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祥子体会人情冷暖
——读《骆驼祥子》有感祥子,一个熟悉的名字。
好像前世见到过他一样的:温顺,积极,向上,憨厚。
骆驼,一种温顺的动物。
顶着两座峰,坚定不移的往前走着。
它可以十天不喝水,很久都不出一声,只是嚼着口中的那口草。
面对目的地,它也不急,反正迟早都会到的。
别人叫它,它也只是张望一下,反映并不大——它有自己的想法。
当骆驼遇上祥子,也就成了“骆驼祥子”。
他体面,要强,好梦想,健壮,执着。
他的梦想就是拥有一辆车。
他不喝酒,不吸烟,不赌钱,没有任何嗜好,没有家庭的累赘,只要他肯咬牙,事儿就没个不成。
祥子来自乡间,带着旧中国乡村破败凋敝的大背景,也带着农民的质朴和执着。
当他认准了拉车着一行,他就成了一个“车迷”。
一心想买上自己的车。
凭着勤劳和坚忍,他用三年的时间省吃俭用,终于实现了自己的这个理想,成为了一个自食其力的上等车夫。
但当时中国军阀混战的社会环境,不让他有任何幻想。
不到半年,他就在兵荒马乱中被逃兵掳走,失去了洋车,只牵回了三头骆驼。
祥子没有灰心,他依然倔强的从头开始,更加克己的拉车攒钱。
可这次还没买上车,他所有的积蓄就被孙侦探给敲诈了,买车的梦想再次成为泡影。
当他有一次拉上属于自己的车是以于虎妞成就畸形的婚姻为代价的。
但好景不长,虎妞死于难产,祥子人车两空。
连遭生活打击的祥子,
加上又失去了喜爱的小福子,祥子再也无法鼓起生活的勇气,他不再像从前那样热爱拉车,厌恶劳作。
最后成了一具行尸走肉。
我仿佛看到了天桥、鼓楼、白塔,是牌楼、街道、小巷,是车厂、大杂院和熙熙攘攘的人群,这就是几十年前的老北京,但是这儿没有丝毫田园诗一般的快乐,而是祥子的那双大脚马不停蹄地跑过大街,穿过小巷,烈日下,雨雪中处处有他艰难的身影。
兵匪的鞭子,杨先生的盘剥,刘四爷的臭骂,孙侦探的明抢,洋大夫的冷漠,这是一座千真万确的地狱!最后虎妞惨死了,小福子上吊了,老马祖父一头倒毙在街头,祥子也终于穷途潦倒,逐渐消失在一座城门洞里……这就是一二十年代北京底层广大劳动大众的生活,这逼真的描写让我体会到了人力车夫们不可逾越的悲惨命运,让我深刻地认识了“地狱究竟是什么样子”。
如同骆驼一般的祥子,在重重地生活压迫下,走上自己不愿走上的路。
正如同小说结尾所说的祥子是“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没错,祥子就是特定环境下的产物。
他从乡村而来,什么都不懂,多么质朴。
他也为自己的梦想努力过,可是结局又是什么呢?!
除了对祥子深深的同情之外,本书给我最大震撼就是这世间上的世态炎凉。
其实祥子的买车之路,就是他的成长之路。
在他的生活中,除了有主人公虎妞,刘四爷,小福子之外,还有许多小角色,也或多或少给了祥子一些影响。
祥子第一次拉上包月就遇上个脾气不好的主儿。
让他干这干那,还吃力不讨好。
最后叫祥子是忍无可忍。
文中有这样一段描写:“祥子的脸突然紫了,挺了挺腰,仿佛头要顶住房梁,一把抓起那毛票,摔在太太脸上:‘给我四天的工钱!’”从小受尽凌辱的祥子似乎没有这样“神气”过了吧?虽然这是以被辞工为代价的。
祥子做梦都想拉上包月,这样可以不用拉散工,有固定的收入,可他还是这样做了,可见他所受的屈辱之大。
之后,他在一家茶馆中遇见了老马爷俩。
“这话还没说完,门外有人进来了,也是一个拉车的。
看样子已经有五十多岁了,穿着件短不够短,长不够长蓬蓬篓几似的棉袄,襟上肘上已露出了棉花。
”祥子看老人可怜,给他买了十个包子——平日里他是舍不得的。
老人却把包子留给孙子吃。
老人有一辆车,可那有怎么样呢?祥子呆看着他们,心中感到一种向来没有过的难受:在小马身上,他似乎看到了他的过去;在小马爷爷的身上,他似乎看到了他的将来。
经历过越来越多的事,接触过越来越多的人。
祥子终于明白,他迟早要成为马儿的祖父,不知道哪一天就会一头栽在马路上!这是命!他看开了——能快活一天就快活一天,以后的事以后再说吧。
当然,也有心善的人,那就是曹先生。
曹先生宽容大度,不会把怒气迁怒于他人。
祥子把它弄摔了,他没怪他;祥子没有完成他交的任务,他也没怪他。
这让祥子感觉到一丝丝的温暖。
可是对于祥子,曹先生又能这么样呢?正如祥子所说的“曹先生是救不了他的。
”
我默默地读着,细细的品味着文中的文字和祥子曲折的一生。
这
是一个来自农村纯朴的农民与现在城市文明相对立所产生的道德陨落于心灵腐蚀的故事。
祥子让我想起了一个人——保尔·柯察金。
两人几乎生在同一年代,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结果:一个是自甘堕落,自暴自弃;而另一个是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有各个方面的原因。
但最大的一个原因是祥子没有什么朋友,而保尔确有一批出生入死的战友。
另外,祥子是同社会抗争,而保尔则是同自己抗争。
也许,这就是两人的区别吧?
祥子的性格也决定了他的悲剧。
他好强,不愿与他人合流,不懂得察言观色。
干事都是以“买车”为中心,这本没有错,只是把社会上的人和事想得过于简单,才会在不经意中得罪他人,以至于屡次被欺骗,被戏弄。
当然,这都是由于社会的大背景下,小人物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所表现出来的错误。
就这样,种种的因素:人为地,自然地构成了祥子的悲剧。
优胜劣汰是大自然不变的法则,任何时候都一样。
每个时代都会有一些人处在社会的底层,都有一些社会的悲剧。
只有通过自己的奋斗,努力;在自己年幼的时候储备自己人生路上的资源,才能突破命运,改变自己。
小马的祖父对祥子说过一些话,让我印象很深。
“身子好?铁打的人也会逃不出咱们的天罗地网!心眼好?又有什么用呢?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根本没有这么八宗事!”这是一个过来人对生活的抱怨。
祥子明白了,自己迟早会变成他那样!
祥子和那时的许多人一样是社会的受害者。
当公平得不到对待,
那么世上就只剩欺骗。
我是幸运的,因为我生在一个和平的年代。
但我们更要记住那些曾经受过苦难的人民们。
这让我们知道要善待他人。
也让我知道了骆驼也是有人的感情,只是人们不知道罢了。
骆驼没有感情,可身上寄托了人们的感情;而祥子有感情,却抛弃了感情。
这是两种人对同种事的不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