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力学院研究生奖学金评定细则(适用研二年级)

电力学院研究生奖学金评定细则(适用研二年级)

电力学院研究生奖学金评定细则(适用研二年级)一、奖学金评定工作领导小组:顾问:李立浧院士组长:主管院长、党委书成员:院党政领导班子、系主任、研究生辅导员、研究生教务员、研究生班主任各班级奖学金评定工作小组组长由班主任担任,副组长由班长、班级党支部副书记担任,其他成员由班级选举产生。

小组成员人数应为奇数,人员构成应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二、参选基本条件1.遵守国家法律和学校规章制度;2.有良好的学风,热爱集体,尊师爱校,团结同学,积极参加各项有益的集体活动;3.努力学习,完成培养计划所规定的内容,成绩优良;4.本人提出申请且导师同意参评;5.有以下情况之一者不能参加奖学金的评定:(1)评奖学年内因违反校纪校规而受到警告以上(含警告)处分或考试作弊、剽窃他人学术成果者。

(2)评奖学年度课程考试有一门以上(含一门)不及格者。

注:申请缓考的同学具有参评资格,申请缓考的科目按60 分计。

(3)弄虚作假、伪造评选材料者。

(4)研究生学期初开学时,未能按规定时间报到注册的。

(5)导师有书面意见不同意参选者。

即,导师如果认为某同学没有资格参评奖学金或有其他不宜参评的因素,可以以书面申请的形式提交学院奖学金评定领导小组并注明原因,由学院奖学金评定领导小组根据情节严重程度,讨论是否取消该生的奖学金评定资格或降低等级。

(6)延期毕业者。

(7)招生简章中规定的不参与奖学金评定的相关专业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8)学校当年下发的相关文件中规定的其他不参评情况。

三、奖学金种类和参评对象表一:奖学金种类和参评对象注:1) 企业奖学金只能获得其中一项。

具体推荐名单由学院奖学金评定工作领导小组讨论后决定。

2) 优秀奖学金各专业名额分配:在分配到学院奖学金总金额不变的前提下,凡是有资格参评且出勤率在90%(含)以上者都可以获得三等奖学金,学院奖学金评定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学校分配奖学金总额,调整各等级奖学金的名额和比例。

3)所有成果所属第一单位必须为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四、评选程序:1.研究生院发出评选通知后,按照奖学金评定细则,符合条件的同学在研究生培养管理系统提交申请,并把评选材料、证明材料提交给各班级“奖学金评定小组”,逾期将不予受理。

申请人需确保提交材料的真实性,时效性,不能伪造或弄虚作假,否则取消评选资格。

2. 班级奖学金评定工作小组根据奖学金评定细则,审核申报材料,计算各申请人综合测评成绩,核算分数,确定排名,得到奖学金初评结果。

3.初评结果在学院网和班级QQ 群邮箱公示两天,有任何意见或疑问,署实名发邮件到班级奖学金评定工作小组主要负责人邮箱。

班级奖学金评定工作小组主要负责人收到邮件后,要立即对异议结果进行复查并尽快将复查结果反馈给相关同学。

如果确实在奖学金评定过程中出现了纰漏,要立即对评优结果进行更正并重新进行公示。

4. 公示期满后,将评定结果上报学院奖学金评定工作领导小组批准,并在学院网公示三天。

5.学院奖学金评定工作小组将有领导小组组长签名的纸版学院初评结果送达各班班主任处。

6.报研究生院批准,并公示。

7.研究生院根据公示名单、等级下发文件及发放奖学金。

注:1)各班根据实际情况决定评优工作是否按专业分开进行。

五、特别规定:1. 弄虚作假、伪造评选材料者,一经查实,取消该年度评选资格;对于通过弄虚作假而获取的奖学金,一经查实,将如数追回并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2.有如下情况之一者,可直接向学院奖学金评定工作小组提出书面申请,经学院奖学金评定工作领导小组认定,获得一等奖学金:(1)有特别突出道德表现的;(2)有特别突出社会活动表现的;3.直接获得一等奖学金申请程序如下:(1)必须提交书面申请,并由导师签字同意并证明材料真实。

(2)所有申请材料应在学院发出奖学金评定通知后7 个工作日内准备完毕,过期不再受理。

(3)学院奖学金评定领导小组对所有申请材料进行审核。

如果学院奖学金评定领导小组认为需要,可提议召开学院学术分委员会议、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导师代表会议、学生代表会议、申请者答辩会等。

(4)学院奖学金评定工作领导小组以书面形式通知直接获得一等奖学金者所在的班级,书面通知上应有奖学金评定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的签名。

(5)学院奖学金评定工作小组做出的决定为最终决定。

4.社会活动加分不能影响两个及以上奖学金等级。

即课业成绩与论文成绩之和的排名,在加上社会活动分之后只能升高(降低)一个奖学金等级。

六、综合成绩的计算准则:综合成绩由四部分组成,包括思想品德、课业成绩、学术表现、社会集体活动参与情况,所占比重分别为:10%、70%、10%、10%。

1.思想品德,占10%a)基本分数为8 分;b)有特殊优秀品德表现证明,加0.1-2 分;c)有特别恶劣品德表现,扣除1-8 分;d)该项满分为10 分注:1) (b)(c)项加分及减分,须经学院党委确认;2) 出现如下情况者,在此项里面扣分:(1)受学校级通报批评 3 分;(2)受学院级通报批评 2 分;(3)未参加班级组织规定必须参加的集体活动,如班会、组织生活等扣0.1 分/次,最多扣0.5 分。

