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感生神话思维特征探析[摘要] 感生神话作为一种特殊的生殖神话,是远古初民基于原始思维方式对人类来源的解说,那些看似荒诞幼稚的描述,却体现了原始人类特有的思维特征,原始思维的“泛灵观”和“生命一体化”是其创造的基础。
感生神话以具象性的方式表达对生育奥秘的认识,但想象中已经出现初步的理性思维的特点,具有类比推理的内在逻辑。
[关键词] 感生神话;原始思维;泛灵观;具象性;类比推理诞生于人类童年时代的远古神话,是原始思维的产物,它们成为众多学者探寻原始思维奥秘的首选之地。
其中大量存在的人类起源神话,是初民对自身生命来源最早的追问和解答,在那些现代人看来荒诞幼稚的描述中,可以寻觅到远古人类的思维痕迹。
感生神话是一种特殊的人类生殖神话,所谓感生,是指女性并未与男性交合,而是受感于某物而怀孕,表现为女子或感应、或目睹、或接触、或吞食某种动物、植物、无生命物等,竟神秘地怀孕生子。
在中国古代典籍和各民族神话传说中都有很多感生神话:《史记·周本纪》记载周始祖后稷就是其母姜嫄因履“巨人迹”而有感致孕的;《帝王世纪》等载黄帝是他的母亲附宝感于“大电光绕北斗枢星照野”而生;《竹书纪年》中尧是因其母庆都为“赤龙感之”而孕生;《竹书纪年》还记载握登“见大虹意感”生下帝舜;四川凉山彝族地区广泛流传的《勒俄特依》记载,有个名叫浦莫尼衣的姑娘,因神鹰滴下三滴血而感孕,生了民族英雄支呷洛(支格阿龙)[1];白族神话讲大理龙母,吃下一颗绿桃,怀孕生下一个男孩[2];藏族神话《纳木错》讲一位牧民姑娘,在放牧牛羊时梦见一个穿白衣、戴白帽、骑白马的男子而怀孕生子。
[3]这些感生神话体现了原始初民对于生命孕育原因的无知和神秘感,生儿育女的原理为今人悉知,但认知能力低下的原始人难以懂得这个道理,只能借虚幻的神话予以解答,我们从其中可以捕捉到他们具有的原始思维特征。
一、“泛灵观”与“生命一体化”的基本观念感生神话中人的诞生是母亲为日光、大虹、神龙、果实、水等自然物所感而致孕,这些自然物似乎具有灵性的生命魔力,它们是人类生命诞生的神秘原因,也可以说人就是由它们转化的,这些神话创造的一个基础前提就是“万物有灵”和“生命一体化”的观念。
英国文化人类学家泰勒认为原始民族思维形式的特点是万物有灵,由于认知水平的低下,原始人对于各种自然现象和自身现象不能理解,对自然力量产生了神秘感和敬畏感,认为这些都由一些神秘力量在支配着,于是就产生了万物有灵的观念。
泛灵观是通过想象的方式,用“以己度物”的认知心理把自然物、自然力量加以拟人化、人格化,把它们看成是同人一样具有相同生命情感的对象。
在世界各民族的原始神话中,天、地、雷、电、雨、河流、山川等自然物和自然现象都被神化为超自然的神灵,草木鸟兽等各种自然物也被赋予人的灵魂、生命和意志。
而恩斯特·卡西尔在论述古代神话和宗教问题时,进一步提出了原始人类的“生命一体化”观念,他指出,原始人“深深地相信,有一种基本的、不可磨灭的生命一体化沟通了多种多样的个别生命形式。
原始人并不认为自己处在自然等级中一个独一无二的特权地位上。
所有生命形式都有亲族关系似乎是神话思维的一个普遍预设”。
[4] “万物有灵”和”生命一体化”的观念消解了人和动物、植物、无生命生物之间的距离,拉近了人和它们的联系,从而使人因物感孕生子成为可能。
特别是朝鲜族朱明的诞生神话,河伯女“为日所照,引身避之,日影又逐。
既而有孕……”,[5]这里,让朱明母受孕的太阳仿佛是个有生命的精灵,正是它的有意追逐使朱明母亲怀了孕。
