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养殖技术手册目录一、养蜂机具及设备 (2)(一)箱蜂 (2)(二)饲喂工具 (4)(三)其他工具 (4)二、蜂场的选择及排列 (5)三、蜂群的基础管理技术 (6)(一)蜂群排列 (7)(二)蜂群饲喂 (7)(三)盗蜂防止 (9)(四)逃群防止 (11)(六)工蜂产卵处理 (15)四、蜂群的四季管理 (17)(一)、春季管理 (17)(二)夏季管理 (17)(三)秋季管理 (17)(四)冬季管理 (18)五、蜂场、蜂机具的卫生消毒 (19)(一)消毒剂 (19)(二)蜂场环境的卫生消毒 (19)(三)蜂机具的卫生消毒 (19)(四)巢脾的消毒与保管 (19)六、蜜蜂致病敌害的防治 (20)(一)蜜蜂病害的分类 (20)(二)常见蜜蜂病害敌害的防治方法 (21)一、养蜂机具及设备饲养管理蜂群的工具、机器和设备简称蜂具。
蜂具和许多木制蜂具可以就地取材,自己制备。
但是,一定要按照标准制造,统一规格。
蜂具的种类很多,这里只介绍蜂箱、巢出和一部分饲养管理用具,其他蜂具结合有关生产的内容叙述。
(一)箱蜂含有活动巢框的蜂箱(活框蜂箱),是科学养蜂的重要生产工具。
应用活框蜂箱养蜂,可以随打开蜂箱,拿出巢脾了解蜂群的情况,观察蜜蜂的生活活动,根据需要和可能,生产各种蜂产品,而且便利进行转地饲养。
蜂箱长期放置在露天,经受雨淋、日晒,而且蜜蜂必须在蜂箱里活动,抚育蜂子,贮存饲料,所以蜂箱的结构需要用坚实、质轻、不易变形的木材,而且要充分干燥。
北方以红松、白松、椴木、桐木,南方以杉木为宜。
目前我国饲养欧洲蜜蜂使用最普遍的蜂箱是10框标准蜂箱和16框卧式蜂箱;饲养中蜂宜使用中蜂标准蜂箱。
1、10框标准蜂箱10框标准蜂箱是世界上饲养欧洲蜜蜂使用最普遍的蜂箱。
它由10个巢框、副盖(或沙盖)、箱盖以及隔板组成。
需要时可在箱身(巢箱)上叠加继箱。
继箱与活底蜂箱的箱身通用。
蜂群发展到8—10框蜂时,叠加继箱,可以及时扩大蜂巢,充分发挥蜂王的产卵力,培养强群。
使用隔王板可把巢箱的育虫区和继箱的贮蜜区分隔开,有利于提高蜂蜜的质量和加速蜂蜜的成熟。
2、16框卧式蜂箱16框卧式蜂箱含有16个标准巢框的横卧式蜂箱。
通过加牌可横向扩大蜂巢。
也可以用压板把蜂箱分隔成2-3区,实行多群同箱饲养。
3、中蜂标准蜂箱中蜂标准蜂箱是专为科学饲养中蜂设计的蜂箱。
中蜂标准蜂箱使用浅继箱,高135毫米,主要作储蜜作用。
巢门板上有数个圆洞巢门,直径约4毫米,能阻止西方蜜蜂钻入,在发现西方蜜蜂盗中蜂箱内蜜蜂时,将蜂蜜下面的巢门关闭,中锋可以从圆洞出入。
4、简便转运蜂箱浙江农业大学设计的转运蜂箱,特别适合转地饲养,结构基本上和10框标准蜂箱相同。
特殊结构是①前后箱壁内侧距承框槽60-100毫米处装设巢脾快速固定器;②箱身两侧壁下部的箱板,向前伸出箱前壁55毫米、高10毫米的一段,既可安装巢门翻板,其10毫米的一段,既可安装巢门翻板,其上钉上盖板,关上巢门翻板时,又可作为蜜蜂栖息的走廊;③箱底距前缘120-220毫米处开一底气窗,有滑板,可开闭。
(二)饲喂工具1、瓶式饲喂器由一个广口瓶和底座组成。
瓶盖用寸钉钉出若干个小孔,将装满蜜汁的瓶子倒放,插入底座,蜜汁能够流出而不滴落。
晚间将它从巢门插入巢内,进行奖励饲喂,能避免引起盗蜂。
对于未满箱的弱群,可将它放在蜂箱内的隔板外面饲喂。
2、框式饲喂器为大小与标准巢框相似的长扁形饲喂槽,有木制的,有塑料竹子制造的,也可用粗竹子制造。
器内有薄木浮条,饲喂时供蜜蜂立足吸食。
框式饲喂器适合进行补助饲喂。
