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教版教材)化学分子和原子上课课件PPT2
(人教版教材)化学分子和原子上课课件PPT2
•
2.自从低焊钩锁、弹子锁普及后,老锁 铺变得 越来越 冷清了 。虽然 没有客 人,老 锁匠每 天早上 还是会 准时打 开铺子 ,在门 口泡上 一壶茶 ,握着 那把祖 辈传下 的壶, 安静地 品着祖 辈传下 来的味 道。
•
3.三月的一个早晨,老锁匠照例在门 口喝茶 。这时 ,巷口 来了个 年轻人 ,路过 锁匠铺 时停了 下来。 看着锁 匠铺头 上里挂 着的老 招牌, 上门写 着“制 锁”两 个苍劲 有力的 大字, 年轻人 马上兴 奋了起 来。
•
6.这就要求我们从经学思维和体系的 禁锢中 真正解 脱出来 ,以开 放的姿 态传承 历史文 化,维 护学术 开放多 元的本 性,积 极构建 具有时 代特征 、富于 活力的 “新国 学”。 “新子 学”正 是适应 这样的 “国学 ”发展 要求, 将应运 承载“ 新国学 ”的真 脉。
•
7“新子学”的内涵,单以浅层次理解 ,它是 “旧子 学”的 再发展 。在这 种理解 下,“ 新子学 ”仿佛 没有摆 脱在原 有经学 体系下 旧“国 学”中 的位置 ,最多 也只是 经学的 多样化 实践与 儒学的 外围羽 翼,显 然无法 承担作 为“新 国学” 主导的 重担。
黑色的地方是--分-----子----之-----间----的-----间----隙--
白色的是苯分子
合作探究3
水 空气
气体和液体的压缩性比较
• 思考:哪一支针筒内的物质容易被压 缩?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现象: 空气易压缩,而水很难被压缩
结论: 气体分子之间的间隙大于液体分子 之间的间隙
固态
液态
无明显变化
【组内讨论】:
分子运动的速度与什么因素 有关?
*分子总在不断运动 **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
[教师演示] :
• 探究等体积的水与酒精混合后总体积的变化。
现体象积:1<体积(水填与“1体 <积”酒、精“混=合”后或总 “>”)21体+积1<。 2
●所以,分子之间是有 间隙 的。
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苯分子的图像
图3-7 通过移动硅原子构成的文字
合作探究2
构成物质的分子会不会运动?
【一 】
现象:仍是无色 结论:水不能使酚酞变色
【二 】 现象:
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
结论: 浓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实验(三)用
【三 】
● 所以,分子总是在 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
瓶盖A中 现象 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瓶盖B中
A.分子的质量很小
B.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D.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
2.物质的热胀冷缩从分子角度看实质是 ( B)
A.分子运动速率改变
B.分子间的间隔改变
C.分子大小改变
D.分子种类改变
3. 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 的什么性质?
分子很小
【拓展延伸】:
• 一细颈玻璃仪器,如左图,向
•
4.黑色的墙壁上挂着各式的锁,有圆 形锁, 半圆锁 ,长方 锁,还 有八角 形白铜 雕花锁 ,谐音 就是“ 福禄” 的葫芦 锁。每 把锁都 是件工 艺品, 展示出 老人精 湛的制 锁技艺 ,看得 年轻人 目不暇 接,连 连竖起 大拇指 。
•
5.基于对“传统”的历史性和现实性 特点的 明确认 知,“ 新子学 ”强调 ,“国 学”在 漫长的 岁月中 必然存 在一个 变化发 展的过 程,可 以说一 代有一 代的“ 国学” 。从历 史上看 ,不可 否认, “六经 ”是中 国文化 学术的 最早源 头,它 深刻地 影响着 中华民 族的基 本精神 。
(第一课时)
自学解疑
敞口容器中的水常温下会逐渐减少, 如果加热会减少更快。你知道这是 为什么吗?
合作探究1
用一个小烧杯装水,加入少量的 品红,静置几分钟,观察现象。 现象及结论:
科学实验证明:
物质都是由微小的粒子—— 分子 、原子 等构成的。
我们能看到整盆 的水,为什么看不到 水蒸发后形成的水蒸 气呢?
分子总在不断的运动 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 分子之间有间隙
•
1.琴江边上的水寨镇,是一个风光秀 美的客 家古镇 。镇上 有一条 老街, 斑驳的 青石板 沿着街 道铺开 ,被时 光和步 履打磨 得干净 而潮润 。不过 现在很 少有人 知道这 条老街 了,更 不用说 老街深 处这么 一户锁 匠铺了 。
一滴水(以20滴水为1mL计 )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 分子。一个水分子的质量 大约是3×1026Kg.如果10亿 人来数一滴水里的水分子 ,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 夜不停,需要数3万多年才 能数完。
水分子与乒乓球相比就好像乒乓球 与地球相比
水分子
乒乓球 地球
图3-6 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苯分子的图像(放大2000万倍)
气态
通常状况下:
固体分子 间的间隔
< 用
现在你该知道瘪乒乓球在热水 中重新鼓起来的原因了吧。
课堂检测 32140215443213987461536124850739865421785230542098671
1.金秋十月,瓜果飘香,沁人心脾。这种现象说明(B)
其中加水至虚线处,继续向瓶
中加酒精至凹液面最低处正好
与刻度线相切。塞紧瓶塞,将
瓶中的液体倒转摇匀,重复2
次。静置一段时间后,瓶中的
现象为
,
• 说明
,
• 该瓶细颈部分的作用是
•
。
六.【课堂小结】
• 1,学生小结本节课内容 • 2,教师小结
物质的构成
物质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
分子的特征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