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说明:1、本方案依据江西省电力设计院图纸、杭锅工程有限公司图纸和部分随机资料以及电气施工及验收规范编制而成的。
2、本施工组织设计内容包括整个电厂电气工程的安装、电气设备的静态调试和系统回路调试。
3、本施工组织设计未包括发电机系统及其附属设备的联合启动运行调试的项目和调试方法。
4、本工程由江西省电力设计院及杭锅工程有限公司设计;监理公司为杭州诚信管理公司;由中冶集团华冶资源机装分公司邯钢新区烧结项目部承建。
由于部分图纸及设备资料不全,方案中部分施工方法及要求将在技术交底中具体编制。
目录1工程概况2专业施工特点3施工准备4施工顺序5主要分项工程安装方法及要求6电气设备调试7辅机分部试运8•质量保证措施9•安全技术要求10.施工人员安排11•主要施工机具12电气调试设备1•工程概况邯钢余热发电工程利用2套360m i烧结环冷机所产生的较高温度废气的余热,在环冷机附近设置两台68t/h自除氧双压余热锅炉,配一台25MW的双压补汽凝汽式汽轮机发电机组。
2•主要工作量如下:(只限到场图纸)1、电缆共计48500米。
2、盘柜共53面。
3、变压器2台。
4、接地扁钢共计3000 米。
5、照明灯具167套。
3. 施工准备3.1技术准备3.1.1认真了解并掌握承发包合同的内容,要求。
3.1.2组织所有参加本工程的施工人员,认真学习《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了解工程概况、特点及施工注意事项、安全要求、质量标准等。
3.1.3参加施工的工程技术人员及班长,要进行施工图自审并参加内部会审。
3.1.4实行逐级技术交底制度。
3.2施工机具及材料准备工程所需的施工机具及材料必须提前做好准备,施工机具要保证安全运转,一切准备工作在开工前半个月就序并按要求组织进场。
4. 施工顺序该工程工期短,电气工程量大,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期,电气施工应统筹考虑,合理安排,根据现场具体情况,与土建专业搞好配合,穿插。
要严格按施工顺序进行施工,保证施工进展顺利。
电气安装施工顺序如下:(1)电缆保护管以及各种预埋件的埋设;(2)照明系统安装;(3)各种金属支架、盘柜基础制安;(4)接地系统安装;(5)变压器、低压开关柜等电气设备安装;(6)母线制安,电气设备试验;(7)桥架安装、电缆管敷设;(8)电缆敷设、接线、校线;(9)电气调试;(10)单机试车;(11)配合工艺试车。
5•主要分项工程安装方法及要求5.1变压器安装5.1.1施工前准备a. 由技术人员编制施工作业指导书,经监理审批后方能施工。
b. 施工前对所有参加卸车、运输、安装的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并签字。
c. 清除施工用场地与安装无关的堆积杂物,合理规划好工作场地。
d. 劳动力组织:班长1名,电气工程师1名,电焊工2名,起重工1名, 电工3名。
e. 施工机具配备:25t汽车吊1台,滤油机1台,5 t倒链3个,电动扳手1台,电焊机1台,枕木10根及所需用的吊具及消耗材料等。
5.1.2变压器运输a. 变压器在运输过程中不应有严重冲击和振动,卸车地点必须坚实。
b. 利用机械牵引变压器时着力点应在重心以下,运输倾角不得超过15度。
c. 变压器整体起吊时应将钢丝绳系在整体吊耳上。
5.1.3变压器安装前检查与保管5.131安装前检查所有附件齐全,无锈蚀,无机械损伤,密封良好。
5.1.3.2安装前保管a. 散热器、连通管、安全气道等应密封。