此外,在巢框上梁上凿成长方形的浅槽,也可以作为少量饲喂蜜汁用。
(三)其他工具1、巢础巢础是安装在巢框内供蜜蜂筑巢脾的基础。
它是人工制造的蜜蜂片,经巢础机压制而成,具有巢房底和巢房壁的根基。
有供饲养欧洲蜜蜂使用的意蜂巢础,生产雄蜂用的雄蜂巢础,饲养中蜂用的中锋巢础。
使用巢础筑造的巢脾整齐、平整、坚固、并且少雄蜂房。
2、面网面网是管理蜂群保护操作者头部和颈部免遭蜇的用具。
3、起刮刀养蜂的专用工具。
一端是弯刃,一端是平刃,用他撬动副盖,刮铲蜂箱内的污物。
4、喷烟器镇服或驱逐蜜蜂的工具。
使用时,把纸、干草或麻布等点燃,置入发烟筒内,盖上盖嘴,鼓动风箱,使其喷出浓烟,注意不要喷出火焰。
5、蜂扫主要用来扫除巢脾上附着的蜜蜂,是长扁形的长毛刷。
6、蜂具凳可放置管理用的蜂具和记录本,检查蜂群时坐7、隔王板是控制蜂王产卵和活动范围的栅板,工蜂可自由通过平面隔王板是把育虫巢和贮蜜继箱分隔开,便于取蜜和提高蜂蜜质量。
框式隔王板可把蜂王控制在几个脾上产卵。
二、蜂场的选择及排列选择蜜源丰富,2.5公里左右的地方,全年至少有一至两种大宗蜜源的植物,同进还要有多种花期交错的辅助蜜源和汾源植物。
背风向阳、地势高燥,不积水,小气候适宜。
选择西北面有院墙或密林,或山脚或山腰南向坡地,背有挡网屏障,前地势开阔,阳光充足,场地中有稀疏小树。
选择附近有小溪或常年有流水不断的小溪,但蜂场前不应是水库、湖泊、大河。
选择安静、没有牲畜打扰和其它振动的地方建立。
选择没有工厂、牧场及受山洪冲击或有塌方危险的地方建场。
一个蜂场放至蜂群不多于50为宜,蜂场子与蜂场应隔2000千米为宜,保证蜂群有足够的蜜源,并减少疾病的传播。
清除九草,平整土地,打扫干净,然后陈列蜂群。
蜂巢朝向南、东南、西南向便于蜂早出晚归和低湿季节保温。
蜂箱用砖块、石块、木架等垫高20~30公分,左右放平,后面垫高2~3米。
数量少时宜单箱并列或双箱并列,数量较多时宜采取分行排列,各行蜂箱相互交错陈列,群距1米,行距2~3米距离较宽为好我区蜂群宜散放,也可2~3群为一组分组放置,各群或组之间距离宜大,交尾群和新分群言之有理散放在蜂场边缘,使巢门朝向不同的方向。
三、蜂群的基础管理技术蜂群的基础管理是在养蜂生产实践中普遍具体运用的蜂群管理操作技术,是养蜂者必须具备的基本功。
养蜂者熟练地掌握蜂群管理的操作技术,并根据不同的外界条件和各个蜂群不断变化着的内部情况及时正确、恰当地采取处理措施,对养好蜂、夺取蜂产品的高产稳产是非常重要的。
蜂群的基础管理技术主要包括蜂群排列、蜂群饲喂、盗蜂防止、逃群防止、蜂群合并以及工蜂产卵的处理等内容。
(一)蜂群排列中蜂认巢能力差,但嗅觉灵敏,迷巢错投后易引起斗杀。
因此,中蜂排列不能像西方蜜蜂那样整齐紧密,而应根据地形、地物尽可能地分散。
在山区,可利用斜坡布置蜂群,使各箱的巢门方向及前后高低各不相同。
蜂箱排列时,应用箱架或竹桩将蜂箱支离地面30-40 cm,以防蚂蚁、白蚁和蟾蜍为害。
如果放蜂场地有限,蜂群排放密集,可在蜂箱的正面涂以黄、蓝、白、青等不同颜色和设置不同图案使蜜蜂认巢。
中蜂和意蜂一般不宜同场饲养,尤其是在缺蜜的季节,西方蜜蜂容易侵入中蜂群内盗蜜,致使中蜂缺蜜,严重时引起中蜂逃群。
(二)蜂群饲喂饲料是维持蜜蜂生命活动和群势发展所必须的。
由于外界蜜粉源的不足或人为地过分取蜜脱粉,致使蜂巢内饲料贮存不足,影响蜂群的生存和发展;在蜂群需要施加某些特殊的管理措施时,如促进蜂王产卵、工蜂育虫、蜜蜂授粉、王浆生产以及提高诱王和蜂群合并的成功率等,需要对蜂群进行饲喂。
蜂群的饲喂是蜂群管理中一项很重要的手段。
