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破设计基本知识(计划参加初级考试人员应掌握)第一篇岩土爆破设计第一章露天爆破设计(深孔和浅孔爆破)一方案选择根据爆破体的爆破高度、爆破规模、工期、爆区周围环境及自身设备情况,选择深孔或浅孔爆破。
一般开挖高度大于5m,环境允许,选择深孔爆破,若环境复杂,只能选择浅孔爆破。
二爆破参数设计1孔径D根据爆破规模和周围环境考虑选择D=90、115、140mm 等。
一般工程爆破多选用D=90、115mm两种。
2 台阶高度H一般取H=6~15m,个别情况可H=20m;3 超深h;取h=(0.10~0.15)H;m。
4 孔深L=H+h(垂直孔)5 底盘抵抗线W1;取W1=(25~35)D;m;6 堵塞长度取L d=W1;m;取L1=W1=(25~35)D;7 装药长度L2;L2=L-L1;8 每米装药量P kg/m;P=πR2γ;R=1/2·D;γ—炸药比重,乳化炸药γ=1.1~1.2t/m3;π=3.14。
D=90mm时,P=6kg/m;D=115mm时,P=11.5kg/m;D=110mm时,P=10.5kg/m;D=140mm时,P=17kg/m;9 单耗q,根据岩石性质,取q=0.35~0.4kg/m3;10 单孔装药量Q孔、Q孔=L2×P(以H=15m,L=16.5m,D=90mm为例)Q孔=(L-L1)×P=(16.5-3.0)×6=81.0kg;11 每孔81kg,q=0.4kg/m3,可爆破体积(方量)V;V=Q孔/q=81/0.4=202.5m3;12 孔排距a、bV=abH;ab=V/H=202.5/15=13.5m2;13 取排距b=W=3m,14 孔距a=13.5/3=4.5m。
三炮孔布置(炮孔布置图)按孔距a,排距b布成梅花形,见图1。
a b图1 炮孔布置示意图四 装药结构采用连续装药结见图2 导爆管炮孔堵塞物非电毫秒雷管炸药图2 装药结构示意图五 起爆网路为提高爆破效果和减小爆破振动,采用逐孔斜线起爆网路,见图3图3 逐孔斜线起爆网路浅孔爆破基本相同,只有孔深L<5m、孔径d=38~40mm,装药结构,孔内只装1发雷管等不同。
(以下如果考试没有要求就不要做)六安全校核1 个别飞石距离R f的计算:R f=16D=16×9=144m;(D—炮孔直径)2 爆破振动速度V的计算:爆破点距保护对象R的最近距离,(m)。
根据《爆破安全规程》规定,对于一般民用建筑,深孔爆破可取V=2cm/s,在此取允许振速取V允=2cm/s进行计算,按《规程》推荐的计算公式:V=K(Q1/3孔/R)α;式中:V—爆破振速cm/s;K、α与地形、地质有关的系数与衰减指数,拆除爆破,取K=150、α=1.5;Q孔—单段药量,kg;R—爆破中心到保护对象距离,m;将数值代入公式计算:V=K(Q1/3孔/R)α=150(Q1/3/R)1.5七安全防护采用对爆破体直接覆盖:沙袋、尼龙网等。
八安全警戒按《爆破安全规程》规定,露天深孔爆破,安全警戒半径200m,在各交通路口和人员来往多的地方设备人员警戒。
九安全防护措施1 飞石防护措施1)控制炮孔装药长度与炸药单耗;2)确保堵塞长度和堵塞质量;3)选择最小抵抗线方向朝向安全方向;4)确保起爆网路起爆可靠,按设计顺序起爆;5)对爆破体进行沙袋和车胎帘直接覆盖。
2 爆破振动防护措施1)控制单段最大段药量;2)控制一次爆破总药量;3)选择最小抵抗线方向,使保护对象落在爆破侧向;4)选择合理的孔、排的起爆间隔时间;5)必要时采取挖减振沟或打双排减振孔或采用预裂爆破等;6)选择合理的起爆网路或采用电子雷管实现干扰降振等有利措施。
