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煤矿顶板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煤矿顶板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煤矿顶板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1事故特征
1.1事故危险性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
顶板灾害有时也称为围岩垮塌,通常包括冒顶、片帮、地板鼓起和冲击地压危害等,其危害的发生,主要取决于围岩力学性质和采取的围岩控制措施,以及顶板管理措施的有效性。

顶板灾害是煤矿多发生性事故。

矿井顶板事故会引起大面积来压,造成工作面岩石垮落,片帮冒顶,支架和设备损坏,人员伤亡。

也可能造成有毒有害气体喷出,引发爆炸和燃烧继发事故。

1.2顶板事故易发生的地点
冒顶灾害事故多发生在采煤工作面、掘进工作面、巷道维修处和其他地点。

在地质构造复杂顶板管理困难的地区,如
断层带、褶曲带、冲刷带、裂隙发育带、陷落拄附近是矿井顶板事故易发生的地点。

1、2014年采掘生产范围:
(1)采煤:1609、2608、1612;
(2)掘进:1612、2612、2616工作面的准备工程。

(3)开拓:重点保证中三采区三条下山以及+1345m 水平巷道系统贯穿和变电所、泵房、水仓等相应工程。

2、可能发生冒顶事故的地方有:
(1)煤层受地质构造影响较大,顶板破碎或底板松软、支护困难或不及时支护,易造成冒顶。

(2)6中煤层煤层厚度大,与上部6上煤层间距小(形成复合型顶板),支护困难或不及时易冒顶。

(3)掘进工作面遇地质构造或软岩时,也有冒顶的
可能性发生。

(4)维修巷道时,因顶板破碎支护不及时或支护质
量差,造成冒顶事故。

2014年顶板管理的重点头面有:各采煤工作面、岩
巷掘进及巷道维修。

1.3事故可能出现的季节
冒顶事故季节性不明显,一般在年末、雨季和节日,因为人的心理因素影响,违章行为可能增加,造成事故可能性较
大。

1.4事故前可能出现的预兆
1、大面积冒顶的主要预兆
(1)顶板的预兆
1)顶板连续发出断裂声,有时发出闷雷声,这是由于顶板断裂造成的。

在顶板突然来压和工作面总支撑力较低时,工作面顶板下沉量会突然增加,顶板沿煤帮方向会出现裂隙,原有裂隙张大,甚至产生台阶下沉。

2)顶板大面积来压时,在破碎顶板处连续掉碴,岩粉末下落,岩尘飞扬。

如完整顶板有顶煤时,煤和顶板离层脱落。

3)在伪顶和假顶下,有大量的煤屑和碎矸石下落卷起尘雾。

4)当顶板比较坚硬时或初次放顶后,采空区内的顶
板有时较大面积不垮落。

为了预报采空区顶板活动情况,在采空区
沿倾斜方向每隔20至30米留一根木顶柱,砍去2/3缺口作为信号柱,当顶板来压时,信号柱被压弯折断,发出响声。

(2)煤帮的预兆
1)由于冒顶前顶板压力增大,工作面及周围巷道煤
帮受压增高,造成煤质变酥,片帮增多。

2)在工作中使用电钻打眼比平时省力。

3)采煤机工作用电负荷减少等。

(3)支架的预兆
1)使用木支架时,支架大量被压坏或折断,并发出响声;使用金属支柱时,耳朵贴在柱体上,可听见支柱受压后发出的声音。

2)当顶板压力继续增加时,活柱迅速下缩。

连续发出"咯咯"的声音;若工作面留有底煤或顶板较软、破碎时,支架有插底及钻顶现象。

3)工作面使用铰接顶梁时,在顶板冲击压力的作用下,有"飞楔"现象,即楔子被挤出或弹出。

(4)瓦斯及淋水的预兆
在含瓦斯煤层,瓦斯涌出量突然增加;有淋水的顶板淋水量增加。

2、局部冒顶的预兆
(1)响声。

木支柱发生劈裂声,紧接着出现折梁
断柱现象;金属支柱的活柱急速下降(或下缩),也发出很大的声响;有时还能听到采空区内顶板发生断裂时的闷雷声。

(2)掉碴。

顶板严重破裂时,折梁断柱现象增加,继而出现顶板掉碴现象,掉碴越多,说明顶板压力越大。

