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儿童基本体操》
被动状态,成人帮助婴儿的手臂、腿脚等部位做屈伸、扩 展、抬举等动作,增加一些适度的按摩动作。 • 做操要求: • ①手洗干净、指甲不宜过长; • ②动作轻柔、缓慢,力道适度,边做边感情交流;配合音 乐;衣服宽松些、少一些;婴儿情绪低落时,不勉强做; • ③动作合适自如、不出过多的汗为宜; • 2、婴儿主、被动操 • 6个月以上婴儿;可在被动的基楚上通过引导,使孩子配 合动作,进行主被动操练习(躯干弯曲、手抓握、挥臂、 手膝着地爬动、蹬脚等)。
(2)体操完成的目的、任务分: ①基本体操:广播操、持轻器械体操等; ②团体操:有徒手、持轻器械的、舞蹈动作等; ③竞技性体操:竞技体操、技巧运动、艺术体操等; ④辅助性体操:生产体操、医疗体操、运动辅助体操。
精品课件
• 意义:
• ①发展大肌肉群,发展各种动作和身体素质,促进身体全 面、均衡发展;
第五章 学前儿童基本体操
第一节 学前儿童基本体操的意义 第二节 学前儿童基本体操的意义 第三节 学前儿童体操活动的指导工作 第四节 学前儿童队列和队形练习
精品课件
第一节 学前儿童基本体操的意义
• 一、体操的意义 • 概念:体操运动主要是通过大肌肉群的伸张、收缩、组成
各种动作练习。一般是通过徒手、持轻器械或者在器械上 正确完成各种类型的不同难度的动作。 • 分类: (1)按练习的形式分:徒手、持轻器械、器械体操(单杠、 双杆、鞍马、吊环、平衡木)(全能赛)
• 2)绕环—指臂的活动范围等于或大于360度以 上的圆形动作,有向前绕环、向后绕环、向左绕 环等。
精品课件
• 躯干动作: • 1.屈—前后侧屈 • 2.转 • 3.绕环—以腰椎关节为轴,上体向左或向右做回
具体表现: • ①锻炼婴儿上下肢的关节、肌肉和韧带,增强肌肉组织的
功能; • ②促进血液循环,加强呼吸,增进食欲; • ③提高免疫力; • ④提高神经系统灵敏度,改善动作的协调性,增强身体各
部位协调性; • ⑤促进智力发展,培养意志品质及良好的情绪反应。
精品课件
• (二)婴儿体操练习要求
• 时间:最好上午,安排在哺乳前或哺乳后半小时 后做,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 原因:学前儿童大肌肉群比小肌肉群发展好,屈肌比伸肌的功能强。
• 注意:适时安排小肌肉群的练习。
• ②提高运动器官、内脏器官的机能; • ③通过不同方位、速度、节奏的各种动作,培养身体正确、
优美的姿势,培养对方位、速度的理解能力与对美的感受 和表达能力; • ④通过集体练习、统一训练、整齐动作,培养做操、集体 活动的习惯,培养组织性、纪律性等优良品质。
精品课件
• 做操要求: • ①做操前成人摘除手表等装饰物,洗干净
手并保持适当温度;做操时成人动作要轻 柔有节奏,态度和蔼; • ②孩子穿轻便宽大的衣服,少穿,保证身 体充分的活动;情绪不好时不勉强做; • ③做操后孩子休息20—30分钟。
精品课件
• (三)婴儿体操的种类 • 分类:婴儿被动操、婴儿主、被动操两类 • 1、婴儿被动操。 • 生出后6个月以内的婴儿; • 婴儿做操过程中,其动作完全由成人来操纵和控制,处于
精品课件
• 2.振—以肩为轴,臂做弹性动作。有上振、下后 振、平屈后振。
• 3.屈、伸—屈是指肘关节的弯曲动作。伸是由屈 肘部位做伸直肘关节的动作。有肩侧屈、肩侧屈 伸至上举,肩侧屈至侧平举。
• 4.绕和绕环—以肩为轴,臂伸向各方作幅度圆形 绕环动作。
• 1)绕—指臂的活动范围在180度以内的弧形动 作。如由前经上绕至侧平举。
精品课件
竹竿操
竹竿操是儿童借助竹竿的支撑力和运动方向,在成 人帮助下练习力所能及的大肌肉群的一些动作。
• 适用于1岁至2岁半左右的儿童。 • 练习要求: • ①适用2根竹竿(长2米左右)用色彩鲜艳的塑料
袋、彩纸条或各种颜色油漆在竹竿上装饰,表面 光滑无刺,轻重适宜;
• ②两成人分坐场地两端的小椅子上,两手各持一 端,请3-4小孩站在两竿之间,保持一定距离, 双手握住竹竿,动作要与小儿配合,操前要先报 操节名称以作提示。可选做四节,逐渐增加至八 节操。
• 设备:在床上或者桌子上铺好棉垫和床单,高度 以适合成人操作方便为标准。
• 环境要求: • ①室内保持适当的温度,空气新鲜; • ②最好安排在孩子习惯的房间内操练,并保持安
静,以免分散婴儿的注意力; • ③做操人应该是孩子熟悉的,边做边交流感情; • ④做操时配有音乐和歌曲伴奏,激发儿童产生愉
快情绪,提高做操的效果。
精品课件
• 活动目标: • ①促进身体全面发展,培养正确的身体姿势,发
展力量、耐力、灵敏、速度等身体素质;
• ②学会简单的体操动作,掌握简单的体操知识;
• ③发展空间和时间知觉,以及肌肉控制能力、模 仿能力、形象记忆力和想象力;
• ④培养做操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以及守纪律、 爱集体等优良品质;
• ⑤提高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感受能力和表现能力。
• ③培养节奏感和韵律感;
• ④培养组织性、纪律性和参加集体活动的习惯。
精品课件
• (二)徒手操主要基本动作 • 颈部动作: • 1.屈—颈椎关节的弯曲动作。有:前屈(低头)
、后屈(抬头)、侧屈。 • 2.转—颈的转动动作。 • 上肢动作: • 1.举—以肩为轴,向上提举的意思,将两臂举至
指明的位置时。稍停片刻,再复原。 • ①平举。有前平举、侧平举。 • ②上举。有上举、侧上举、前斜上举。 • ③侧下举。 • ④后举。
精品课件
第二节 学前儿童基本体操的种类
• 1、婴儿体操 • 2、竹竿操 • 3、徒手操 • 4、模仿操 • 5、轻器械操 • 6、幼儿团体操 • 7、母子操
精品课件
婴儿体操
• (一)意义
意义:促进婴儿正常的生长发育和身体机能水平的提高,促 进婴儿基本动作的适时产生和发展,激发愉快的情绪,增 进婴儿身心健康。
精品课件
徒手操
• (一)意义
• 徒手操是一种不需要任何器械,简单易行,不受场地设备 的限制。
• 学前儿童进行的徒手操练习,主要是由头颈、躯干、上肢 和下肢各部位协调的配合,有节奏地做出各种简单的动作 练习。
• 意义:
• ①促进儿童身体正常生长发育,养成身体的良好 姿势,纠正一些不良姿势;
• ②增强肌肉、骨骼、韧带和内脏器官的功能,提 高身体素质和活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