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毛流浪记导读课

三毛流浪记导读课

《三毛流浪记》交流课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交流阅读感受,加深对作品的了解。

2.采用“答题游戏”的形式,促使个性化阅读与合作性阅读的融合。

二、教学重点:
深入了解学生们能对整本书的阅读情况,让学生及时反馈读书的信息,并能让大家都能说来听听。

三、教学难点:
由浅表的画面读到深层的更多的内容,了解丰满的三毛形象,学着自由地谈阅读后的感想。

四、课前准备:
课下认真读《三毛流浪记》。

五、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检查读书情况。

1.最近大家都在看《三毛流浪记》是吧,看得爱不释手了的有么?看了好几遍的是谁?是怎么看的呀?
2.表扬那些认真读书的好孩子们。

(二)阅读分享。

答题游戏,按大组开始。

答出一题加10分,答错不扣分。

1.抢答题:本书的作者是谁?
故事发生在哪里?
当时三毛有多大年纪?三毛一直最想做的是什么?
2.填空题(可以翻看自己的书):三毛都干过什么事?
卖报、擦皮鞋、卖艺、做乞丐、推黄包车、印刷厂当学徒工
3.讨论题:(合作交流,共同寻找)书中有还哪些人物?
善良的、可恶的、可笑的。

人物?三毛的故事是在跟很多人的接触中发生的,看书的时候不仅要了解主人公,目光还要投向他周围的人:老渔夫、小癞子、壮汉师父、印刷长的老板、老板娘……
4.谈论题:(每组推荐成员轮流发言)
你觉得三毛是个怎样的孩子?(老师今天要透露一个秘密,真正会看书那些人呀,看书的时候不仅仅停留在看人物的经历上,还会停下来思考人物所要体现的一种精神。

这么可怜三毛,他身上还有很多好品质呢?你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也发现他的好品质了吗?三毛帮助过哪些人?
可以出示:我觉得三毛是一个()的人,因为()。

评评张乐平的漫画!内容上说得够多了,画面呢?有没有意见呢?
你还读过这种类似的书籍吗?
(三)评判每组得分,红花奖励获奖小组的同学。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交流展示自己阅读的收获和感受。

二、教学重点:
每个学生可以选讲一个故事或者制作一份图文并茂的读后感。

三、教学难点:
阅读的快乐和收获是真正发自内心的。

四、课前准备:
需要督促学生写一些读书心得,画自己最喜欢的故事图,做好准备展示内容。

五、课堂展示活动。

1.“三毛的流浪故事”。

(课件同时出示画面)
2.读书收获“亮一亮”,出示自己的作品(图文并茂的读后感),向全班讲解。

3.师小结:
请你们把张乐平爷爷的《三毛流浪记》这部经典的,传世儿童读物,放进自己的小书橱收藏起来,看似满纸荒唐言,实际一把辛酸泪。

无论何时,你们再捧起这本书的时候,一定都能记起这位老朋友------三毛,那个永远骨瘦如柴但是善良并富有正义感,叫人由衷喜爱的男孩子,依旧孤苦伶仃,依旧骄傲地飘荡着三根独一无二的头发,依旧让人觉得可笑可怜。

三毛是伴随着几代中国人成长起来的最成功的艺术形象。

他所经历的滑稽可笑可悲可叹的生活,让我们了解过去,更多的是让我们学会同情这个世界上的弱者,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