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禁烧秸秆保护环境

禁烧秸秆保护环境

禁烧秸秆保护环境
关于禁烧秸轩、保护环境校本课程教学设计(试用)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焚烧秸秆对环境的严重污染,对公众健康的危害以及对交通、航空的影响等。

2、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思辩能力。

3、激发学生爱护环境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

养成初步的服务社会意识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配合政府部门,义务做好宣传"小手拉大手",为秸秆禁烧献一份力。

二、教学重点:
认识秸秆焚烧的危害。

三、教学难点:
让学生明道理,会宣传。

四、教学方法:
1、直观法。

通过观察图片或多媒体课件,直观感受秸秆焚烧的危害,受到震撼。

2、合作交流法。

汇报交流搜集到的相关信息,丰富知识,加深认识。

3、情境法。

组织分角色进行正反双方辩论,提高宣传水平。

五、教学准备:
l、课前布置学生调查农民焚烧秸秆的原因,搜集有关秸秆禁烧危害的资料。

2、多媒体课件(图片)。

六、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多媒体出示一组画面:
碧水青山,蓝天白云,绿树红花,莺歌燕舞。

鸟儿在碧蓝的天空中翱翔。

小鱼在清澈的小河里嬉戏。

深蓝的夜空,金黄的圆月,青蛙在热闹地歌唱。

人们在清新的环境中生活... ...
让学生充分感受美好的自然环境给人们带来的舒适与惬意,指名说说感受。

2、多媒体出示另一组画面:
麦秆正在燃烧,火光冲天,烟尘弥漫,天昏地暗,不见星月。

行人戴着口罩... ...
请学生谈谈感受。

3、出示近几年由焚烧秸秆造成重大事故的新闻报道,让学生说说听了这些骇人听闻的事例有何感想。

(二)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身边现象
1、小组交流,说说身边焚烧秸秆的现象,叙述看到的场景,再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谈谈焚烧秸秆的危害。

2、班内交流,谈经历,说危害。

3、教师归纳,多媒体出示阅读资料:
露天焚烧秸杆的严重危害:
( 1 )污染空气环境,危害人体健康。

有数据表明,焚烧秸秆时,大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三项污染指数达到高峰值,其中二氧化硫的浓度比平时高出1倍,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比平时高出3倍。

当可吸收颗粒物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对人的眼睛、鼻子和咽喉含有黏膜的部分剌激较大,轻则造成咳嗽、胸闷、流泪,严重可能导致支气管炎。

( 2 )引发火灾,威胁群众生命安全。

秸秆焚烧,极易引燃周围的易燃物,尤其是在村庄附近,一旦引发火灾,后果不堪设想。

( 3 )引发交通事故,影响道路交通和航空安全。

焚烧秸秆形成的烟雾,造成空气能见度下降,可见范围降低,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 4 )破坏土壤结构,造成耕地质量下降。

焚烧秸秆使地面温度急剧升高,能直接烧死、烫死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影响作物对土壤养分的吸收,直接影响农田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影响
农业收益。

(三)交流课前调查成果,谈谈麦秆焚烧原因
1、请学生个别谈谈。

2、教师归纳:
( 1 )小麦收割机械操作,留茬过高,麦秆未粉碎直接留田,严重妨碍夏种作业。

( 2 )秸秆回收企业少,甚至有价无市,短时间内无法出售。

( 3 )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不用柴草烧火做饭,秸秆无利用价值,且无处堆放。

(4 )回收秸秆既累又脏,农民没有积极性。

( 5 )广大农民的环保意识、法律意识、道理责任感淡薄。

(四)学习《通告》,了解法规
1、出示《萧县人民政府关于秸秆禁烧的通告»。

2、学生默读,了解内容。

重点明确:
(1)、凡收割过程中麦茬高于12厘米,农户有权拒绝支付收割作业费用。

(2)、凡违反规定焚烧秸秆的,将依法对土地经营权使用人罚款200元,造成重大污染事故,导致重大财产损失或人身伤亡的,依法拘留,追究刑事责任。

(3)、举报电话: 5020053
(五)情境表演,学会宣传
1、将学生分成正、反两组,一方是农民,主张焚烧秸秆,一方是“小小禁烧宣传员”,劝说农民不要焚烧秸秆。

2、组内练习,教师引导,不仅要说清楚、讲明白,还要说话得体,懂礼貌,以理服人。

3、双方各推5名辩手,进行辩论。

教师相机指导。

(六)布置作业:
1、回家做好对父母的宣传工作,监督家长自觉抵制焚烧行为。

2、走进田间地头,向农民朋友宣传焚烧秸秆的危害。

3、将《萧县教育局关于秸杆禁烧致广大农村学生家长的一封信》读给家长听,并让家长承诺签字后带回交给老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