b. 表计、风扇、气体继电器、测温元件、绝缘材料等应放置在干燥的屋内。
c. 本体、冷却装置等,其底部应垫高、垫平,不得水淹。
5.1.4本体安装5.1.4.1变压器基础轨道应水平,轨道与轨距应配合。
变压器基础及室内地面完好后,方可将变压器运输到位。
在变压器安装位置到变压器室门外临时安装槽钢滑轨,变压器到货后将变压器运输到变压器安装位置附近,用吊车将变压器吊起,放至提前安装号的槽钢滑轨上,用导链将变压器慢慢移动到安装位置,然后调整规定。
装有滚轮的变压器,其滚轮应能灵活转动,在设备就位后应将滚轮用能拆卸的制动装置加以固定。
5.1.4.2. 变压器安装后应可靠接地。
采用镀锌扁钢一40X 45.2发电机电气安装5.2.1安装前准备5.2.2发电机定子的检查5.2.2.1定子铁芯硅钢片无锈蚀、松动、损伤或金属性短接定子铁芯通风孔和风道清洁,无杂物阻塞。
5.222定子铁芯表面绝缘漆膜无脱落。
5.223定子绕组的绝缘表面完整,无伤痕和起泡现象。
端部绕组与绑环紧靠垫实,坚固件和绑扎件完整、无松动,螺母锁紧。
5.224定子槽楔无裂纹,凸出及松动现象,用小木锤轻敲各块槽楔,其空响长度不能超过其1/3,端部槽楔牢固。
522.5检查发电机引出线的绝缘距离符合要求。
5.2.3发电机转子检查:发电机转子在穿入以前,对其进行检查。
5.2.4发电机引出线安装5.2.4.1套管安装a. 套管外观检查:表面要清洁,瓷件、法兰完好无裂纹、损伤。
出线箱法兰与套管法兰结合面平整无损伤。
橡皮密封垫平整、无变形。
b. 引线及出线的接触面良好,清洁,无油垢。
镀银层不应锂磨。
c. 引线及出线的连接应牢固,绝缘包扎内部要密实,无空隙。
5.2.4.2集电环和电刷的安装a. 电刷在安装前,按照设计图纸认真核对其型号、规格,并清点数量。
b. 电刷架及其横杆的安装要固定牢靠,绝缘衬管和绝缘垫无损伤,无污垢,测量其对地绝缘电阻,应符合规范要求。
c. 刷握与集电环表面间隙符合产品技术要求,电刷在刷握内能自由移动。
d. 电刷接触面与集电环的弧度相吻合,接触面积不小于单个电刷截面的80%。
研磨后,将碳粉清扫干净。
5.2.5接地装置安装按设计图纸要求,在明显位置将发电机外壳与全厂接地网连通。
接地阻值应符合规范要求。
526发电机电气安装质量控制点a. 用力矩扳手检查发电机引线与出线的每个连接螺栓的力矩值应符合规范要求。
b. 发电机引线的绝缘包扎内部要密实,无空隙。
保证耐压试验一次合格。
c. 发电机转子通风孔通风检查时,每一个孔都仔细检查。
d. 发电机定子、转子的检查项目内容按规范的要求逐一进行。
5.3电缆(线)管加工及敷设:5.3.1积极配合土建施工,搞好预埋。
预埋前应确认坐标及管口位置正确。
埋入混凝土内的管子外壁不刷漆,管内壁应刷防腐漆。
5.3.2电缆管的切断用砂轮切割机,切断后用圆锂或半圆锂去除管口的毛刺、棱角,清除管内铁屑。
5.3.3电缆管煨弯用弯管机冷弯。
弯制后弯扁程度不得大于管外经的10%弯制后弯扁程度不得大于管外经的10%,且不应小于所穿入电缆的最小允许弯曲半径。
5.3.4每根电缆管的弯头不能超过3个,直角弯不能超过2个。
电缆管的固定用角钢加U型卡子固定,必要处使用胀栓。
5.3.5金属电缆管的连接用短套管或带螺纹的管接头,其长度不应小于电缆管外径的2.2倍。
5.3.6明敷电缆(线)管应安装牢固,电缆管的支持点间距离不宜超过3米,并且支持点与终端,弯头中点,电气器具或盒边箱的距离宜为150 500mm5.3.7水平或垂直敷设的明配管,其水平或垂直安装的允许偏差为1.5 %o;全长偏差不应大于管内径的1/2 ;并列敷设的电缆管管口应排列整齐,高度一致。
