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道路勘测设计第二章 总体设计(新)

道路勘测设计第二章 总体设计(新)

二级公路宜按相关因素进行总体设计。
三级公路、四级公路视需要可参照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行。
第二节 总体设计应考虑的因素及设计要点
1.考虑的因素
(1)综合考虑路线走廊带范围的远期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工矿企业的 现状与规划,铁路、水路、航空、管道的布局等 (2)注意地区特性与差异.每一个公路建设项目都是独一无二的,其相应的地理位置,
2)建设条件论证
(1)项目区域城镇现状布局、规划与拟建项目的关系。 (2)项目区域路网现状、规划与拟建项目的关系。
(3)沿线自然地理条件及对项目的影响
①地形、地貌; ②区域地质稳定性评价; ③工程地质评价; ④水文地质评价; ⑤不良地质路段情况; ⑥地震动峰值加速度采用及大型工程构造物区域地震动峰值 加速度鉴定情况; ⑦气温、降雨、日照、蒸发量、主导风向风速、冻深等。
(7)沿线土地资源状况及对项目的影响。
(8)项目区域内铁路、水路、航空、管道等运输方式情况,及 对项目的影响。 (9)各种专项评价、评估结论(地质、地震、环保、水保等)及
对项目的影响。
(10)筑路材料供应、运输情况及对项目的影响。 (11)有关部门对重大问题的意见,沿线居民的要求或建议。
(12)其他。
环境特征,社区价值,使用者需求,机遇与挑战都具有唯一性,都应是设计人员考虑 的因素。
(3)考虑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4)充分考虑地质,地形等环境条件对工程建设的制约 (5)考虑与区域内综合运输系统的协调 (6)注重公众参与,充分考虑公众意见和建议
2.总体设计要点
(1)路线起、终点应符合路网规划要求。确定起讫点位置时,应为后续项 目预留一定长度的接线方案,或拟定具体实施设计方案。 (2)根据公路功能、设计交通量、沿线地形与自然条件等,论证并确定公 路等级、设计速度和设计路段。选择不同设计路段的衔接地点,处理 好衔接处的过渡及前后一定长度范围内的线形设计。 (3)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根据设计交通量论证并确定车道数;具集散功能 的一级公路、二级公路,根据混合交通量及其交通组成论证设置慢车道 的条件,确定其设置方式、横断面型式与宽度。
3)总体设计
(1)根据对项目建设条件的综合分析,提出项目设计指导思想, 制定设计原则。
(2)路线起终点论证,及与其他公路(含规划公路)的衔接方式。
采用分期修建方案时,起终点的近期实施方案及远期的设 计预留方案。
(3)技术标准及主要技术指标的论证采用,不同技术标准之间 的衔接过渡设计。 (4)路线总体设计方案。
第二章 总体设计
注:本章安排这里主要是与目前我国公路设计程序一致,但考虑里面涉 及很多新概念和名词,学生需要在学习本课程后才会理解,因此,建议该 章放到本课程选线一章后再讲.
第一节 总体设计的概念
总体设计是在综合考虑建设规模、设计标准的前提下,对
全线总体布局及各专业设计配套协调方面做出的综合设计。
总体设计要贯彻执行先进的设计理念。
(8)收费公路应在论证收费制式的基础上,确定收费方式、主线收费站位 置及其同被交公路的交叉型式等。 (9)综合拟定互通式立体交叉、服务区、停车区、公共汽车停靠站等重要 设施的位置、规模和间距。 (10)确定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的建设规模与技术标准. (11)拟分期修建的工程,必须在按远期规划的技术标准作出总体设计的 基础上,制订分期修建方案,并作出相应的设计。
5.景观设计
第四节 技术标准的确定 自学
第五节 总体设计的文件组成及内容
本节为补充内容,可根据各学校情况决定是否选讲.
1、项目地理位置图 示出路线在省级以上交通网络图中的位置及沿线主要城镇。
2、说明书
1)概述 (1)任务依据。 (2)设计标准。 (3)扼要说明测设经过。 (4)路线起终点、中间控制点、全长、沿线主要城镇、河流、 公路及铁路等。 (5)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意见的执行情况。 (6)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3.线形设计 放入纵断面设计章节详细讲解 4.环境保护设计
(1)公路环境保护设计应贯彻保护优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 理的原则,在工程设计开始即主动考虑环境保护问题,通过设计上的 努力,开发利用环境,尽可能地改善和提高公路环境质量。 (2)总体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到交通量变化对环境所带来的影响。
(4)沿线环境敏感区(点)重要设施的分布及对项目建设的影响。 包括:自然生态、水资源、动物、文物等保护区,电力电 讯、学校、医院、军用、地震、气象、宗教等设施,矿产 资源,自然及人文景观等。 (5)公路区间交通量分布状况及对交叉设置方式的影响,附 “公路区间交通量分布图”。
(6)交通组成特点对项目的影响。
(4)论证山区、丘陵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采用分离式路基的可行性。 (5)合理确定路堤高度,减小对沿线生态环境的影响,做好防护、排水、 取土、弃土设计,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环境。当出现高填、深挖时, 应同架桥、建隧方案进行比选论证。 (6)查明工程地质、水文情况,重大自然灾害、地质病害的分布、范围、 状态,及其对工程的影响程度,论证并确定绕越、避让或整治病害的 方案与对策。 (7)确定与作为控制点的城市、工矿企业、特大桥、特长隧道等的连接位 置、连接方式。
第三节 总体设计的主要内容
1.路线方案 (1)确定路线起终点及主要控制点 控制点类型
经济类控制点(城市,港站码头等交通量生成源) 工程类控制点(特大桥,特长隧道) 跨界公路接线点
(2)路线方案综合比选
上述内容建议放在选线章节讲
2.主要技术标准、工程规模及主要工程方案拟定
(1)确定设计速度 (2)确定车道数和标准横断面宽度 (3)合理划定设计路段长度 (4)确定经过沿线城镇的路线布置 (5)立体交叉位置及其型式 (6)重大工程地质病害处理方案 (7)沿线设施 (8)高速公路分期修建
"六个坚持,六个树立"
目的:
使设计成为配套的整体,防止出现设计不协调、布局不合 理、考虑不周全等弊端,以保证公路总体布局和设计的经 济合理,提高工程项目设计质量(设计多目标的实现)和 设计水平。
各级公路对总体设计的要求:
各级公路应根据功能、等级及在公路网中的作用进行总体 设计。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应综合各种因素做好总体设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