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校如何开好家长会

学校如何开好家长会

换种方式开家长会学校每年都会开家长会,很多老师和家长都会把开家长会当作一种例行公事,认为可有可无,而一些家长(特别是学困生的家长)听到开家长会头就发怵,认为一定会挨老师的批,到时面子上不好看。

其实,这都是一种误区。

开好家长会是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好下一代是一项极其复杂而细致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社会和家庭紧密配合,通力协作,形成目标统一,要求一致,方法优化的教育网络。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家庭教育因其特殊的地位和影响,在孩子的教育系统工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很多父母虽然有望子成龙之心,但往往没有较好的教育方法,他们迫切希望了解孩子,特别是了解老师对自己孩子的评价,了解教子成龙成凤的方法。

在他们的眼里老师就是这方面的"专家",因而老师的话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

如果在家长会上老师仅仅只介绍一下班里的情况,说一下三长,四短,甚至把家长会开成批评会,会挫伤家长参加家长会的积极性,也失去了我们开家长会的意义。

所以我认为,既然要开家长会,就应该把它开好,应该给家长点东西:或是教育教学中的体会,或是儿童年龄阶段的什么特点,或是别人的育儿心得,或是交流一下教育中的困惑,或是指正家庭教育中的误区……让他们能感到有所收获,不虚此行。

比如这次家长会,我们的主题就是“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

在这次家长会上,我谈到了我们班级中存在的种种不良现象,着重谈到了孩子的做人教育,及非智力因素培养的重要性。

谈到为什么有的孩子学习挺好,但独立性却很差呢?为什么有的孩子多才多艺,但心理素质很糟糕呢?为什么有的孩子在学校是个"乖乖娃",在家里却成了"小霸王"?为什么有的孩子不懂得尊重他人,喜欢用拳头来解决问题?为什么有的孩子跟家长无活可说,却喜欢上网聊天?为什么有的孩子无一点责任感,老是逃避责任?为什么有的孩子做事拖拖拉拉,丢三拉四的?为什么有的孩子讲谎话是不用打草稿的,出口成章,让你无可挑剔,不信也得信?……种种现状,皆因家庭教育存在着误区。

我们向家长分析,当今家庭教育存在几种误区:一种是“重视分数”型,“学”而优则“奖”,已成为许多家长鼓励子女学习的常用手段,“学习至上,成绩至上”是孩子的唯一目标。

不少家长为子女请“家教”、买《参考》、送孩子进各种补习班……恨不得把孩子的所有时间填满,目的只有一个——一切为了孩子的“学习”,一切为了孩子的分数。

为了不“影响”孩子的学习,于是乎,家长包办代替了孩子的所有劳动,只怕影响了孩子的学习。

倘若孩子考了个好分数,家里便是“灿烂”;倘若孩子考差了,家长脸上便是“晴转多云”,几天没有笑容。

这种类型的家长对待孩子“严格”有加。

他们不能正确、客观地看待和教育自己的孩子,对自己的孩子都有一种过高的估价和希望,因此给孩子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这种类型的家长教育出来的孩子,往往没有责任心,或自理能力差,还有的孩子学会了撒谎,以此来掩盖自己的过错。

与之相反的则是"顺其自然"型的家长。

这种类型的家长或是忙事业而无暇顾及,或因为自身的局限而无奈放弃。

许多家长甚至把教育子女的事情推给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隔代人”。

他们认为孩子在学校有老师管着,在家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疼着、宠着。

平时及少关心孩子,过问孩子的成绩,更别说倾听孩子的心声了。

这类家长说得最多的话是“老师啊,我很忙”“我问他(指孩子)他跟我说作业都有做,我也没办法”“这孩子,我说话他不听,我管不了他”“老师,如果他不做作业,你就把他留下来补做”……这种类型的家长把无限的责任推给了学校,推给了老师。

