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一讲 创新思维的实质与原则 2016-10-25
第一讲 创新思维的实质与原则 2016-10-25
讲解“创新思维”的涵义
3、呈现“司马光砸缸、曹冲称象、草船借箭”等典故,启发学生思考“在这些典故中,你有何发现?”
思考这些典故背后所隐藏的道理
希望学生能在所熟知的典故中总结出“创新思维的特征”
PPT
4.揭示创新思维的特征与实质:流畅性、独特性、灵活性;
实质:信息的重组和创建信息的新关联
理解并消化“创新思维的特征和实质”
1.教师随意给出几个数字“5、6、3、4”,要求学生在最短时间内算出他们等于24
学生小组讨论并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
巩固所学内容,并在小组讨论中培养学生合作能力
2、教师给出“土”,让学生在3分钟内,添加其他的部首或笔画,变成一个新字
课堂总结
教师邀请2-3个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学生总结
对所学内容巩固和运用
XX师范学校课时教学设计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
设计日期
2016年10月25日
设计者
XXX
学科(版本)安徽大学ຫໍສະໝຸດ 版社教材名称创新与创业
单元(课)
第二章学会创新思维
教学课题
创新思维的实质与原则
学时
6学时(第一课时)
年级(班级)
二(1)/(2)/(3)/(4)
教学内容及分析
本章节主要包含六小结内容,分别为创新思维的实质与原则、突破思维障碍、扩散思维、变角度思维、想象思维以及综合思维。这需要学生能够很好地掌握创新思维的实质和原则,但由于原则有些内容比较抽象,需要教师化抽象为形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识记创新思维的涵义;
知道创新思维的特征;
掌握创新思维的实质及其原则;
2、过程与方法:讲授、对话、讨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逐渐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以及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以及措施
教学重点:掌握创新思维的实质与原则
教学难点:如何在真实情境中灵活运用创新思维的原则
教学措施:讲授对话法、合作探究、案例分析法
思考并回答教师的问题
引出所学新知的话题
PPT
呈现
1.教师展示铅笔、砖块等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让学生在1-2分钟内尽可能多的说出这些事物的用途
学生结合已有知识经验去思索这些事物的用途,并分享思考的结果
试图用生活事例导出“创新思维的涵义”
2.教师总结并整合学生的回答,并给出“创新思维”的涵义
认真听讲,理解“创新思维”的涵义
学习者分析
学生基于前一章节的学习,对创新有了些许的感性认识,这就为本章节的创新思维学习打下了铺垫作用。但创新创业毕竟是一门全新的学科,外加中职学生文化知识比较薄弱,这需要在实际教学中穿插大量案例和模拟大量的真实情境,来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媒体使用
导入
呈现三张熟悉的人物图片,抛出问题“人与人之间的最大区别是什么?”
5.抛出问题“你觉得怎样才能提升创新思维?
小组讨论教师所提出的问题,
让学所探究“创新思维的原则”
6.让学生展示各小组讨论的结果
汇报讨论的结果
7.教师反馈并汇总学生的讨论结果,对其不足,给予补充或纠正错误概念
学生仔细听讲并记录相关笔记,内化教师所讲的知识点
帮助学生更完整的掌握“创新思维原则”
PPT
操练&巩固
作业
分析日光灯的工作原理,它的发光机制利用了哪些技术原理?这些原理又是如何关联起来的?
完成作业
附:板书设计
第一节创新思维的实质与原则
一、创新思维的实质
二、创新思维的原则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学习的是创新思维的实质和原则,在大量的生活案例和经典的典故讲述中,学生基本能够掌握所学的内容,课堂参与度较好,教学目标基本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