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微课一、心理健康简介1、心理健康的定义: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在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
2、判断心理健康的直观标准:体验+适应+发展3、提升自我认知;改善人际沟通;管理情绪压力;提高心理素质二、人际交往原则1、相互性原则(喜欢那些喜欢我们的人)黄金法则:你想要人家怎样对你。
你就要怎么对待别人黄金定律的关键在于:你先付出两情相悦定律发自内心的喜欢别人2、交换性原则相互帮助,相互支持3、自我价值保护原则自我价值是个体对自身价值的意识与评价,自我价值保护是一种自我支持,其目的是防止自我价值受到否定和贬低。
4、尊重;他人评价;赞赏(1)赞赏必须恰到好处(2)赞赏要真诚(3)赞扬行为为本身,而不要赞扬人(4)赞扬一定要具体,要有的放矢三、人际冲突的应对1、观念与立场的不同,利益与需求的冲突,个性与习俗的差异都可能引发人际冲突。
2、人际冲突的概念:是指人们之间的一种对立状态,表现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主体之间的紧张、不和谐、敌视或者争斗状态。
3、人际冲突的应对模式:(1)对抗型:满足自我需求,却损害了人际关系。
(2)回避型:不能达成自己的目标,也无法维持和谐的人际关系。
(3)迎合型:自己的利益和需求得不到满足。
(4)合作型:换位思考开放、平等、客观的态度;澄清差异,共同思考如何解决;充分考虑双方的利益和需求;有利于建立合作互动的人际关系。
4、如何应对人际冲突(1)换位思考(2)对事不对人:三步法:A澄清并界定问题B找出彼此的需求和愿望C提出各种解决问题的可能方法(3)给情绪降温,做合理的让步(4)当时当地的解决冲突:A直面问题B坦诚以待C客观冷静D立即处理四、爱情三角形理论1、亲密:与伴侣亲近和相关联的感觉2、激情:魅力与生理的吸引3、承诺:决定发展稳定的关系只具备亲密:喜欢式爱情只具备激情:迷恋式爱情只具备承诺:空洞式爱情亲密+承诺:友谊式爱情亲密+激情:浪漫式爱情激情+承诺:愚蠢式爱情亲密+激情+承诺:完美式爱情(完整的爱情)4、克服爱情中的非理性信念:(1)把握爱情的真实面目Love的含义:L; listen 代表倾听O: only 代表唯一V :valued 代表尊重E: excuse 代表宽恕(2)学会爱的艺术a:学会表达爱b:爱需要呵护c:失恋的心理调整d:摆正爱情与学业的位置e:处理好爱情与友情的关系(3)树立正确的爱情信念五、爱的五种语言1、肯定的言词:赞赏、鼓励的话语;仁慈而柔和的话语;需要理解对方的思想空间2、精心的时刻:精心的会话;精心的活动3、接受礼物:是爱的视觉象征和最容易学习的爱语之一4、服务的行动5、身体的接触发现你主要爱的语言a:你的抱怨b:你的请求c:你的表达方式六、情绪abc理论1、治标:转移注意力;适度宣泄;情绪中断;自我暗示2、治本:改变认知(情绪abc理论)A:activating events代表诱发事件,是我们看到和听到的事实,是可以直接用摄像机拍摄下来的现实存在。
B:beliefs代表个体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及评价,及信念。
也就是个体对A事件所持的态度和观点。
C:consequence代表继刺激事件之后,体现出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
3、abc理论认为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和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人们对事件A所持有的信念、看法和解释B才是引起人们情绪和行为反应更直接的原因。
即B C。
4、情绪管理三部曲(1)识别情绪(2)识别想法(3)挑战想法七、挑战你的非理性信念1、日常生活中的非理性信念(1)我们绝对需要每一位生活中重要的人物的喜爱或赞许(2)一个人应该在各方面,至少一方面,有成就,有才干,这样才是有价值的人(3)有些人是卑劣的,他们应该为自己的恶行受到严厉的责备和惩罚(4)如果遇到与自己希望所不一样的事情,就认为很糟糕(5)人的不快是由外在环境原因造成的,人无法控制自己的悲伤和情绪困扰(6)人应该依赖别人,而且需要依赖一个比自己强的人(7)对于任何一个问题,都应该有正确的、完美的解决方法,如果找不到就会很糟糕2、非理性信念的概念:非理性信念就是对挫折的非理性认知。
特征:要求绝对化(是非理性信念中最常见的一个特征,从自己的主观愿望出发,认为某一事件必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过分概括化(及对事件的评价以偏概全)糟糕透顶(认为事件的发生会导致非常可怕或灾难性的后果)3、调整你的非理性信念直观认知“非理性”当事件无法改变时——改变情绪——改变对事件的看法——即通过驳斥自生所持的非理性信念,建立新的观念八、压力与压力管理1、认识压力A: 