这种类型的家长往往在孩子出了问题时才“履行”一下他们作为家长的职责——就是用“竹笋炒肉丝”来“款待”孩子。

孩子久而久之,孩子跟他们也就成了“熟悉的面孔陌生的心”了。

这种类型的家长教育出来的孩子往往自制力差,学习习惯极糟,往往会成为“问题学生”。

还有一种“溺爱型”的家长。

这种类型的家长对孩子百般呵护,捧在手上怕飞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最怕孩子受“委屈”。

这种家长把孩子的话奉为圣旨,绝对的信任,甚至孩子犯错他们也会找出种种理由为孩子开脱。

最常见的是孩子迟到,家长解释是因为自己睡过了头;自家的孩子欺负人了,家长就说,是因为谁怎样,他家的孩子才会动手的……反正怎么说他家孩子欺负人还是有理的!这种类型的家长教育出来的孩子往往“唯我独尊”,不懂得承担责任,也不会去善待他人,自私自利成了这类孩子的共性。

………问题摆出来了,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⑴正确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是极为重要的。

⑵如何走出家教的误区。

(3)注重孩子出色的道德成绩,及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我们告诉家长,我们常跟孩子说:“若要人敬已,先要已敬人。

”“尊重别人等于尊重自己”。

“惟有自尊自爱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善待别人等于善待自己”。

“心灵的无私才是真正的高贵”。

“查找自己的错误,不要把责任推卸到别人身上”。

我们告诉家长,在这个班集体里,没有人是天生的差生,也没有人是天生的坏孩子,每个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都可以赢得同学的尊重,赢得属于自己的精彩。

为了使每位家长对育儿经验有个感性的认识,我们还请了几位家长作经验介绍,她们对自家孩子的教育经验也让在座的家长受益非浅,这样也容易让他们找到自身的不足,从而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

针对当前家庭教育的误区,我们也给家长提出几点建议:1、不要只关注孩子的成绩,而要看到孩子所付出的努力。

人与人之间总是有差异的,神童绝对是少数,绝大多数的孩子都是平凡的。

我们应承认这种差异,为孩子制定一个确实可行的目标,让他能跳一跳就摘到“苹果”,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才是真正地帮助孩子。

更不要拿自家孩子的短处和别家孩子的长处比,这样比只会越比越伤孩子的自尊,让他越来越没有自信。

2、请注意与孩子交流沟通。

在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请停下他们手中的工作,听听孩子的想法。

在孩子考砸的时候,请冷静下来,与孩子一起分析失败的原因。

而不是一味的责骂。

更不要以工作忙为借口冷落了孩子,让他感到郁闷与孤独。

3、请正确对待孩子的错误。

对于孩子的无心之过,宽容一些,孩子明白错处即可。

对于孩子的故意使坏,则应严肃批评,务必让孩子明白,每个人都必须为自己的错误负责任。

更不要去袒护孩子,否则孩子一错再错,坏习惯养成,悔之晚矣!4、请赏识孩子,及时肯定他们的进步。

不要老斥责孩子“笨”,不要在旁人面前指责孩子,把他骂得狗血淋头,抬不起头来。

请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过份的伤害会使他自卑。

5、重视和睦家庭的建立。

父母应该非常精心地营造一个令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家庭人文环境。

父母应该以自己的言传身教以及在生活中创造出来的每一个生活细节,让孩子沐浴在一派和谐、文明、健康、宽松的家庭气氛中。

6、注意教育细节。

有句话说得好“细节决定成败”。

孩子能否健康成长,能否有出息,不当当取决于学校教育,其实也取决于家长的每一个教育细节与教育智慧,取决于整个家庭环境对孩子的熏。

请家长从点滴入手,从小事入手去帮助关心督促孩子。

……家长会结束后,我们还进行了信息的反馈。

有的孩子说,家长会结束后,他爸爸第一次不再骂他了,还让他不要再做作业了,抓紧去睡觉,那种感觉真好;有的孩子说妈妈表扬她了,说她劳动积极,她特高兴;有的孩子说,他妈妈说相信他一定会考出好成绩,还说以后要经常帮助他;有的孩子说,爸爸说要听听他的心里话,以后要多陪陪他……孩子是最有发言权的,从上面信息反馈来看,家长确实受到教育,受到了启发,有了新的认识。