基于万物有灵和“生命一体化”观念,在原始先民的心目中,两种事物不存在绝对的矛盾和区别,人与自然事物间也并没有泾渭分明的界限,在他们的想象世界中,彼此可以相互转化,人可以因物感生,而自然之物同样可以为人所生所化,如《山海经》中写到太阳、月亮都为人类女神所生:“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
人与其他动物甚至也可以感于同一物,源出同一母亲:水族神话:仙婆牙线在月亮山下淋雨怀孕,生12仙蛋,12仙蛋变成人、雷、龙、虎、蛇、熊、猴、牛、马、猪、狗、凤凰12种动物。
[6]哈尼族神话:妇人它朋然夏阿玛,在树阴下休息,风使妇人从肚子、脚、大腿、手、膀子、脚趾头、手指头,统统怀了孕,生下了77种飞禽走兽和人。
[7]神话中展现的原始人眼中的世界,与现代人有很大的区别,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人类童年阶段对世界的难以认识、不能掌握,另一方面则在于原始人和现代人采用的思维方式的不同。
智力发达的现代人,凡事总以理性的科学态度,去探究、思考现象背后的根本原因,而认识能力低下的原始人则用体验去感知未知,把虚幻世界当成真实,他们虔诚地崇拜自己臆想出来的神秘力量,并把自己当成是大自然中的一员,对大自然持着由衷的敬畏。
但当现代人凭借智慧才能,将众多自然之谜一一破解,感到万物可以为我所驭,世界可以由我主宰的时候,自然与人不再平等,敬畏之心就消失了,这样必然带来人与自然的对立,这也许是一个悖论,但这也值得我们思索。
二、以具象性的想象认识世界从心理学看,想象是人一种基本的思维能力,尤其在人的童年阶段和人类社会的早期阶段,当人还不会用抽象的概念反映和认识事物的时候,以具象为表征的形象思维便是他们主要的思维形式,这个特点突出地反映在神话中。
泰勒认为神话是人类求知欲的表现,人们开始探索自然界,并企图对它们进行解释,看似荒诞无稽的神话其实体现了原始初民努力认识和解说身边世界的意图,只不过他们不是用逻辑思维的方式去分析思考现象背后的原因,而是用虚幻的臆想表达自己对现象的感受和推测。
他们将天气变化的电闪雷鸣,臆想成雷公电母在操纵;刮风是因为有风神;下雨有雨神;太阳东升西落,是因为太阳神在天空驾着马车巡游;昼夜交替,在于某种神灵眼睛的开合……对原始人来说,他们不能认识到性交、怀孕、生育三个环节在繁衍后代中因果相连的关系,女人的怀孕生产就是一件非常神奇的事,因为性生活与怀孕之间并无显而易见的直接联系,往往是妇女的肚子明显隆起才有所察觉,甚至要到感觉腹中有了胎动时他们才知道身体内产生了变化,而这时距性生活已经比较长了,更何况还有些妇女终身不孕。
不少感生神话中记录的怀孕时间都不是科学规律的十月怀胎,如华胥孕12年才生出伏羲,而黄帝则在母腹24个月才出生,禹是母亲怀娠3年才生,契母也是妊娠3年生产,土家族神话中的女始祖卵玉娘娘怀孕也有3年零6个月,[8]土家族另一则感生神话中,那个踩着路上白虎的脚印而怀孕的姑娘,竟然是“浑身惊动了几下”,“没走几步路”就生下了孩子[8]……这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原始人对生育的不可知。
原始人直觉认为怀孕生子这种奇异的现象是某种神秘的因素导致的,他们凭借丰富的想象力表达自己的感性认识,于是,原本抽象复杂的人类生殖奥秘,在神话世界中,就以奇异的故事形象具体地呈现出来:壮族神话《布洛陀与姆六甲》里的创世女神姆六甲被奉为生育大神:“她没有丈夫,只要赤身露体地爬到高山上,让风一吹,就可以怀孕,但孩子从腋下生下来。
”[3]湘西土家族《鹰氏公公的传说》讲一个叫佘香香的姑娘,梦见两只小鹰闯入怀中而怀孕,生下一男一女,被后代尊为“佘氏婆婆”。
[9] 珞巴族的神话《麦冬海依》说,天的女孩麦冬海依成天在河里洗澡游玩。