当刺激事件打破原有的平衡和负荷能力,或者超过了个人的能力所及,就会体会到压力,我们可以从如下两个方面去理解压力:(1)压力是一种主观感受,是指面对某些事件或环境时在心理上的紧迫感或紧张感(2)压力的大小既取决于压力源的大小又取决于个人身心承受压力的强弱程度B:压力是环境要求你做出选择或改变时的个人感受C:压力是未知事件悲观解释的结果D:压力是持续不断的精力消耗2、压力过大的典型症状的三个方面(1)生理症状:心率加快;血压增高;身体疲劳;肌肉紧张;睡眠不好;精神萎靡;注意力很难集中(2)心理症状:表现为情绪上的焦虑、紧张、烦躁、敏感、厌倦学习、通常会出现悲观失望和无助的心理(3)行为症状:工作效率低下;攻击性行为增加;甚至出现自残自杀等行为3、如何进行压力管理压力管理的前提是根据内外压力来源的各个方面,对我们目前的压力状态进行综合、客观的评估,找出(1)目前我们的压力有哪些(2)我面临的压力程度如何A:从压力源入手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与他人合作人际:积极主动,尝试从对方角度思考问题就业:准确搜集信息,提升个人能力生活:适度放松,培养适合自己的兴趣爱好B:从压力症状入手生理层面:经常运动,保持良好的睡眠等心理层面:自我调节或雪球同伴、心理老师的帮助行为层面:休息片刻,适当转移注意力C:做好压力预防制定合理目标,放弃完美主义做好情绪管理,提升情商做好时间管理,让生活仅仅有条理性思考,着眼于当下培养意志力,不断发展自身潜能构建你的社会支持系统九、自我概念1、定义: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
2、功能:(1)保持自我看法一致性(即自我引导作用)个人需要按照保持自我看法一致性的方式行动。
自我概念在引导一致行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经验解释系统的作用(自我解释作用)(3)自我期望作用影响个体的期望水平,自我概念影响个体对未来事情发生的期待,从而影响人们对行为的自我调节。
3、要素:生理自我:个体对自己生理属性的认识心理自我:个体对自己心理属性的认识社会自我:个体对自己社会属性的认识4、自我概念的形成自我概念是通过和别人的互动,学习到自己是怎样一个人,并且通过别人对自己的行为表现的反馈及在社会上与他人比较,逐渐形成。
5、途径:自我评价;他人评价;社会比较十、自我价值感1、定义:是一个人在对待自己的态度上表现出来的对自我价值的判断和情感体验。
2、自我概念和自我价值感的区分(1)两者都是自我知觉中的两个方面(2)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所有特征认识的集合(3)自我价值感是个体对自己的总体评价,以及伴随评价的感受3、高自我价值感(1)对自己持积极或肯定的态度(2)较强的自我防御系统(3)不等同于骄傲、自负低自我价值感(1)觉得自己不好(2)没有价值4、来源自我价值感=成功|抱负(提升对成功的感知,降低对成功的抱负)5、如何提高(1)通过实践和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2)学会正确的社会比较(3)降低不切实际的过高的自我期望十一、人格与自我完善1、人格:一个人在其生活、实践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带有一定倾向的心理特征总和。
2、人格内涵:(1)气质: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稳定性、灵活性等动力方面的心理特征。
由遗传因素决定分为:胆汁质(兴奋性)多血质(活泼型)粘液质(安静型)抑郁质(抑郁型)是最稳定的一个心理特征(2)性格:一个人在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
(3)能力:顺利、有效的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举具备的心理条件(4)动机、兴趣、理想、信念:活动倾向性方面的特征十二、心理异常及判断原则1、心理健康: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2、神经症:强迫症;焦虑症;恐怖症…....3、重性精神病的的三个特征(1)幻觉:即感知觉系统中出现了客观世界中不存在的刺激,主要形式有幻听、幻视、幻嗅等。
(2)妄想:即思考的内容是客观世界中不存在的,主要有被害妄想和关系妄想。
(3)无自知力:即对于自身的反常症状缺乏现实检验能力。
4、心理异常的判断原则(3个,用于区分正常与异常心理)(1)统一性原则:现实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2)协调性原则: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相互协调(3)稳定性原则:人格具有相对稳定性十三、心理危机1、定义:是指面临突然或重大生活事件,个体既不能回避又无法用常用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时所出现的心理失衡状态2、判断标准:危机事件+四类表现+应对无效=心理危机3、分类:(1)发展性危机:个人在正常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对急剧的变化或转变所产生的异常反应。
(2)境遇性危机:突如其来、无法预料和难以控制的心理危机。
(3)存在性危机:直一些人生中重要事件出现问题,而导致的个人内心的冲突和焦虑;是伴随重要的人生目的,人生责任和未来发展等内部压力的冲突和焦虑的危机。
4、心理危机的表现(1)认知: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思维能力低下(2)躯体:肌肉紧张;头痛;心痛;睡眠紊乱;无食欲;消化不良(3)行为和情绪异常5、危机事件不一定会导致心理危机,受三个因素影响(1)主观评价,即个体对于危机事件的主观态度(2)应对机制,即应对问题的方式(3)社会支持系统,当危机发生时,有多少人给予你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