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体解剖学-骨学

人体解剖学-骨学

第7颈椎又名隆椎,棘突长、不分叉。
25
C4


前弓

齿突凹
后弓
C1
C7 齿 突 C2
26
(2)胸椎 共12块。椎体两侧上、下肋凹,横突有横突 肋凹,棘突伸向后下,呈叠瓦状排列。






27
(3)腰椎
共 5块。体大孔小,棘突水平伸向后方,呈板状。
28
(4)骶骨(位于腰椎下方,呈三角形)
骶岬 、骶前孔、骶后孔、骶管、骶管裂孔(位置与临床义)、 骶角(位置与临床意义)、骶正中嵴、耳状面。
词: “若夫八尺之士,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尸可解剖而视
之.脉之长短,腑之大小,皆有大数.”
2
三解剖学分科
1.人体解剖学按研究方法不同可分为: 巨视解剖学与微视解剖学.
2.人体解剖学按研究角度不同: 巨视解剖学分为:系统解剖学与局部解剖学 微视解剖学分为细胞学,组织学,胚胎学等. 其它的还有从专业应用研究为目的而设立 的如:X线解剖学,断层解剖学,手术解剖学,运动 解剖学,艺术解剖学等.
11
一、骨的分类 成人骨206块
按部位分为:
1.中轴骨(颅骨、躯干骨) 2.附肢骨(上、下肢骨);
按形态分为:
长骨、短骨、扁骨 和不规则骨。
12
1.长骨
呈长管状 分一体两端 体:又称骨干,有髓腔 两端称骺,有关节面; 干骺端:为骨干与骺相邻 的部分,幼年时有骺软骨。
髓腔
骨骺 骨干
13
成人骺软 骨骨化遗 留为一骺 线。
称异常或畸形
8
六、解剖学的学习方法
1.理论课与实验课结合, 2.标本与活体结合. 3.相反对比法与相似对比法 4.学新要温故 5.总结知识点
9
第一篇 运动系统
•运动系统的组成 •运动系统的功能
10
第一章 骨 学
第一节 概 述
骨是活的器官,有 丰富的血管、淋巴管、 神经。具有新陈代谢、 生长发育及修复、再生 的能力。
14
2.短骨 呈立方体,多成群分布,如腕骨、跗骨。
3.扁骨 呈板状,主要构成颅腔和胸腔的壁, 如顶、胸骨等。
短骨
扁骨
15
4.不规则骨 形状不规则,如椎骨,有的内有腔洞称含气 骨。
16
二、骨的构造
1.骨质 (要点:分类与 位置)
可分为骨密质和骨质。
骨密质:配布于骨的
表面,质地致密。
骨松质:配布于骨的
(5)尾骨 由退化的尾椎融合而成。
29
耳 状 面
骶管裂孔
骶角
骶岬 骶后孔
骶前孔30Fra bibliotek (二)胸骨分部:柄、体、剑突三部分。 颈静脉切迹、锁切迹
胸骨角 要点:位置,两侧平对,标志。
……
胸骨角
31
(三)肋
由肋骨和肋软骨组成,共12对,分真肋、假肋和浮肋三类。
肋骨属扁骨,肋后端包括肋头、肋颈、肋结节,肋体、肋沟(内 面近下缘处,有肋间神经、血管经过)。
人体解剖学
Human Anatomy
供五年制用
(据《人体解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修订)
1
绪论
一、人体解剖学的定义与重要性
1.定义
2.重要性:是一门最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之一,有 “三理一剖”之说。医学词汇中解剖学词汇占有很大 比 例.
二. 解剖学的发展概况
公元前300年黄帝内经的灵枢经内最早出现<解剖> 一
肋节结
肋体 肋沟
肋颈
肋头
32
真肋:1~7对 假肋:8~1对 浮肋:11~12
对; 肋弓:第8~ 10对肋前端借 肋软骨与上位 肋软骨连接形 成的结构。
肋弓
33
(四)重要的骨性标志
第7颈椎及胸腰椎棘突、骶角、骶管裂孔、颈静 脉切迹、胸骨角、剑突、肋弓。
34
二、颅骨
23块扁骨和不规则骨组成,分脑颅骨(8块)和面颅骨(15块)
椎孔 要点:围成,内容。 椎管 要点:构成,内容。
椎间孔 要点:围成,内容。
椎孔 上关节突 椎弓板
棘突
椎体 椎弓根
横突
23
颈椎 胸椎
椎间孔
腰椎
骶骨
尾骨
24
2.各部椎骨的典型特征
(1)颈椎 共7块。体小孔大,有横突孔,棘突末端( 2-6颈椎)分 叉。 第1颈椎又名寰椎,无椎体、棘突和关节突.
第2颈椎又名枢椎,椎体上有齿突
内部,呈海绵状。
骨松质 骨密质
17
2.骨膜 (要点:位置,构成与功能) 骨膜覆盖在除关节面以外的
骨表面。
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内含丰 血管,神经,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
骨膜对骨的营养、生长、再 生和感觉有重要作用,
骨 髓
骨膜
18
3.骨髓 (要点:分类,位置,功能)
分类:分红骨髓和黄骨髓。
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成人仅含
4
5
(三)轴和面
1.轴 (1)垂直轴 (2)矢状轴 (3)冠(额)状轴
6
2.面 (1)矢状面 (2)冠(额)状面: (3)水平面(横切面)
7
五、人体器官的变异、异常与畸形
正常:根据人体体质调查资料,统计学上占优势的结构 变异:超出正常变动范围,但不影响正常生理功能者 异常:超出变异范围,统计学上出现率极低甚至影响正常功能者
脑 颅 骨
面 颅 骨
35
(一)脑颅骨
不成对的(4块)有额骨、筛骨、蝶骨和枕骨,成 对的(2对)有颞骨和顶骨。








