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年度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中级理论与实务知识(第八章)

2016年度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中级理论与实务知识(第八章)

第八章电子出版物出版第一节电子出版物的概念、类别和特点(P352)一、电子出版物的概念▲以数字代码方式,将有知识性、思想性内容的信息编辑加工后,存储在固定物理形态的磁、光、电等介质上,通过电子阅读显示、播放设备读取使用的大众传播媒体。

●电子出版物与纸质出版物对比,在信息记录方式、存储介质、读取方法和浏览方式上,完全不同;●电子出版物与数字出版产品相比,在复制、存储、传播等方面有所不同。

二、电子出版物类别▲1.按载体分:磁盘类、光盘类、集成电路卡类、闪存盘类;2.按对用户操作的反应情况分:单向类、交互类等;3.按包含的信息表现形式:文字类、图片类、声音类、图像类、动画类、(图文声像并茂的)多媒体类;4.按用途分:计算机软件类、信息检索类、阅读类、素材类、教育类、游戏类等;5.按传播媒体分:电子图书类、电子期刊类、电子报纸类等。

三、电子出版物的主要载体▲(一)软磁盘:方便灵活,适合信息量较小的出版物;缺点是易坏,易被盗。

(二)只读光盘1.普通只读光盘(CD-ROM):信息量大,可大批量生产;缺点是表面易划伤,易被盗版复制;2.高密度只读光盘(DVD-ROM):超大信息量,播放质量高;缺点是表面易划伤,复制工艺较复杂,需配置DVD-ROM驱动器才能阅读;3.蓝光光盘:(三)集成电路卡(IC卡),使用方便,不易被非法复制;缺点是容量小,只能用于小型出版物,如游戏等。

(四)其他载体四、电子出版物的特点▲▲(一)内在特点:1.存储信息量大;2.检索便捷;3.具备多媒体的表现方式;4.交互式结构可实现读者的参与;5.超链接设置拓展读者视野。

(二)外在特点:1.携带方便;2.必须借助设备阅读;3.复制成本低廉;4.版本更新快捷。

五、国家有关电子出版物出版的特有规定▲▲▲据《音像制品管理条例》,国家对音像制品的管理,也适用于对电子出版物的管理。

(一)电子出版物使用书号、刊号的规定1.出版连续型电子出版物,须报主管单位、省广电总局、国家新闻出版总局批准,必须使用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2.出版非连续型电子出版物,要按规定使用中国标准书号。

同一内容,不同载体形式、格式的电子出版物应当分配不同的中国标准书号。

3.电子出版物的专用中国标准书号、国内统一刊号,只能用于出版与其出版物类型相对应的电子出版物,不得用于出版纸质图书和其他类型的出版物。

(二)电子出版物的版本著录项目(比较音像出版物的著录项目)1.必须在电子出版物载体的印刷标志面或装帧的显著位置载明电子出版物名称,出版单位名称、制作单位名称,中国标准书号(或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及条码,著作权人姓名、出版日期以及其他有关事项。

2.经批准后出版境外著作权人授权的电子出版物,还应当载明著作权授权合同登记证号。

第二节对电子出版物编辑人员的要求(P361)一、能熟练使用多媒体计算机▲(1)熟悉计算机硬件和操作系统(2)熟练运用相关的应用软件(计算机编程语言、工具软件)(3)熟练运用局域网设施二、能设计体现电子出版物特色的框架结构设计▲▲▲框架结构设计主要体现在脚本编写中,(1)把握框架结构设计的内容:确定电子出版物的功能以及使用场合,规划电子出版物的模块和层次,分配各种媒体的比例,设计模块与层次之间、各种媒体之间的互动关系。

(树状或网状)(2)进行框架结构的艺术创意设计:美术、动画创意,音响效果设计、音乐创作等(美术创意包括界面元素、背景图片、文字版式、整体包装和宣传品的创意设计)(3)不断提高框架结构设计能力:①大量阅读、借鉴学习国内外优秀电子出版物;②大胆采用新技术,努力创新;③扬长避短,突出民族文化特色;④注意形式与用户需求和内容的统一。

三、熟悉保护著作权的技术手段▲▲电子出版物所承载的内容和支撑运行的计算机软件是受著作权法保护的。

(1)硬件加密:专门的硬件接口或专用设备(2)软件加密:设置密码和设定时效(3)数据加密:密钥加密:适用于网络下载的单本电子书;授权控制:适用于图书馆和学校(授权电子书的复本数量和授权时限)第三节电子出版物的编辑制作流程(P368)一、原创电子出版物的编辑制作流程▲▲▲非连续型电子出版物的稿件来源:①出版单位原创;②出版单位再创作;③制作单位制作;④通过著作权贸易方式引进版权(一)选题策划1.选题策划需考虑的因素①市场和用户需求、制作成本、销售方式;②选题是否适宜多媒体的表现形式;③收集素材难易程度、是否得到著作权人的使用许可;④制作者的软、硬件设备条件以及人力财力资源;⑤计算机硬件升级的趋势和大多数用户的计算机运行环境⑥载体形式2.选题总体方案策划(策划的依据是素材资源和制作力量资源)框架结构设计是策划总体方案的重要内容。