5.3.8引至设备的电缆管管口位置,应便于与设备连接并不妨碍设备拆装和进出。
539敷设完的电缆管管口用木塞等临时封堵防止进入的异物防碍电缆穿入。
5.3.10利用电缆保护钢管作接地线时,应先焊好接地线;有螺纹的管接头处,用足够截面的圆钢跨接,再敷设电缆,焊接处作防腐处理。
5.4电缆桥架安装5.4.1按桥架布置图,将立柱牢固焊接在预埋件或钢结构上,焊接处进行防腐处理。
542按设计的型号、规格将托臂就位连接,托架用螺栓连接时螺母在外侧。
调整桥架的高度和各层的水平度,符合要求后将其固定。
543在有坡度的地方安装电缆桥架,应有与其他管道或建筑物相同的坡度。
544当直线段钢制电缆桥架超过30米时应有伸缩缝,其连接宜采用伸缩连接板;电缆桥架跨越建筑物伸缩缝处应设置伸缩节。
5.4.5电缆桥架转弯处的转弯半径,须满足该桥架上的电缆最小弯曲半径的最大者。
5.4.6电缆桥架的接地:沿电缆桥架全长敷设一根与全厂接地网相连的镀锌扁钢,约30米与桥架连接一次,桥架连接处、断开点用导线跨接,保证电缆桥架全长有良好的接地。
5.5电缆敷设5.5.1电缆敷设前应进行下列检查:5.5.1.1. 电缆桥架、电缆管已敷设完毕,接地已贯通,电缆通道畅通。
5.5.1.2. 按设计和实际路径计算电缆长度,合理安排每盘电缆,尽量减少中间接头5.5.13.检查电缆外观无损伤,绝缘良好,无受潮现象。
5.5.14电缆在盘上应试验合格。
5.5.1.5. 电缆的型号、电压、规格符合设计。
5.5.1.6. 电缆放线架的强度、宽度满足电缆盘重量、宽度的要求。
5.5.2电缆敷设要求:5.5.2.1. 电缆应从盘的上端引出,电缆下部垫上托轮,避免电缆在地面上磨擦拖拉,损伤电缆外皮,破坏绝缘。
5.522. 敷设电缆的速度控制在15米/秒。
5.523. 电缆应排列整齐,不交叉,并及时装设标志牌;标志牌统一规格为30*50mm。
内容注明电缆线路号、电缆型号、规格及起止点,并联使用的电缆注明顺序号。
5.5.3电缆固定应符合下列要求5.5.3.1. 电缆使用尼龙扎带绑扎固定。
5.5.3.2. 垂直敷设或超过45度倾斜敷设的电缆在每个桥架上每隔2米处固定一次。
5.5.3.3. 水平敷设的电缆,在首末两端和转弯处固定。
5.5.3.4. 交流单芯电缆的固定夹具不能构成闭合磁路。
5.5.4电缆的排列应符合下列要求:5.5.4.1. 电缆排列时,动力电缆和控制电缆不能配置在同一层支架上,高、低压电力电缆。
5.5.4.2. 控制电缆在桥架上不宜超过三层。
5.5.4.3. 交流电力电缆在桥架不宜超过二层5.544•排列整齐,不能有交叉。
5.6电缆终端头制作电缆终端头统一采用热缩式。
5.6.1根据连接所需长度,剥除外护套,切去芯间填充物,分开线芯,焊上铜屏蔽及钢铠接地线。
5.6.2绕包填充胶:在三叉根部绕包填充胶,其最大直径比电缆的外径大15mm。
5.6.3固定三叉口手套,将三芯手指套套入三叉根部往下压紧,由中间向两端加热固定。
5.6.4清除铜屏蔽层和半导体层,铜屏蔽层和半导体层的保留部分根据产品说明书的要求进行。
5.6.5清理绝缘层表面,用密封胶将导体和绝缘层交接处的斜坡并各搭接5-10mm固定应力管:在绝缘层表面涂硅脂膏,将应力管套入绝缘芯线,搭接20mm左右的铜屏蔽层,然后加热固定。
注意应力管绝不允许切割。
5.6.6压接线端子:按端子孔的深度再加5mm的长度,将芯线末端的绝缘层清除,并在绝缘切断口处剥20mm铅笔状锥形反力锥。
压接后,反力锥与端子的连接处,缠绕一层半导体带并填平。
5.6.7固定绝缘管:将绝缘管套入三叉根部,由下往上加热固定,并固定相色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