蜂群饲喂的方式、时间以及饲料的质量和数量等掌握得是否适当,对养蜂生产有很大的影响。
1、糖饲料饲喂糖饲料是蜜蜂的能源物质,是蜂群最主要的饲料。
⑴补助饲喂补助饲喂是在蜜源缺乏的季节,为保证蜂群维持正常的生活,对贮蜜不足的蜂群进行大量饲喂高浓度蜂蜜或蔗糖液的饲喂方法。
最理想的补助饲喂方法是给缺蜜的蜂群直接补加优质的封盖蜜脾。
补给蜂群的封盖蜜脾,一般放在蜂箱中边脾或边二脾的位置,也就是紧靠子圈的外侧。
没有贮备封盖蜜脾,可用优质蜂蜜或白砂糖作为蜜蜂补助饲喂的糖饲料。
在补助饲喂前,先将蜂蜜3~4份或蔗糖2份,兑水1份,以文火化开,待放凉后于傍晚喂给蜂群。
为了避免产生奖励饲喂的效果,补助饲喂力争短时间内补足,不可时间拖得太长。
⑵奖励饲喂为了刺激蜂王产卵、工蜂泌浆育虫,加快造脾速度,促进蜂群的采集授粉积极性以及在合并蜂群、诱王等操作之前稳定蜂群的性情,无论蜂巢内贮蜜是否充足,都要在一段时间内连续饲喂蜂群一定量的糖饲料,这种饲喂方法就是奖励饲喂。
奖励饲喂的配比常为成熟蜂蜜2份或优质蔗糖1份,兑水1份。
⑶饲喂注意事项饲喂时应注意以下4个方面:第一是不用来历不明的蜜喂蜂。
蜂群饲料最好选用优质成熟的蜂蜜或者是优质的蔗糖液,我们不提倡使用来历不明的蜂蜜喂蜂,是为了防止蜂蜜中带有传染蜜蜂病原和蜜蜂不易消化的甘露蜜。
第二是缺蜜群和强群多喂,反之少喂,以蜜蜂能在1天内取食完为度。
第三是无粉期不奖励饲喂,以防蜜蜂空飞。
第四是饲喂期间要缩小巢门,以防盗蜂。
2、花粉饲料饲喂花粉是蜂群自然食物中惟一的蛋白质来源。
成年工蜂虽然有糖饲料就能维持生命活动,但是幼蜂的发育和幼虫的生长却离不开蛋白质饲料。
所以,蜂群在繁殖期,以及外界缺乏粉源的情况下,蜂群需要饲喂花粉。
将花粉用适量50%的糖浆拌匀后,放置12-24小时,其后,再酌情加入糖浆把花粉揉成团。
花粉团的大小,以蜜蜂能在3天内取食完为度。
将花粉团置于巢框上梁供蜜蜂自行取食。
(三)盗蜂防止盗蜂是指到其他蜂巢中采集的工蜂。
盗蜂均发生在外界蜜源缺乏或枯竭的季节,是蜜蜂种内竞争的重要形式。
当蜂群的密度超过自然界所能承受的压力时,蜜蜂通过盗蜂的形式实现食物资源的再分配,保留强者,淘汰弱群和病群,所以盗蜂对蜜蜂自然种群的生存和强盛意义重大。
因东方蜜蜂和西方蜜蜂在洞穴中筑巢,适宜蜜蜂筑巢的天然洞穴过度密集的现象罕见,所以野生蜜蜂发生盗蜂现象较少。
但是,人工饲养的蜜蜂数十群甚至上百群被集中放置,远超过蜜蜂自然种群的密度,如果管理不善,在蜜源不足时盗蜂问题十分突出。
1、盗蜂的危害盗蜂对蜂群饲养管理危害很大,发生盗蜂若不及时有效地处理,则会造成损失,严重时可使全场蜂群覆灭。
盗蜂的危害包括:⑴蜜蜂在巢前厮杀,蜂场秩序混乱,造成蜜蜂伤亡。
⑵盗蜂使蜂群凶暴,警觉性高,增加开箱、蜂群合并、人工诱王等管理操作的难度。
⑶被盗群有蜂王被围杀失王的可能。
⑷被盗群因贮蜜缺乏,轻者使蜂王产卵力下降,重者出现“拔子”现象,影响蜜蜂群势的增长。
⑸巢内贮蜜被盗空后,易造成中蜂迁居。
⑹发生盗蜂时不采取有力措施止盗,将会出现全场蜂群互盗现象。
由于盗蜂过程中厮杀死亡、围杀蜂王、蜂群饿死或迁居、高强度盗抢活动使盗蜂加速老化等,最后导致全场蜂群灭亡。
2、预防盗蜂措施⑴平常检查蜂群时,动作要快,时间要短。
⑵喂饲蜂群时,勿使糖浆滴落箱外。
⑶抽出的巢脾,切勿暴露在外。
⑷在蜜源缺乏时,应适当缩小巢门至1~2只蜜蜂能出入,或用圆孔巢门。
⑸流蜜后期,群内要留有足够的饲料。
⑹平常全场蜂群维持相近群势、群内蜜蜂密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