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四章 油墨的流变特性

第十四章 油墨的流变特性


2012年3月22日星期四
3
二、流变学基本概念
2、层流的定义 当流体受力发生流动时,如果流动的速度比较低,流 体中的所有质点都在沿平行于流道轴线方向流动,无 横向流动,即流体质点之间不发生掺混。对液体而言, 会以垂直于力的方向或平行于管轴的方向不紊乱地流 动---层流。(粘滞流动或简称滞流)。 • 1880年法国科学家雷诺曾用苯胺着色液和水进行实验, 证明了层流的存在。 • Re<2300
2012年3月22日星期四 13
宾哈姆流体的流变曲线 τ τm τB τe
0
实际宾哈姆流体的流变曲线
特点:其受剪切作用过程 中,流体发生连续不断的形 变,但施加的剪切应力必须 超过某一最低值,剪切小于 此最小值时,仍保持原有外 形,即τ≥τe时才流动。 D
宾哈姆流体流变方程: 宾哈姆流体流变方程:
19
• 四、粘度与屈服值的测量
– 油墨的粘度和屈服值都是在粘度计上测定的。 – – – – – – 常用种类: 毛细管粘度计 小孔式粘度计 旋转粘度计 平行板粘度计 落棒粘度计(拉雷粘度计)
2012年3月22日星期四
20
– 测量原理: 测量原理:
⒈毛细管粘度计:以一定量的某流体流
出所需时间来表示。已知标准液(蒸馏 水粘度0.01斯托克斯,时间500S),先 求出仪器常数k Q 0 . 01 k = = = 0 . 000020 t 500 相同条件乙酸乙酯需时580S,则乙酸乙 酯粘度:
2012年3月22日星期四
29
触变性产生的原因及触变现象形成的机理: 触变性产生的原因及触变现象形成的机理:
扩散双电层 架子结构,网状结构 静止时:引力=斥力呈现凝胶 状态,粘度较高; 外部机械作用下,双电层被破坏,引 力≠斥力,粒子运动范围加大,呈现 溶胶状态,表现为粘度降低,作用时 间越长,粒子双电层破坏越彻底; D=0,粒子双电层重新恢复,经过 一定时间,体系再次回到起初的凝 胶状态。
①仪器:可变速旋转粘度计 ②使用不的角速度ω1、ω2测得 相应的粘度代入格林触方程 可求出破解系数H: ③破解系数的物理意义:AB1A 滞后圈面积小,粘度η1大; AB2A滞后圈面积大,粘度η2 小,流变曲线滞后圈面积的 变化(即蓝色部分的面积)即为 破解系数H就是油墨触变性的 大小。
32
油墨流变曲线的滞后现象 τ τ τ
A
对应于同一个剪切速率, 上行线的表观粘度要大于 下行线的表观粘度,该现 象为滞后现象。 滞后圈大,触变性大。
0
D D
触变性流体的流变曲线
2012年3月22日星期四
33பைடு நூலகம்
– 触变性性的测量:
⒈流变曲线滞后面积法: ①仪器:无级变速旋转粘度计 ②原理:在恒温条件下,通过 逐渐增大转速达到某一预定最 大值后,再逐渐降低转速,将 渐增与渐减的剪切速率与剪切 应力的关系数据记录,并作出 其关系图,如右图。
η = kt = 0.00002 × 580 = 0.0116
用于比较稀薄的溶剂和矿物油的粘度测量
2012年3月22日星期四 21
2 小孔粘度计: 车间常用涂-4粘度计(杯) 作现场测试,是一种以测定流 体从粘度杯中全部流出的时间 来作为该流体的条件粘度的一 种粘度计。 适合于测定粘度在150S以下 的流体,精度稍差,不适合于 比较精密的科学研究 。
2012年3月22日星期四 30
连接料本身的触变性: 高分子链的缠绕与破坏。
2012年3月22日星期四
31
– 影响触变性的因素: ①颜料颗粒形状:针状>球状; ②颗粒的表面性:非氧化炭墨>氧化炭黑; ③颜料含量↑触变性↑; ④颜料的润湿性↑触变性↓; ⑤助剂对触变性有影响,如表面活性剂等。
2012年3月22日星期四
2012年3月22日星期四
6
二、液体的流动性质与流动曲线
牛顿流体
符合牛顿流动定律的流体都称
为“牛顿流体”,小分子液体与高分子的稀 溶液属于此类。 其特点:流动曲线是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 粘度即是该直线的斜率,粘度不随剪切力和 剪切速率的大小而改变,是一个常数。
2012年3月22日星期四
7
非牛顿流体
2012年3月22日星期四
22
3 旋转粘度计
如图,内筒以一定速度ω转动, 外筒静止,使液体受到剪切作用并 传到外筒内侧,使外筒产生转矩, 通过测量转矩来测定液体的粘度, 因为这种粘度计可以通过改变转速 来改变被测流体的剪切速率,所以 比较适合用来测定非牛顿流体。
2012年3月22日星期四
23
4 拉雷粘度计 又称落棒粘度计,由同轴圆 棒和套在棒外的圆管组成,如图。 在粘度计的支架上刻有相距 10厘米的记号,测定是时加载一 定附加质量的圆棒在油墨中下降 10厘米距离所需的时间T,以此 来表示油墨的粘度。
• 五、 油墨的触变性