①模块和层次的编制;②多媒体设计;③交互性设计;④链接设计;⑤功能设计;⑥数据库应用;⑦文件名的规范化编制;⑧加密手段的选择确定(二)准备素材1.素材的收集:工作量大;利用已有资料;注意著作权问题2.素材的审查:3.素材的加工:文字资料加工;图片资料加工;音频资料加工;视频资料加工(三)设计界面(界面元素由背景图像、文字、导航条、选单、线框、图标和按钮组成)1.风格与选题内容一致2.元素成套化3.模块层次系列化4.体现界面友好性(四)编辑集成1.根据项目的功能要求,选择适合的工具软件。

2.根据关系图,先创建模块和各模块中的层次结构,然后将各种素材放入相应的层次。

3.根据关系图和设计要求,创建播放、检索、标注、超链接、测验、计分、计时、打印等功能。

4.进行试运行,监测编程的效果并作必要的修正。

5.通过检测之后编制“安装程序”,以便用户安装。

(五)检测质量1.首先是检查文字、图片、声音、动画、影视是否正确;2.检测交互性;检测各种功能;检测数据库;测试运行环境;检测与杀灭病毒;3.复制前进行用户测试(六)审核发稿按照三审制的要求对其整体状况再次进行审核;发稿形式:将完整的资料(包括内容文件包、安装程序、授权文件)存入优质的CD-R,刻录2~3张,用于发稿和备份,表面写上名称和日期。

同时附上光盘表面印刷所用的文件或分色胶片。

二、由纸介质图书→电子书的编辑制作流程▲▲▲(一)准备数字文件1.准备文字文件:计算机排版文件、光电扫描(OCR)、重新输入。

2.准备图片文件的:利用印刷版的电子分色图片文件、重新扫描。

(二)数据转换选用转换工具软件-→数据转换三、自投稿的审核▲▲▲执行三级审稿责任制度,要求与纸质出版物的审稿相同。

但在审读操作方法、具体范围等方面有不同1.内容审核的范围扩大:从文字、图片扩展到声音、影像和动画;…2.加强审核著作权问题:内容本身和支撑软件3.审读方法不同:必须在计算机的屏幕上通过多途径、多角度反复审核;4.增加功能审核:如超链接、动画和影视的播放、数据的记录和跟踪、打印输出等都要一一审核。

5.要对附件进行审核:如帮助、Readme、专业词典等。

四、国外(境外)电子出版物的引进出版▲▲▲(一)选题的选择1.内容必须符合《出版管理条例》第二十五、第二十六条的规定。

第二十五条任何出版物不得含有下列内容:(一)反对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的; (二)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三)泄露国家秘密、危害国家安全或者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四)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或者侵害民族风俗、习惯的;(五)宣扬邪教、迷信的; (六)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七)宣扬淫秽、赌博、暴力或者教唆犯罪的; (八)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九)危害社会公德或者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 (十)有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规定禁止的其他内容的。

第二十六条以未成年人为对象的出版物不得含有诱发未成年人模仿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和违法犯罪的行为的内容,不得含有恐怖、残酷等妨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内容。

2.有知识性、科学性或娱乐性。

3.技术上有先进性,并考虑到广大用户当前和未来的软、硬件配置。

4.国家规定的必备文件齐全5.版税额及支付方式符合本出版单位的支付能力。

(二)内容的审核1.审查隐含文件:引进电子出版物中常有大量与主题无关的隐含文件,有原始文件残余、故意嵌入的有政治问题或产生负面影响的资料。

2.要求提供全部文字脚本:在著作权贸易合同中除了要求对方提供源代码之外,还需要提供全部文字脚本(包括配音和附件的文字资料),以便于审核。

(三)汉化及其质量管理1.整体分析和策划(根据实际需要和出版单位的汉化能力,界定翻译的程度和范围;同时对人力、设备等资源作出安排);2.文字翻译;3.界面、选单、按钮和图标汉化4.配音汉化5.编辑集成6.汉化质量检测五、电子出版物的包装设计▲▲1.包装方式精装:纸盒包装简装:塑料盒包装、纸袋包装(常用于与硬件捆绑销售和附随纸质图书同时出版销售)2.包装设计内容1)光盘表面的印刷内容,塑料盒封面和封底,说明书,纸袋,外包装盒(具体内容)。

2)包装设计要有好的艺术创意,还要兼顾电子出版物的界面风格。

3)光盘表面、盒面和外包装盒必须印有电子出版物的名称、中国标准书号及其条码、著作权人名称、出版单位、制作单位名称、出版日期。

六、电子出版物样品检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