一天,她口干舌燥,捧起天河里的水喝了几口。
自那以后,麦冬海依的肚子渐渐大了起来。
又过了些日子,麦冬海依生下了一个男孩。
[10]相比那些想象力肆意发挥的树生人、石头生人、动物生人的神话,感生神话中母亲因受外界某物所感而受孕的想象,正视了人由母体生出的客观存在,更体现了原始人对“我从何处来”的求真态度。
从生育体验上来说,他们能够认识到母体的生育作用,因为那是比较直观的,是可见可感的,所以感生主体几乎都是女性。
但男子在生育中的作用就不是那么明显了,人类学家们的调查表明,直到20世纪,不少原始部落的人还不知道男性在繁衍下一代的工作中扮演什么角色,他们相信受胎的真正原因本质上是神秘的,是与生理条件无关的。
马克思曾经明确指出:“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
”[11]这既是对神话本质的揭示,也是对神话运用的思维方式的高度概括。
当原始人在神话中,用想象来描述神秘的未知世界,用幻想来解释种种难以理解的变化无穷的自然现象时,就在我们眼前呈现出了一个奇幻生动的形象世界,这就是原始思维的具象性特征。
但原始人的想象并不是完全随心所欲的,他们的想象建立在对自然现象和人类自身的观察和体验上,仔细分析起来,感生神话中已经有了初步的理性思维特征,学者叶舒宪说:“神话思维作为思维发展的早期形式之一,毕竟不是漫无边际的幻想和狂想,它也有自身的形式规律,也就是说,神话思维也遵循着它特有的逻辑。
”[12]卡西尔也认为,神话思维虽不是纯概念性的抽象思维,但也有其自身的逻辑,虽然这种逻辑不同于文明时代的抽象的逻辑思维。
叶舒宪将神话思维遵循的基本逻辑概括为“类比”,这一观点已被很多学者认同。
三、类比推理的内在逻辑所谓类比,就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或相同,推出它们的其他方面的相似或相同”的一种思维方法。
[13] 李子贤在谈到神话思维的特点时说:“通过各种事物共有的某种表象的特征进行类比,并由已知事物去解释未知事物;或将一些在本质上并没有内在联系,却具有某些非本质的外部联系的事物,按其原始思想形式组织起来,认为它们都具有因果联系,从而使各种矛盾的事物在幻想中获得了同一性”,[14]学者陶阳同样也把类比视为原始思维的基本特征。
叶舒宪认为,原始人正是通过类比建立起了本体(被解释的现象)与征体(用作解释的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在《中国神话哲学》一书中,他列举分析了一些民族的“鸡人”神话传说,这些神话都将每天早上太阳的升起和公鸡的鸣叫相联系,把太阳升起的原因解释为是鸡叫所致,如苗族神话《公鸡叫太阳》,原本两种并无必然联系的自然现象,却因出现的时间相近而被神话思维的逻辑建立起了因果关系。
似乎,原始人总是在先后出现的两个不同事物和两种不同现象之间,寻找必然的联系。
按照鸡叫太阳出的逻辑推演,感生神话中那些神秘的感孕就不难理解了。
对生殖奥秘尚不能了解的原始女人,当体内莫名而动、腹部渐渐隆起,“无缘由”生下孩子时,必然会去探究这一“奇怪”现象的原因,回忆追想之间,自然会将其与自己之前经历的某些特别的事联想起来,比如那让自己有“所感”的看到过、摸到过、梦到过的某种东西,认为它们就是导致怀孕的诱因。
关于“类比”的一般模式,叶舒宪指出,是以已知事物或现象的特征来说明未知事物或现象的特征,从小的、近的、日常的经验事实出发解释大的、远的、神秘的非经验事实。
[12]感生神话中最为多见的一种类型是因吞物而感孕,如简狄吞鸟卵生下殷始祖殷契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