– 定义:流体在温度不变时,如剪切保持恒定,切应力 和表观粘度会随时间延长而减小,流体的这种性质称 为触变性。 – 表现为流体在恒定剪切速率作用时,粘度随时间而下 降,直至某一较低恒定值,当停止剪切,经一段时间, 粘度恢复初始值。
2012年3月22日星期四
27
– 触变性在印刷上的意义: ①油墨在众多墨辊的挤压,剪切作用下,使油墨的流 动性变好,有利于油墨在墨辊间的分配与转移,特 别是油墨易从印版上转移到承印物表面上;
2012年3月22日星期四
16
三、油墨的粘度与屈服值
粘度在印刷中至关重要,受自身结构、环境温度、作 用力时间、剪切力及速度的影响。它直接影响印刷质量, 如每小时2万印的轮转胶印油墨,其粘度应在10~30Pa•s 范围,若粘度太小,在高速运转下会产生墨丝断裂形成 “飞墨”现象。 相同印数下,纸张结构松软的油墨粘度应低一点,纸 张结构紧的要求油墨粘度高一点。否则松软纸用高粘度油 墨,将把纸粘坏,产生拉毛现象。 粘度对流动性有影响,粘度高,流动性会差些,这主 要取决于颜料粒子的形状与分散度。
2012年3月22日星期四
17
屈服值τ 屈服值τe:指使油墨产生变形所需要的最小剪切应力。 当剪切应力τ≤ τe时,D=0,油墨不产生变形; τ 当剪切应力τ> τe时,油墨才发生变形而流动。 τ 屈服值τ 屈服值τe的单位:N/m2,通常油墨应具有一定的屈服值 (较小)。
屈服值的大小与油墨的结构有关,它影响油墨的流动性。
2012年3月22日星期四
18
屈服值形成原因: 油墨在静止时,内中的粒子会相互吸引聚集成一个整 体,此时是稳定的。当受到外力作用,粒子间的这种聚集 作用力被破坏,外力越大,破坏得越严重,当达到一定的 临界作用力时,油墨便开始变形流动。导致油墨流动的力 即是屈服值(剪切应力)。
2012年3月22日星期四
4
2012年3月22日星期四
• 当流体流动的速度很高达到并超过某个临界值时,流 道方向与横向方向均有流动,则产生紊流(湍流), 其Re>2300 • 支配流体流动形式的还有流体的密度、粘度和塑性等。
2012年3月22日星期四
5
第二节 油墨的粘滞变形
一、粘度的概念 –粘度(η):流体在受外力作用时,各层的流 速不同,在两接触的流速不同的液面间会产 生一种阻碍其相对运动的力,度量这种力学 性质的物理量称为~。流体受剪切力的流动 如下图所示:
第十四章 油墨的流变特性
第一节 概述
• 油墨流变特性是对油墨在印刷机上和承印物表面行为 的全方位的、深入的描述。 • 揭示油墨在印刷过程中的行为和产生的原因。 • 油墨具有固体、液体两种特征。油墨流变学是用流体 力学的方法对油墨的变形流动、断裂过程进行研究, 达到控制油墨的行为并预测油墨的质量。
2012年3月22日星期四
τs
= Gγ
(τ s < τe ) (τ s > τe)
τ s - τ Y = npγ
2012年3月22日星期四
14
宾哈姆流体的流变曲线
τ = η pD +τ B
τ 〉τ B τ ≤τB
τ =0
塑性粘度: 屈服值:
2012年3月22日星期四
15
宾哈姆流体的流变曲线
• 形成机理:静止时,分子间、粒子间建立了 网状结构,使分子与粒子受到约束,这种约 束限制了流体各单元的位置变化,而使流体 具有高粘度,当外加应力不足以破坏其内部 结构时流体表现出固体特征—不变形,当其 受应力大于临界应力(τe)时,破坏其内部结 构,发生了流动。
0
D剪切速率
之外, 、 、 、 均为非牛顿流体 非牛顿流体。 除A之外,B、C、D、E 均为非牛顿流体。 之外 通常,印刷过程中的油墨在很多情况下可视为宾哈姆流体, 通常,印刷过程中的油墨在很多情况下可视为宾哈姆流体,如胶印 油墨为宾哈姆流体 但有时要看成为胀流型流体, 雕刻凹版油墨, 为宾哈姆流体, 油墨为宾哈姆流体,但有时要看成为胀流型流体,如雕刻凹版油墨, 有时还要看成假塑性流体, 某些凹版油墨。 有时还要看成假塑性流体,如某些凹版油墨。
凡不符合牛顿流体的称为非
牛顿流体,高分子的熔体与浓溶液均属此类。 特点是:粘度随剪切力,剪切速率而变,不 是常数。 流变曲线上任一点斜率称为该切变速率下的 粘度。
2012年3月22日星期四
8
各种流型的流变曲线(τ-D关系曲线 ) 各种流型的流变曲线(
切应力
τ τ0
E D B A C
A:牛顿型流动(流体) :牛顿型流动(流体) B:假塑性流动(流体) :假塑性流动(流体) C:胀流型流动(流体) :胀流型流动(流体) D:宾哈姆流动(流体) :宾哈姆流动(流体) E:塑性流动 (流体) : 流体)
2012年3月22日星期四 11
D剪切速率
②流体受到剪切力作用时,分散粒子定向排列,同时高分 子溶液的链被拉伸分开也呈定向排列,粒子与高分子这 种定向排列,使滑动较为容易,流体抵抗变形能力减弱, 表现为粘度降低,当剪切停止后,以可恢复高粘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