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机动车交通事故处理流程及诉讼实务 PPT
机动车交通事故处理流程及诉讼实务 PPT
三、道路交通事故赔偿责任的认定
• (一)责任主体 • 1、机动车所有人或管理人 • 2、机动车驾驶人 • 3、保险公司 • 4、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求助基金管理机构
11/12/2019
(二)责任认定原则
• 1、过错直接赔偿原则
•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第1款规定了机动车之间的交通事 故、责任由过错方承担,双方均有过错的按比例分担。机动车 与非机动车、行人之间发生事故的,除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 有故意行为外,由机动车一方承担,即交通事故赔偿责任由事 故直接责任者来承担。
• 侵权责任法(2010年7月1日)
• 道路交通安全法(2011年4月2日修订)
• 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2017年修订)
•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2016年修订)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 解释(2004年5月1日)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 11/12干/2019问题的解释(2012年12月21日)
11/12/2019
• 2、先行垫付原则
•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5条规定,未参加机动车第三者强制保 险或肇事后逃逸的,由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先行垫付部 分或全部抢救费用;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机构有权 向交通事故责任人追偿。
• 3、替代赔偿原则
•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 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 险责任限额内予以赔偿。
11/12/2019
(3)报警 (4)报保险公司、报120、报消防中心
提醒: 利用发生事故的车辆送伤者到医院救治前,必须将因移动现场后无法确定的车辆、人
员倒地位置等进行标划。当事人可以利用石块、砖头、白灰等物品在地面进行明显标注。
(5)补报警
11/12/2019
二、处理道路交通事故赔偿案件的法律依据
生法律效力,原告出面代表被告在交管部门签了调解协议书,并根据调解书进行了赔偿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根据原告提供的有效单据,认定原告支付李某医疗费和支付救援、吊车等费用6733,
2元,李某与被告在为原告所雇佣期间,原告未给两雇员购买保险。原告诉称,被告系
原告雇佣的驾驶员,原告已支付李某医疗费等各种费用12665.61元,现向被告予以追偿
3、雇佣关系交通事故责任主体认定
• 案例:雇佣关系的交通事故赔偿案例分析
•
原告张某,被告耿某,系雇佣关系。原告雇被告为其驾驶鲁A一61707农用运输车
,原告每月向被告支付工资800元。2011年12月14日,原告以及其另一雇员李某乘坐被
告驾驶的鲁A一61707农用运输车运输章丘大葱,23时50分,当车行至博孤路垦利路段
,与垦利县胜陀镇宋家村宋某驾驶的山东E一33410小型拖拉机相撞,造成一同乘车的李
某受伤。因原、被告未表明其雇主、雇员身份,交管部门认定,被告行车不注意安全,
对事故负主要责任;宋某夜晚在行车道停车未设立警示性标志,对事故负次要责任,原告
张某与李某对事故不负责任。责任认定书送达当事人后,当事人没有申请复议,已经发
• 案例:
• 2015年8月27日6时30分,被告朱某驾驶搅拌车在库尔勒市开发 区纺纱厂内倒车时,与行人即原告邹隆安相撞,造成原告邹隆 安受伤。经交警部门认定,朱某负事故的全部责任,邹隆安不 负此事故的责任。搅拌车系被告**公司所有,被告朱某为被 告**公司的员工,事故发生在被告朱某工作期间。搅拌车在 被告保险公司处投保了交强险和商业险,事故发生时该车在保 险有效期内。
11/12/2019
• 法院经审理认为,同时投保机动车交强险和商业险的机 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的,应当先在交强险的范围 内进行赔偿,不足部分由商业险按照赔偿比例进行赔偿, 仍有不足的,由侵权人进行赔偿。朱某在执行工作任务 时造成原告损伤,被告**公司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 任。
11/12/2019
11/12/2019
(三)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主体
1、所有人自驾情形下的责任主体认定
2、职务行为交通事故责任主体认定
• 《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四条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 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
• 劳务派遣期间,被派遣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接 受劳务派遣的用工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劳务派遣单位有过错的,承担相应 的补充责任。
机动车交通事故处理流程 及诉讼实务
一、交通事故处理流程
交警处理前流程
(1)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 可以采用拍照的方式:整车、路面状况、车辆牌照。
(2)自行协商情形
a.撤离现场, b.相互查验证件及保险凭证, c.向各自的保险公司报案, d.填写《当事人自行协商处理交通事故现场记录书》。 e.24小时内至确定的“交通事故保险理赔服务中心”办理理赔手续。
11/12/2019
• 4、盗窃驾驶情形下的损害赔偿诉讼主体
• 驾驶盗窃车辆的情形下,肇事人为民事赔偿主体。根据最高人 民法院法释[1999]13号《关于被盗车辆肇事后由谁承担赔偿责 任问题的批复》中规定,肇事人应当依法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被盗机动车辆的所有人不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被告辩称,被告是正确履行职务,无故意和重大过失,对所造成的损失应由原告自行
负担,原告未经被告授权擅自代表被告到交警部门签署调解协议的行为无效。因此,应
予驳回原告之诉讼请求。
11/12/2019
• 法院经审理认为,原被告是雇佣关系,被告系原告雇员,原告雇被告为其 驾驶鲁A一61707农用运输车,原告每月向被告支付工资800元。2011年 12月14日,被告按原告要求驾驶原告的农用三轮车运葱,在深夜行车, 被告未能完全尽到谨慎驾驶的义务,致使发生交通事故,交警认定被告负 事故主要责任,原、被告未表明雇主、雇员身份,原告以被告名义对外进 行了赔偿,交通事故赔偿案件已经处理完毕,但对原、被告双方内部之雇 佣关系来讲,被告系按原告要求深夜行车,原告未对行车安全采取有效措 施,且原告系经商营利,其所获收益远远要大于其向被告支付的固定工资 ,理应承担风险,故对事故所支付的各项费用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