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门、急诊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门、急诊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门、急诊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1.合理分区,人流、物流的途径分布合理,普通门诊、儿科、急诊室、发热门诊和肠道门诊分开,设单独出入口,有预检分诊制度。

2.普通病人和特殊感染病人分室就诊,诊查传染病人后应更换诊查床单,物体表面用500~1000mg/L有效氯消毒剂消毒,医护人员接触传染病人后个应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

诊室定时同时通风,特别是在接诊儿科经飞沫传播的疾病和接诊咳嗽厉害的病人后迅速通风。

3.抢救室、清创室、治疗室定时进行清洁消毒,并做好记录。

4.各诊室均应备有流水洗手装置和洗手液、每日更换床套、枕套,有污染随时更换。

5.医护人员在在实施标准预防的基础上,病人就医特点以及疾病不同的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措施。

无菌操作前衣帽整齐,戴口罩并吸收。

6.医护人员如有特殊感染不得进入治疗室或进行无菌操作。

7.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器械必须灭菌,注射器、输液器应一人一针一管,用后按要求统一回收处理。

8.对疑似有传染病的病人应隔离,医务人员针对性戴口罩,必要时戴手套,穿隔离衣(如疑有狂犬病时),当病人转走时进行终末消毒。

凡疑为特殊感染敷料、废弃物及一次性无菌手套、棉签等医疗废物应装入双层黄色垃圾袋内封闭,统一焚烧处理。

9.治疗车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污染区,止血带一人一用,用后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晾干备用。

10.地面及床头桌湿式,并湿式扫床,一桌一床,一床一套,用后用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拖布标记明确,清洗后悬挂晾干。

11.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应分开放置,并有明显标志和日期,有效期内使用,开启的无菌包有效期为24小时,已抽取的摇曳有效期为2小时。

12.医护人员应了解消毒的性能、作用,有效浓度、作用时间、配置方法,使用中的消毒液应保持有效浓度,定期监测及更换,并做好记录。

13.呼吸机关路应专人专用,使用中的管路定期更换,按规定进行消毒处理。

14.雾化药杯及口服药杯做到一用一消毒,用毕应用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干燥保存。

15.氧气管专用,使用中的氧气湿化瓶每日消毒并更换无菌水,用毕终末消毒,干燥保存。

16.体温表做到一用一消毒,用氯消毒剂浸泡消毒后干燥保存。

17.血压计及听诊器用75%乙醇擦拭,袖带用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清洗后晾干备用。

如被血液及体液污染应随时清洗消毒。

18.收治2个病人之间应更换床单,铺清洁床单,铺清洁床单前应以消毒液抹洗床架、床头柜、
19.床单位终末消毒:
(1)清理床头桌及壁柜,并用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拭床头桌、床档及壁柜。

(2)被褥定期日光曝光。

(3)各类一起按照用75%乙醇擦拭并保持其备用状态。

20.医疗废物按照《医疗废物管理制度执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