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春
一、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感受春天的“新、美、力”,把握作者的情感。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征多角度地描写景物的方法。
3.学习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4.培养热爱自然、欣赏自然、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
二、预习与交流
1.朗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并注音。
朗润钻出嫩绿
眨眼酝酿鸟巢
宛转蓑衣稀疏
抖擞
2.根据下列意思,写出课文中相关的词语。
(1)形容山色明朗润泽。
()(2)比喻姿态优美。
()(3)炫耀。
()(4)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5)原意是酿酒,文中是说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三、作者简介
四、整体感知
1、寻找文章的画面美。
朗读课文,看看作者围绕“春”写了哪些内容。
2、文中具体描绘了哪五幅春景图?你喜欢哪一幅图,说说你的理由?
3、你在文章中发现了哪些语句优美,试着说说你的理由?
4、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感情是什么?
5、你笔下的春天是什么样的呢?赶快拿起笔来描述一下吧,至少用上两种修辞。
2.济南的冬天
一、学习目标
1.把握济南冬天的特点,领会由里到外、由山到水的写景顺序。
2.欣赏用词的精当、生动;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作用。
3.体会景物描写中所蕴涵的感情,接受美的熏陶。
4.感受作者对济南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二、预习与交流
1、朗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并注音。
镶响晴温情
安适狭窄贮蓄
着落慈善水藻
澄清髻看护妇
2、解释下面词语。
(1)响晴:
(2)温晴:
(3)安适:
(4)出奇:
(5)秀气:
(6)着落:
三、作者简介
四、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2、作者写了几幅美景,你能试着给他们命名么?
3、济南的冬天很美,美在什么地方?根据课文,以“济南的冬天很美,美在----------”的句式来写写你的体会。
4、比较阅读
《济南的冬天》在写法上与朱自清的《春》有些什么相同的地方?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3.雨的四季
一、学习目标
1、研读文章,体会作者用笔之细腻,感受画面之美。
2.品味诗化的语言,感受想象和联想的魅力。
3.体会文章对四季雨的不同性格的描绘,领悟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并明确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二、预习与交流
1、朗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并注音。
花苞()彩棱镜( ) 静谧()
高邈( ) 莅临( ) 吝啬( )
淅淅沥沥 ( ) 咄咄逼人( ) 池畦( )
2、解释下列词语
静谧:
吝啬:
高邈:
莅临:
粗犷:
淅淅沥沥:
咄咄逼人:
迫不及待
三、作者简介
四、整体感知
1、用自己的话概括作者写了哪些内容?
2、作者抓住雨的四季不同特征,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四季雨人格化了。
请你说说作者把四季的与分别比作什么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自然界是很美的,当你走进自然时,你会运用各种感官感知自然,请写出你所了解到的自然景物,至少运用两种修辞,两种感官。
4.古代诗歌四首
一、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了解诗词有关知识,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品味诗歌语言,体味诗歌的意境;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提高古诗文修养。
4.培养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知识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二、预习和交流
1、朗读诗歌,给以下词语注音。
沧海碣石竦峙
水何澹澹萧瑟
2、借助课下注释或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澹澹:
(2)竦峙:
(3)星汉:
(4)萧瑟:
(5)至:
(6)何:
(7)若:
(8)临:
三、作者简介
曹操:
李白:
王湾
马致远
四、整体感知诗歌
1、自由朗读诗歌,采取各种形式把诗歌读通读顺,注意读准字音、节奏。
2、每首诗歌的大意你能了解么?诗歌中最能表现作者情感的诗句是那句?
3、有人说,诗言志,你能说说诗人的心声是什么吗?
5.秋天的怀念
一、学习目标
1、体会作者姜浓烈的感情寄托在叙述中的写法。
2、掌握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感受人物的形象。
3、深切地领悟文章蕴含的深沉的母爱,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怀。
二、预习与交流
1、朗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并注音。
瘫痪憔悴仿膳
侍弄诀别整宿
2、运用课下注释以及工具书解释词语
瘫痪:
憔悴:
诀别:
翻来覆去
三、作者简介
四、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完成下列表格,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2、课文写了母亲关心我的哪几件事?
3、作者的生活态度前后有什么改变?
4、文中有哪两处景物描写?找出并说说其作用
6、散步
一、学习目标
1.理解文章内容,感受作者字里行间表达的浓厚感情。
2.品读含义丰富的语句,逐步提高阅读能力特别是品评鉴赏能力。
3.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二、预习与交流
1、朗读课文,积累以下词语的读音。
散步熬分岐霎时粼粼2、解释以下词语
各得其所:
分歧:
信服:
三、作者简介
四、感知课文
1、朗读课文,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这个家庭么?
3、散步的地点在哪?在哪个季节?哪些人物散步?散步时发生了什么?
4、分歧是怎样产生的?分歧是怎样解决的?
5、文章中有一些景物描写,请找出并体会其作用。
6、“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如何理解这句话?
7、在我们的生活中,一定也发生了一些让你难忘的亲情故事,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7、散文诗两首
一、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用意象表达感情及以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2.品味文章的精美语言,体会文中浓浓的母子情。
3.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二、预习与交流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词语。
匿笑:
祷告:
沐浴:
菡萏:
攲斜:
荫蔽:
徘徊:
三、作者简介
泰戈尔:
冰心:
四、感知课文
1、朗读课文,体会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和一个怎样的妈妈?请你用“我读出了一个----的孩子和一个的妈妈”的句式来回答。
2、思考:孩子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让妈妈知道?
3、《荷叶母亲》中向我们展现了怎样的一幅图画呢?这幅图画中包含了哪些内容?由此你联想到了什么?
4、作者看了几次红莲?其心情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
5、结尾一段“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蕴含了怎样的感情?有什么作用?
8.《世说新语》二则
一、学习目标
1.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2.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汇。
3.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二、预习与交流
1.请给下面的生字注音。
骤絮奕
谢道韫差可拟尊君在不
2.积累下面文言字词。
儿女:俄而:
骤:欣然:
差可拟:未若:
因: 期行:
日中:舍去:
顾:引:
三、作者及作品简介
四、感知课文
1、朗读课文,读准节奏
2、文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
3.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4.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认为哪一个更好?为什么?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
5.友人是一个怎样的人?元方的性格特点怎样?
6.有人认为客人已经认错,元方就应该原谅他,而他居然“入门不顾”,弄得客人尴尬之极,无地自容,这的确有些失礼。
你是否同意这个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