(3)煤壁片帮。

冒顶前片帮煤比平时增多。

(4)裂缝。

当顶板裂缝加宽加深时,就有可能发
生冒顶。

(5)漏顶。

因背顶不严或支架不牢出现的漏顶现象,如不能及时处理,当顶板岩石继续冒落时,就会出现没有声响
信号的大冒顶。

(6)顶板出现离层。

顶板快要冒落时,常出现顶
板离层现象,要用敲帮问顶的办法判断,即操作人员站在安全地点,用长钢杆先捅掉破碎的煤和岩石后,再用斧、镐或钢杆敲打顶板,
如果声音清脆,则表明顶板完好;如果顶板发出"空空"的响声,说明上下岩层之间已经离层。

当离层很厚时,则不好辨认,这时要用震动问顶法,用左手按住顶板,右手用工具敲击,如果左手感到轻微震动,则顶板发生离层,要立即加强支护。

(7)在含瓦斯煤层中,瓦斯涌出量突然增大。

(8)有淋水的工作面,淋水量有明显的增加。

2应急组织与职责
发生事故后,现场跟班干部和班组长要立即组织现场人员进行自救和互救,同时要立即向矿总调度室汇报,总调度要
按照应急程序和有关规定快速逐级上报,应急救援指挥部立即投入
的工作,迅速开展抢险救援等工作。

现场应急处置区队、班组及部室等基层单位应急组
织机构和关键岗位在自救互救、避灾和人员撤离中的作用十分重要。

基层应急组织机为:
2.1部室应急组织和职责
部室应急组织是矿应急指挥部领导下的二级
组织,负责与本部室业务相关的应急工作,各部室要成立应急小组,其组成是:
1.应急小组:
组长:殷建国
副组长:李万方、陈建平
成员:王鹏伟、李仁义、任战杰、晋寂照、孙雪阳、欧声东、张晓恒、赵亮、冯志贤等
2.职责:
全面负责与部业务相关的应急管理工作。

参与本部业务相关的矿应急预案的编制、承担本科业务相关的自救、互救和避灾等现场应急处置方案的制定。

指导有关区队、作业、班组、岗位和个人预案中相关部分的编制。

负责本科业务相关的应急工程方案的编制和相关安全措施制定,提供相关的资料和图件。

事故发生后按照救援指挥部的命令,负责应急工程的组织实施。

协助相关部门组织应急宣传、培训或演练。

配合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参与事故灾害分析、救援总结报告及整改措施的编制,完成上级单位交办的其他应急工作。

2.2区队应急组织和职责
区队应急组织是矿应急指挥部领导下的二级组织,负责与本区队业务相关的应急工作,各区队要成立应急小组,其组成是:
(一)应急小组:
1.掘进一队
组长:张英
副组长:技术队长
成员:各跟班队长、技术员
2、综掘队
组长:龙忠喜
副组长:技术队长
成员:各跟班队长、技术员3、开拓二队
组长:刘黎
副组长:技术队长
成员:各跟班队长、技术员
4、巷修队
组长:李伟
副组长:技术队长
成员:各跟班队长、技术员5、综采一队
组长:位文全
副组长:技术队长
成员:各跟班队长、技术员6、综采二队
组长:臧培
副组长:技术队长
成员:各跟班队长、技术员
(二)职责:
全面负责本队(区)应急管理工作、承担负责本队(区)事故灾害"预防预警"措施的落实,负责本队(区)发生灾害事故时自救、互救和避灾等现场应急处置的职责。

负责组织编制本队(区)"
作业预案"、及本队关键岗位和个人预案的编制。

负责本队应急宣传、培训或演练的组织。

配合相关部门进行伤亡人员善后和安抚工作,配
合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完成上级单位交办的其他应急工作。

2.3班组应急组织与职责
班组应急组织是区队应急小组领导下的最基层应急组织,负责与班组作业相关的应急工作,各班组要成立应急小组,其组成是:
(一)应急小组:
1、掘进一队
组长:张英
副组长:技术队长、各跟班队长、技术员
成员:各班组长
2、综掘队
组长:龙忠喜
副组长:技术队长、各跟班队长、技术员成员:各班组长
3、开拓二队
组长:刘黎
副组长:技术队长、各跟班队长、技术员成员:各班组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