蝶 骨
颞 骨
枕 骨
36
1.额骨 位于颅的前上份。 额骨
37
2.颞骨
参与构成颅底
和颅腔的侧壁,

分为:

鳞部
鼓部 岩部
鳞 部
鼓 部
岩 部
38
3.筛骨 位于两眶之间,分筛板、垂直板和筛骨迷路。
于骨松质间隙内。
黄骨髓:为脂肪组织,无造血功能,
存在于长骨髓腔内。
骨髓
19
三、骨的理化性质
骨主要由有机质和无机质组成。
(化学成分)
(物理特性)
有机质:成人占骨重量的1/3,具有弹性和韧性;
无机质:成人占骨重量的2/3,使骨坚硬挺实。
年龄变化:儿童与老年人比较,由于化学成分的变化而 导致物理特性的改变。
20
第二节 中 轴 骨 骼 一、躯干骨
包括24块椎骨、1块骶骨、 1块尾骨、 1块胸骨和12 对肋。 参与脊柱、骨性胸廓和骨 盆的构成。
21
椎骨的数量、分类与脊柱的组成
颈椎7块
颈椎
胸椎12块
腰椎5块
胸椎
骶骨1块
尾骨1块
腰椎
骶骨
尾骨
22
(一)椎骨 1.椎骨的一般形态 椎体和椎弓,椎弓又分为椎
弓根与椎弓板,7个突起——棘突1个、横突1对、上、下关节突各1对。
3
四、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术语 (一)标准姿势(解剖学姿势)
(与立正的区别)手掌向前,两足并立,足尖向前。
(二)方位术语
•上(颅侧)与下(尾侧) •前(腹侧)与后(背侧) •内侧与外侧 •内与外 近内腔者为内,远内腔者为外。 • 浅与深 近体表者为浅,反之为深。 •近侧与远侧 在四肢,距根部近者为近侧,反之为远侧。
筛 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