第二章基坑爆破开挖设计方案设计步骤与上面相同例:某基坑岩石为风化到中风化凝灰岩,其抗压强度为60~100MPa(即硬度系数f=6~10)。
基坑长9m、宽6m、深5m。
周围环境:东侧为一开扩地,西侧120m为农田,南侧100m有一条村道,北侧300m有砖混结构民房,为山体。
要求:爆破方案选择、爆破参数设计、炮孔布置、装药结构、起爆网路及安全警戒方案。
一方案选择根据题目给的条件,开挖深度为5m,长9m、宽6m,开挖断面小,因此选择浅孔爆破方案分2个台阶,从东侧掏槽,开挖一条长6m、宽4m、深2.5m沟槽,然后自上而下爆破开挖深2.5m的第一层,周边采用光面爆破法施工。
第二层开挖方法同上,开到设计深度。
二爆破参数设计(一)掏槽孔布置取孔径d=40mm、孔深L=2.7m(含超深h=0.2m),周边孔距a1=0.5m,中间孔距a2=1.3m、排距b=1.0m,炸药单耗q=0.4kg/m3;中间孔单孔装药量Q孔=qabH=0.4×1.3×1.0×2.5=1.3kg,采用连续装药结构,堵塞长度1.40m。
周边孔装药量Q边=0.6kg,采用间隔装药,底部装0.2kg,中部装药密度为0.3kg/m,上部0.1kg/m,堵塞长度0.4m。
(二)第一层剩余的2.5m,周边孔用光面爆破,其他炮孔参数同上。
(三)第二层爆破开挖同第一层,也是从东侧先掏槽再开挖其他部位,参数相同,根据爆破效果参数作适当调整。
三炮孔布置按上述孔排距布成梅花开炮孔,如图1。
自己画图1 中间掏槽炮孔布置示意图四装药结构采用耦合装药结构,每孔装1发非电毫秒雷管,采用孔底反向起爆,确保堵塞长度L1≥b。
装药结构见图2。
采用连续装药结见图2图2 装药结构示意图五起爆网路采用孔内延期非电毫秒雷管,孔外簇联起爆网路,光爆孔起爆时间落后于主爆孔大于110ms。
起爆网路见图3。
自己画图3 起爆网路示意图六个别飞石距离R f的计算:R f=16D=16×9=144m;2 爆破振动速度计算:爆破点距保护对象最近距离300m有砖混结构民房,根据《爆破安全规程》规定,对于一般民用建筑,深孔爆破取V=2cm/s,在此取允许振速V允≥2cm/s,取V允=2cm/sV=K(Q1/3孔/R)α;式中:V—爆破振速cm/s;L、α与地形、地质有关的系数与衰减指数,拆除爆破,取K=150、α=1.5;Q孔—单段最大药量,kg;Q孔=kg;R—爆破中心到保护对象距离,m;将数值代入公式计算:V=K(Q1/3孔/R)α=150(Q1/3/R)1.5七爆破安全防护为了尽量减少产生过远飞石,采取以下措施,防止飞石对周围农田、村道和民房的影响,采取以下防护措施:1 选择最小抵抗线方向朝向东侧的开扩地;2 控制单孔装药量和装药高度,确保堵塞长度≥排距或最小抵抗线;3 对爆破体采取直接覆盖,如孔口压上2~3袋沙(土)袋或车胎帘等。
八安全警戒和起爆信号按《爆破安全规程》规定,浅孔爆破未形成台阶前爆破,爆破安全警戒半径大于或等于300m。
本工程属露天基坑爆破,取警戒半径R f≥300m。
见图4所示。
起爆信号采用警报器加口哨,起爆信号分预备信号、起爆信号和解除信号三次。
自己画图4 安全警戒示意图露天光面爆破1、参数设计:1)炮孔直径D:与主炮孔直径相同或略小些,深孔爆破,D=76~115mm为合适。
