、弗莱尼根关系式在计算倾斜气液两相管流的压降时认为:由爬坡引起的高程附加压力损失与起终点的高度差成正比。

()(课本194)
8、内相颗粒的分散度越高乳状液越稳定。

()(课本285)
9、闪蒸法和分馏法都是利用原油中轻重组分挥发度不同来实现从原油中分离出C1~C4组分,从而达到降低原油蒸汽压的目的。

()(课本338,351)
10、二元体系的蒸汽压仅与体系温度有关。

()(课本109)
11、一定温度下,某固定组成的石油体系的系统压力等于该温度下的泡点压力,则该体系处于气液相平衡状态。

()(课本109)
12、破乳是原油脱水中的关键环节,目前破乳只能依靠化学方法实现。

()(课本289)
三、选择题
1、以下哪项不是油气集输设计的评价标准有()
A. 可靠性
B. 适用性
C. 创新性
D. 经济性
(课件:绪论及油气集输流程)
2、弗莱尼根关系式在计算倾斜气液两相管流的压降时认为:由爬坡引起的高程附加压力损失与成正比。

A.管路爬坡的倾角
B.起终点高差
C.线路爬坡高度总和
(课本:第三章矿场集输管路第三节油气混输管路)
3、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C)
A. C3
B.C4
C. C3、C4
D. C5+
4、分离器中气体的允许流速通常是根据重力沉降部分分出粒径大于微米油滴要求来确定的。

()(课本237)
A.150 B.100 C.50 D.10
5、卧式油气分离器的正常液面,应按下述何种方式确定为好:()(课本214)
A.按气液处理量的多少而定;
B.取容器直径的一半;
C.取容器直径的1/3;
D.取容器直径的2/3。

6、测定蒸汽压时,雷特蒸汽压测定器的空气室中的气体包括。

(课本90)
A.油气
B.油气和水蒸气
C.油气和空气
D.油气、空气和水蒸气
7、形成稳定乳化液的必要条件不包括()(课本280)
A.系统中至少存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
B.要持一定的温度;
C.有激烈的搅拌过程;
D.有乳化剂存在。

四、简答推导题
1、国家对商品原油的质量是如何要求的?(课件:绪论及油气集输流程)
2、流出分离器的原油中或多或少地带些气泡,试分析影响原油中带气的各种因素。

(课本232:第四章气液分离)
3、试画出分馏稳定的原则流程,并简要说明。

(第六章原油稳定)
4、已知:μ
ρ
ρ
μ
ρ
ρ
μ
=()
x x
f
g
g
f
g
l
+-
1求证:μβμβμ
=+-
g l
()
1
5、影响原油乳状液稳定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课本285,286)
6、什么是稳定深度?对稳定深度有何规定?(课本333)
7、规范规定:自喷井、气举井的回压为工程适应期间最低油管压力的0.4~0.5倍,但不宜低于0.4兆帕(表压),请简要说明以上规定的原因?(课本60)
8、简述管路起伏对两相管流的影响。

(课本191)
9、形成稳定乳状液必须具备得条件及防止生成地控制方法。

(课本280,283)
五、计算题
1、已知:某气液两相管路高差Z =10米,在管路平均温度和平均压力下ρl =880Kg/m 3;ρg =5.8Kg/m 3,上坡段β=0.1,H l =0.7;下坡段β=0.2,H l =0.3。

试求出爬坡管路的静压损失及下坡段所回收的能量。

(课本:第三章 矿场集输管路 第三节 油气混输管路)
2、某两相管路L=2000m ,D=500mm ,︒=4θ,在管路平均温度和平均压力下ρl =880Kg/m 3;
3,上坡段H l =0.7;下坡段H l =0.3。

试求出爬坡管路的静压损失及下坡段所回收的能量。

(课本194)
3、已知管长L =1000米,管内径d =0.081m ,在管路平均温度和压力下,原油流量Q l =
1.418×10-3m 3/s ,密度ρl =819.31kg/m 3,粘度μL =10×10-
3Pa ·s ;天然气流量为0.01777 m 3/s ,密度ρg =5.602kg/m 3,粘度μg =1.2×10-
5Pa ·s 。

试用杜克勒Ⅰ法计算两相水平管路压降。

(课件第三章32页)
4、已知:某卧式分离器圆筒部分有效长度10米,原油处理量为950m 3/h r ,要求原油在分离器内的停留时间为3分钟,气液界面控制在一半直径处,载荷波动系数β=1.5,假设出油口在分离器底部,试估算该分离器的直径。

根据课本235公式进行求解其中参数可参考课本223-225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