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业电子商务发展
2016年的国家“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了农业现代化的发
展方向,促进农业实现标准化与信息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核心所在。
现阶段,我国农业领域的供需结构出现严重失衡,一般农产品
供明显大于求,但是高端农产品却是供不应求。
在农产品供应链管
理中,有效利用互联网信息化技术能够促进农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
的提升,还能够更进一步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进而实现农业
发展方式的快速转变,以此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
在我国
互联网+战略中,实现其与农业的有机结合备受社会各界积极关注。
所谓互联网与农业有机结合实际上就是将各种信息化网络技术融入
到农业整个流程,创新以信息化平台为基础的现代化农业模式,而
其基于农业电子商务实现发展。
因此,探究以农业供应链为基础的
农业电子商务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农业供应链的发展态势
1.1农产品线上交易规模明显扩大
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规模逐渐扩大,并超额完成目标,就淘宝
网而言,每年农产品交易量都会大幅度增长,在所有类型增长速度
中占据首位,以此形成了农产品网络交易良好局面。
1.2供应链明显缩减
基于网络经济的农产品把一、二级批发和零售集中在电子商务
平台上,农民或者加工厂自行购建电子商务平台,直接自行销售农
产品。
由此可见,整个农业供应链的长度被明显缩减,农产品流通
时间缩短,成本随之降低,效率却有了较大提升。
1.3生产经营模式更加有效
网络平台经济的关键性特点就是基于平台集中供应链的所有节
点,实现信息在线实时共享。
农产品电子商务既可以快速把产品信
息传输给客户,又可以将客户所需信息及时传输给上游节点企业。
网络商业模式在农业电子商务中得到有效应用,即C2B,农产品
供应商基于网络平台推出产品,消费者融资确定购买需求,销售者
根据需求进行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
1.4农产品物流行业发展迅速
农产品网络交易量的扩大推动了物流行业的迅速发展,但目前
农产品物流成本还相对较高。
相关部门明确指出,构建健全的农村
物流体系,实行快递到村,推行农村综合服务社、超市、快递网点
等各种基层物流节点建设,鼓励物流企业快递业务向农村延伸。
2农业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
2.1信息化水平低农村信息化水平较低,信息化建设中依旧存
在许多问题,即农民的信息意识较弱,资源状况差,服务水平不高。
大多数农村留守农民对网络缺乏充分了解,对电子商务的认知与了
解更是浅显,这就直接阻碍了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
2.2交易平台商业模式同质现象严重
大部分与农业相关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商业模式的同质化太过
严重,缺乏较好的创新能力,客户的转化率成本太高,需要大力投
资才能够保持平台运营的稳定性与有序性。
我国农业类型的电子商
务平台的终端用户是经销商与农户,其相当部分文化水平较低,尚
未经过专业培训,信息化素养相对较低,这直接影响着电子商务平
台的正常运营。
2.3相关法律法规有待完善
电子商务与政策、税收、隐私权与知识产权等在法律上息息相关,当前我国信息化法规政策并不健全,各个行业电子商务规则也
不完善。
网络交易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各种方式的行骗越来越
复杂,钓鱼软件与网站一直存在着,直接威胁着网络交易,也在一
定程度上影响着电子商务。
农业电子商务也不例外,其中假冒伪劣
产品随处可见,消费者投诉不断增加,切实反映了电子商务监督管
理法律的缺陷。
2.4物流运输配送严重受限
因为农产品利润太小,又具有鲜明的季节性,很容易腐烂,所
以相当部分农产品需要冷链物流配送,物流投资成本大,从而导致
农业电子商务的竞争力大大降低。
3以农业供应链为基础的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策略
3.1构建独具特色的供应链
农业电子商务平台构建需要以完善的产业链作为基础条件,其
中主要包括农资供应、农业生产、产品加工、农产品销售等,并充
分吸收直销模式的成功经验,构建具有本土特色的农业供应链模式,真正意义上实现集成化合作,信息与销售的扁平化发展,以提高农
业的组织化水平,从而为电子商务信息服务平台设计奠定理论基础。
有机融合农业直销经营模式与现代化农业供应链模式,构建具有本
土特色的农业供应链模式,以此实现模式创新。
此农业供应链模式
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其一,可以科学有效管理并共享信息,并利于
构建农产品物联网跟踪与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其二,可以有效延长
农业产业链;其三,可以实现订单农业;其四,可以实现农产品直
销模式;其五,可以实现农产品与农资的双向互动流通,可以同时
为多方提供数据库的营销与协同电子商务服务。
3.2加强电子商务人才培训
基于电子商务企业构建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以此促进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