因此,换种方式开家长会,确实有利于学校与家庭的沟通,形成家校教育的合力。

(未经作者同意,不得用于任何纸媒体,网络请注明作者和出处!)RSS 订阅学校如何开好家长会(2009-04-15 05:08:07)标签:学校家长会杂谈家长会是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老师与家长沟通的主要桥梁;是家长了解子女所在班级以及子女学习情况的窗口;也是班主任班级管理和班风建设的重要途径和有效延伸。

一、家长会的形式1、家长会规模宜小不宜大宜小,就是多开小型的家长会。

即使一个班级也要少开全体家长参加的家长会,多开部分家长到会的家长会。

因为家长工作的时间、地点、职业特点、工作性质等不同,要把全体家长邀来一齐开会,很不容易。

即使都来了,受时间限制,多数家长发言是泛泛而谈,甚至有的家长连发言的机会都没有,效果未必见佳。

班主任应根据目的和要求,一次座谈会以邀请10——20名家长为宜。

邀请时要分门别类,如班干部家长会、独生子女家长会、进步学生家长会、特长生家长会、男生、女生家长会、家教经验交流会等,并且会议容要有一定的针对性。

规模小的家长会主题明确,家长一般会以较大的热情积极参加,配合学校对孩子进行教育。

不宜大,就是全校性的家长会、全年级的家长会尽量少开或不开。

规模大的家长会一般主题不明确,流于形式,效果不明显,家长参加的积极性不高。

2、家长会形式宜活不宜死宜活,就是形式要活泼多样,如:交流式:就孩子教育中的共性问题进行探讨或分析;开家教经验交流会,共同提高家教水平。

讨论式:就家教中某个突出的问题进行讨论,教师与家长开展对话,也可根据情况,让孩子参加。

展示式:展览孩子的作业、作品、获奖证书或手工制作模型。

还可以让学生现场表演动手能力,让家长了解自己的孩子的另一个方面。

专家讲坛式: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阶段,如何与学校配合教育孩子?如何搞好家教?请专家做报告并现场答疑,以提高家长的家教水平。

联谊式:教师、家长、学生相聚在一起,用表演等欢快的形式,共同营造和谐的气氛,增进感情和了解。

例如召开“孩子特长展示家长会”,让全体学生发挥特长,表现自己最擅长的节目,于是小作家、小歌手、小画家等等都出来了,朗诵、唱歌、表演、画画……既使学生充分展示了自己的特长,又使家长对子女的爱好有所了解。

参观游览式:学生、家长、教师一同外出参观游览,在活动中发现问题,促进沟通。

不宜死,就是不要开成班主任的“独角戏”,要不就是班主任的“告状会”。

形式单一、容简单,副作用大。

二、家长会的筹备1、每次家长会的召开,都应该按“全学期家长会计划”进行。

每次家长会的时间、地点、方式、目的、容、参加人员等,都要切合实际、突出重点、时机适宜。

2、会议筹备工作要全面一是会务工作。

如通知的容:时间、地点、参加的家长类型、主要议题等以及通知的发出。

二是资料工作。

不同的会议有不同的资料。

如家长会讲稿、有关欢迎词、有关分析材料(如学生成绩分析、阶段表现评语等)、家长反馈材料(如学生家庭表现情况记录、对学校班级管理建议等)、家长代表发言、家教考资料等。

三是布置会场。

会标、会场氛围、桌凳摆放形式,座次的安排等。

四是掌握报到。

发放有关资料,让学生做接待员等。

3、家长会的议程家长会主持人的确定、报告人或演讲人和演节目或看录像的先后程序等,都要认真研究、周密设计,有条不紊地进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