2)孔距a=(8~18)D,或a=0.5~0.7m;3)光面层厚度W光=(10~20)D,或a=0.6~0.8m;4)炮孔密集系数m:m=a/W光,=0.7~1.0;5)不偶合系数K:K=D孔/D药=1.25~2.06)线装药密度q线=0.25~0.6kg/m;7)炸药单单耗q:为松动爆破的0.4~0.6倍,即q=0.15~0.3kg/m3;8)孔装帧量Q孔:Q孔=qaLW光; L=(H+h)/sina, a—倾角。
2、装药结构:底部1~2m为加强装药段,为正常装药的2~3倍;中间段为正常装药段,上部1~1.5m为减弱装药段,为正常装药的1/2倍。
炸药用φ32药卷捆绑有竹片上,与导爆索捆在一起。
3、起爆网路:采用导爆索起爆网路,落后于主炮孔最后一响75~110ms。
画图表示(三)预裂爆破1、爆破参数设计Q线=K[δ压]a[a]β[d/2]γ式中Q线—炮孔的线装药密实度kg/m;δ压——岩石的极限抗压强度140兆帕;a —炮孔间距(取1.0m);d —炮孔直径)取0.076m);k、a、β、γ均为系数,本处取0.127、0.5、0.84、0.24。
经计算Q线=0.31kg/m底部线装药量因孔底爆破夹制作用而须增加药量,根据经验,一般增加值为2-4倍,取Q底线=2.4Q线=1.2kg/m,同样顶部装药量Q顶线须减少药量。
取Q顶线=0.15kg/m⑶不耦合系数、堵塞长度不耦合系数即钻孔直径与药卷的比值,经计算为2.38,堵塞长度根据岩石地质情况及类似工程经验值来确定,这里堵塞长度为1.5米。
⑷预裂孔倾斜角度、缓冲孔与预裂孔间距预裂孔倾斜角,与边坡设计坡度一致,缓冲孔与预裂孔间距为1.8~2.5m。
综合上述分析和计算,预裂孔爆破参数见表2,最终参数根据爆破试验结果进行调整。
1、孔距a=(8~12)D;2、线装药密度q线;q线=k(σ压)αaβdγ;式中:q线—炮孔线装药密度, kg/m;σ压—岩石的极限抗压强度,MPa;a—孔间距,m;d—炮孔直径, m;K、α、β、γ—均为系数;q线=1.286×10-1(σ压)0.53r0.38d0.24;适用于:r=D/2=(0.046/2~0.17/2), m;q线=5.945×10-2(σ压)0.5a;适用于:σ压=(20~150)MPa; a=0.45~1.20m之间;顶部装药量Q上=(0.5~1.0)Q正;底部装药量Q下=2.Q正;(岩石完整)Q下=2.0Q正;(岩石破碎)填塞长度L t; L t=0.6~1.5m;孔小、岩石完整取小值。
第三章隧道爆破设计某引水隧道宽3m,高3.5m,断面为半圆拱。
隧道为东西走向,进口与大坝相连,出口正面300m有砖混结构民房、南侧120lm有10kv高压线,北侧150m有一村道,环境不复杂。
隧道全长300m,出口处10m为V级围岩,再往里进20m为IV级围岩,其余的270m为III级围岩,隧道埋深20~50m,隧道上方和下方均无需要保护对象。
请设计:爆破方案选择、掏槽方法、爆破参数设计、炮孔布置、装药结构、起爆网路及安全警戒方案。
一爆破方案选择按题目提供的条件,从自出口向进口方向(自西向东)掘进,因断不大,采取全断面开挖。
采取直线垂直桶形掏槽,周边采取光面爆破法施工,V级围岩采取短进尺、多打孔、少装的控制爆破法施工。
二掏槽方法掏槽孔布置在隧道中心偏下,采用中心空孔桶形掏槽,周围布置5个装药孔,与中心空孔中心距200mm,孔深2.2m。
三炮孔布置布好掏槽孔后布置周边孔,孔距a=0.5m,孔深L=2.0m。
邦孔与底孔:孔距a=0.7m,孔深L=2.0m;中间辅助孔:孔距a=0.8m,排距b=0.7~0.8m,孔深L=2.0m;炮孔总数N按公式:N=3.3(fS2)1/3进行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