3) 此项加分值为原始分值,超过10 分的按10 分计。

2.课业成绩的计算,占70%课业成绩分值为标准分。

所有课程成绩(学位课:成绩*学分*1,非学位课:成绩*学分*0.5),加权平均得出每个学生平均分数,该生该项得分=(该生加权平均分/专业最高加权平均分)×70。

例如,学位课A,85 分/3 学分;学位课B;90 分/2 学分,非学位A,95 分/2 学分,则加权平均分(85×3+90×2+95×2×0.5)/(3+2+2×0.5)=88.333,假设该生所在专业最高加权平均分为90.336,则该生该项的得分=(88.333/90.336)×70=68.448。

注:1)学位课即为必修课,非学位课即为选修课2)免修英语的学生,英语成绩85 分记。

3)如在该年度内同一参评组内各同学之间选修课程不同,则按以下方式计算:(1)以最少选修课程数目为基准,多选的同学可以选择其选修科目中学分成绩较高作为参评的科目;(2)如无法选择学分相同,则可以以较高学分的科目替换较低学分的科目;3. 学术表现评定,占10%加分项目的有效时段为这一评奖学年,评奖学年统一为**年9 月1 日至**年8 月31 日(如2012 年9 月1 日至2013 年8 月31 日)。

学术表现最高分为10 分。

采用直接累加积分,总分超过10 分按10 分计。

(一)学术论文(1)论文分级标准以学院给出的统一参考网址或目录为准,如北大图书馆《** 年核心期刊目录》,EI 中国给出的**年目录, 《**年版统计源期刊目录》。

SCI 分区以科睿唯安为准,若科睿唯安中存在同一杂志对应不同领域有不同分区的情况,以申请人所修专业所属领域为准。

若根据专业所在领域无法确定分区,则由导师签名确认所属领域及分区。

(2)参评的论文录用(发表)的有效时段为评奖学年度,例如2012 年9 月1 日至2013 年8 月31 日;研究生所提供的论文在研究生阶段只能参加一次奖学金评定。

(3)期刊论文按照录用与见刊(包括网络见刊)两个时间段来加分。

若录用与见刊均在评奖学年内,则按照附表中的相应见刊分值加分;若录用与见刊不全在评奖学年内,则只加见刊分值的一半分。

【例如,若论文已经正式见刊,且录用和见刊均在这一评奖学年内,则按照附表对应项进行加分;若论文在这一评奖学年内录用(提供录用通知)但并未见刊,加分值为正式见刊的一半;若论文上一评奖学年录用(研究生期间),这一评奖学年见刊,也只能加正式见刊的一半分;同理,若论文这一评奖学年录用,下一评奖学年见刊,则今明两学年评奖时分别只加正式见刊的一半分】。

此外,如能提供当年度的检索证明(EI),可另加对应的检索分。

注:所有的证明材料都需要导师签名确认作者排名顺序、刊物卷号等信息。

(4)录用论文见刊时却不是发出录用通知的刊物,一经确认,以作弊伪造材料论。

(5)论文被不同刊物录用或同时进入几个索引的论文,只计算最高分刊物或索引。

(6)正式见刊的论文只能参与当年的奖学金评定,否则以作弊伪造材料论。

(7)参与奖学金评定的论文,必须在学院(研究生院)发出奖学金评定通知后7 个工作日内提供录用通知,见刊的需提供刊物封面、目录、论文首页复印件。

所有材料必须有导师签名。

否则,班级奖学金评定小组可判定该材料无效。

(8)增刊不予加分(被EI 等收录加1 分)。

(9)国际会议、国内会议(含其他高校研究生学术研讨会)、统计源期刊分别只能有一篇论文参与奖学金评定;我院电力年会的加分按照研分会公布的加分细则相应等级加分(加活动分)。

(10)会议论文的加分规则:若论文在这一评奖学年内录用并召开,则加满分;若论文在这一评奖学年内录用但并未召开,该论文只能加一半分;若论文上一评奖学年录用,这一评奖学年召开会议,该论文只能加一半分;如能提供当年度的检索证明,可加检索分。

注:参加会议不加分。

(11)统计源级别以下期刊不予加分。

(12)鼓励交叉学科研究,但与学科相差太远的论文,如文科类论文不予加分。

(13)论文第一作者(含导师)单位必须是电力学院。

(14)论文成果不限于在读时间阶段,只依据参评时间段进行差额计算。

例如:对于硕士研究生,若所发二级期刊论文录用时间在本科阶段,见刊与检索时间在硕士参评时间段,依据成果加分附表,差额扣取2 分录用分,最终成果为6 分,其它情况同理可得。

(15)论文署名顺序,导师是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的除去导师计算署名顺序,否则不能除去导师;不能除去除导师之外的其他老师署名。

论文署名总人数的计算同样参考此标准。

(16)论文各作者加分分配如表二。

表二:论文各作者加分分配方案(17)各专业论文分级及加分值(详见附件一)(二)专利(1)受理申请:不加分。

(2)公开公示:发明专利加2 分。

(3)已授权:发明专利10 分,数量不限,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加2 分(以专利证书为准)。

(4)软件著作权:已获登记证书加2 分。

(5)专利与软件著作权第一作者(含导师)单位必须是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

(6)专利成果不限于在读时间阶段,只依据参评时间段进行差额计算。

例如:对于硕士(博士)研究生,若发明专利公开公示时间在本科(硕士)阶段,授权时间在硕士(博士)参评时间段,依据专利加分条例,差额扣取2 分公开公示分,最终成果为8 分,其它情况同理可得。

(7)同一项目(产品、技术或方案等)同时申请不同专利的,只加最高分,不累加。

(8)发明专利公开公示、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和软件著作权加分总和不超过20 分。

(9)国际发明专利公开公示加4分,授权加15分,根据参评时间段的差额计算同第(6)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