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信息经济学复习资料

信息经济学复习资料

信息经济学期末复习
1、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确定性与不变、唯一相对应,而不确定性与可变、可能相对应。

2、环境状态
用于描述决定经济决策可能结果的控制因素,也称事件状态或自然。

3、效用,就是满意程度,(是一种心里感受)
4、通常认为,如果一个经济代理人面对的随机状态可以用某种具体的概率值表示,那么,
这种随机状态就称为风险;如果一个经济代理人面对的随机状态不能够(至少在目前条件下还不能)以某种实际的概率值表述出可能产生的结果,那么,这种随机状态就称为不确定性。

5、信息理论的定义
可以近似地表述为,信息就是传递中的知识差。

定义至少说明了一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1)定义反映了信息发生的基础与过程
(2)定义揭示了信息价值的基础所在
(3)定义揭示了信息与经济知识增长之间的关系
(4)定义表明,信息具有层次性、不可分性和共享性
(5)定义说明了知识差在传递过程中必然存在绝对的损失(噪音、信息失真或误差)。

6、经济信息基本形式
完全信息与不完全信息,公共信息与私人信息,对称信息与非对称信息,同质信息与异质信息
7、完全信息
就是市场参与者对于某种经济环境状态的全部知识
8、完全市场
是指市场参加者对于环境(产品价格和质量)具有完全信息,市场参加者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都能拥有任何希望获得的信息。

完全市场假设是建立在完全信息假设基础上的理论假设。

显然,完全市场假设中的信息不可能成为商品,也没有市场价格,同时,信息在市场参加者之中不受任何形式阻滞而广泛及时地传播,使每个市场参加者都能同时接收到同样信息。

9、不完全信息
就是市场参加者对于某种经济环境状态的部分知识。

(部分程度因市场参加者的不同而不同),不完全信息经济比完全信息经济更具有经济现实性,因为,在现实经济中,信息的传播和接收都是需要花费成本代价的,并且市场通讯系统总是存在一定局限的,市场参加者也会施放市场噪声。

因而市场价格不可能灵敏地反映市场的供求状况,市场价格机制因此可能失灵。

10、公共信息与私人信息
我们可以将市场知识划分为公共知识(或公共信息)与个别知识(或私人信息)两种形式。

11、公共知识
能够被所有的市场参加者获取的所有的相关信息。

市场公共信息的无度增加将会降低市场运行的效率。

12、私人信息,又称为私有信息或个别知识,它是指个别市场参加者所拥有的具有独占性质的市场知识
13、对称信息
是指在某种相互对应的经济人关系中,对应双方都掌握有对方所具备的信息度量。

对称的理解有时要求是反复和多重的,例如:你知道你妻子不知道你知道她知道你有外遇吗?
14、对称信息环境可分为三类
一是市场参加者双方都没有掌握有关信息的信息环境,即双方都处于“无知”状态;二是
市场参加者双方都掌握有度量一致或度量相似的信息环境;三是市场参加者双方都拥有完全信息的环境。

15、对称性市场最为典型的三类形式
对称信息不仅创造了一种市场,而且创造了一种极端特殊形式的市场一一对称性市场,其最为典型的形式有如下三类:一是相互对称的市场参加者双方都缺乏信息的对称性市场;二是相互对称的市场参加者双方都具有不完全信息,且双方掌握信息的不完备程度大致相同的对称性市场;三是相互对称的市场参加者双方都具备完全信息的对称性市场。

16、非对称信息
就是在相互对应的经济人之间不作对称分布的有关某些事件的知识或概率分布。

17、搭便车
社会成员可以在少付出或不付出成本的前提下享受社会提供的公共商品,这就是所谓的“搭便车”问题。

“搭便车”现象是非对称信息的必然经济结果之一。

18、非对称性市场的三种典型形式
(1)买主与卖主之间的信息差别产生的非对称性市场,这类非对称性市场存在三种具体形式:一是买主具有完全信息而卖主却处于无知时产生的;二是当买卖双方都仅拥有不完全信息产生的,或者卖主具有更多的私人信息,或者买主具有更多的私人信息;三是卖主具有完全信息而买主却处于无知时产生的。

(2)买主与买主之间的信息差别产生的非对称性市场。

(3)卖主与卖主之间的信息差别产生的非对称性市场。

19、第三章的委托人---代理人理论都很重要!!!自己复习。

20、价格离散
是指功能相同或可替代的同类商品之间的价格差异。

一般地说,非同质商品之间的价格差,以及同质商品地区之间的价格差,既自然,也很早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然而,即使在同地区、同质商品之间也会出现价格离散现象,本学科主要关注的正是这一方面的价格离散。

22、两种搜寻原则
一是最多搜寻n个商店,并且一旦遇到最低价格后停止搜寻;或搜寻完n个商店才停止搜寻,并从n次搜寻所获价格中选择最低价格。

哪种情况先发生就选择哪种情况。

注意:在使用这种原则进行搜寻时,可以预先选择一个保留价格,一旦遇到小于该价格,就采取购买行为。

这就是所谓的保留价格原则,该原则能够充分利用搜寻早期(偶然)观察到的低价格机会。

二是搜寻n个商店,并且从获得的n个价格中选择最低价格。

搜寻理论认为,第一种搜寻原则比第二种搜寻原则更为合理。

23、格罗斯曼---施蒂格利兹悖论
如果市场完全收集了市场参加者的私人信息,个人需求将不再依赖他们自身所拥有的信息,但是,这时市场(价格体系)又如何可能完全收集所有个人的信息呢?
24、赫什雷弗模型
假设信息市场存在两种个人,作为信息拥有者的个人α,与作为信息消费者或搜寻者的个人β,其中,α和β都被假定在信息供给与需求方面的行为是合理的。

于是,信息拥有者的α的行为存在着四种可能性:(1)独自使用信息以生产某些有用产品在市场上销售;(2)直接将信息卖给信息搜寻者;(3)免费传播信息以求改善在其他商品上的销售状况;(4)为了商业目的,努力区分与生产相关的虚假信息与真实信息。

25、沃尔金模型
该信息市场模型假设,信息市场由信息生产者或拥有者A,与信息需求者或消费者B构成,B以价格C向A购买信息商品X。

这时A和B的交易准则分别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