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语语法大全超全 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韩国语实用语法一语法和句法1、语法学习的内容语法是词的变化规则和用词造句的规则的综合。
语法学习的两个基本内容就是词法和句法。
2、词法词法研究的对象是词的构成、词的分类和各种词类在句子中的形态变化。
3、句法句法是研究句子中词与词之间的关系、句子的结构和种类的。
二词、词素和词的构成1、词和词素词是语言里能独立运用、有一定意义的最小单位。
如“(学校)”、“(我)”、“(最)”、“(新)”等。
有些词还可以加以分析,分析词时所得的最小的具有词汇意义或语法意义的单位,叫做词素。
如(轻工业)就是由“”和“”两个词素构成的一个词。
2、接头词附加于词根前,构成新词的词素叫接头词。
如:(长)-(长子),(长女)(相对)-(相对而立),(对视)(浓艳)-(深红),(深黑)3、词根词根是一个词里不可缺少的、表示核心意思的词素。
如:(儿子)-(长子),(亲儿子),(养子)(摇动)-(猛摇),(摇摇晃晃)4、接尾词附加于词根后,主要构成新词的词素叫接尾词。
如:(的)-(和平的),(兄弟的)(性)-(实用性),(科学性)(真正,无愧)-(真正的英雄),(真正的青年)5、复合词和派生词韩国语的词有的只由一个词根构成,如“(事)”“(日子)”等,这些词与词根是一致的。
有的词是由两个或两以上的词根结合在一起构成的,这叫复合词。
如“(石头)”和“(桥)”结合在一起构成新的复合词“(石桥)”。
有的则是在词根前后附加上接头词、接尾词构成新词,这叫派生词。
如:(现时代),(打场),(践踏),(溢出),(重复)*注:韩国语的动词、形容词都必须在末尾附加上基本阶终结词尾“”,才能构成它们的基本形。
如:,。
三词类词类韩国语的词按其意义、形态和在句子中的职能分为八大类。
即:名词、代词、数词、动词、形容词、冠形词、副词、感叹词。
四句子的构成和句子成分1、句子词按一定的语法规律组合起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两头有较长的停顿的叫句子。
2、句子成分根据词在句子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可以把句子划分成几个组成部分。
这些构成句子的组成部分,叫句子成分。
韩国语的句子成分有如下几种: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独立语五词序词序词序就是句子成分在句子中的排列顺序。
1)主语的位置在句子的前面。
如:.我们在学校学习2)谓语的位置在句子的最后。
如:.我们在学校学习3)宾语的位置在谓语前面。
如:.我们在学校学习韩国语。
4)定语的位置在被修饰的名词、代词之前。
如:.中国是伟大的文明古国。
5)状语的位置在被修饰的动词、形容词或副词之前。
如:.我们用心地学习。
六句子的种类和类型1、种类按句子的目的来分,韩国语的句子有四种:陈述句、疑问句、命令句、共动句。
2、类型按句子的结构来分,可分为单句、复句两个类型。
1)单句只有一组主谓关系做基干的句子叫单句。
.我们都用心学习。
虽有两个谓语,但与同一个主语发生关系的,仍是单句。
.我上街买来了书。
一个句子虽有两组主谓关系,但其中只有一组主谓关系作句子的基干,而另一组主谓关系只作某一句子成分,这种句子仍是单句。
作句子成分的主谓关系叫子句。
如:.大个子金光显是汽车司机(“”这一主谓关系作定语)2)复句两个以上在意义上有联系的单句,通过接续词尾(或其它手段)连接成一个句子,期中任何一组主谓关系都不作别的主谓关系的成分,它们都是句子的基干,这种句子叫复句。
复句中的每个主谓关系叫分句。
如:.他哭了,我也哭了。
.命令一下达,战士们就开始战斗了。
词类概述体词和谓词一、体词概说1~体词名词、代词和数词合称体词。
2.体词的特点1)体词附加上格词尾,能在句子中作主语和除谓语以外的各种成分。
2)前面可有定语。
3)体词必须加谓词体词形词尾“”(开音节后有时也可省略)才能与表示尊敬、时制、接续和终结的词尾连用,在句子中作谓语。
二谓词概说1、谓词动词、形容词合称谓词。
2.谓词的特点1)在句子中必须与谓词词尾结合在一起使用。
2)前面可有状语。
3)与体词词尾结合时,必须先加上体词形词尾“()”“”。
三谓词的特殊音1、特殊音变由于历史的原因,韩国语的某些词尾附加于一部分谓词的末尾时,该词尾前面的音发生特殊的变化,叫特殊音变。
2、种类1)特殊音变-元音-:词尾的头一个音节是元音,它前面是“”音时,“”变作“”。
如:(听):----属于此类的有“(问)、(载)、(走)、(汲)等”,但“(关)、(出)”等不属于此类。
2)特殊音变特殊音变-(定语时制词尾)---消失:词尾的头一个音节头音是“”,它前面是音时(这时它们之间不需插入元音“”),“”消失。
如:(造):------属于此类的有“(飞)、(伸出)、(举)、(远)、(吹)、(活)、(哭)、(知道)……”等以“”收音构成的谓词。
3)特殊音变--元音—():词尾的头一个音节的头音是元音,它前面是“”音时,“”变为“”(这时词尾头一个音节的头音如是“”,则“”音消失);当“”音前面的元音是“”或“”时,“”与后面的以“”为头音的词尾相连,变为“”。
如:(冷):----(帮助):----(近):----属于此类的有“(光荣)、(补)、(热)、(有利)、(美丽)、(重)、(难)……”等,但“(抓)、(折叠)、(夹)、(拔)、(背)、(穿)、(嚼)……”等不属此类。
4)特殊音变-元音-消失:词尾的头一个音节头音是元音,它前面是“”音时,“”消失。
如:(连接):----属于此类的有“(做)、(肿)……”,但“(脱)、(梳)、(笑)、(洗)、(夺)(涌)……”等不属此类。
5)特殊音变-()-():词尾的头一个音节头音是“()”,它前面是“”时,则“”变为“”。
如:(不知):-(滚):-属于此类的有“(选择)、(上)、(到达)……”等。
但“(随)、(支付)……”等不属于此类。
6)特殊音变--:词尾的头一个音节头音是“”,它前面是“”时,有时在“”与“”之间增加“”,即“”变成“”。
如:(抵达):-属于此类的只有“”“(黄)、(黄)、(绿、蓝)”7)特殊音变--()--消失:词尾的头一个音节头音是“()”,它前面是“”音时,“”消失。
如:(熄灭):-(随):-属于此类的有“(渡)、(锁)、(浮)、(腌)、(支付)……”等以“”构成的谓词(除、特殊变化的词外)。
8)特殊音变—、、、、元音-:词尾的头一个音节的头音是“、、、、元音”,它前面是“”音时,“”音消失。
如(红):-----(不用)属于此类的都是以“”“”构成的形容词。
如“(黑)、(长)、(高)、(这样)、(红)……”等。
注:此类形容词末尾除可用“”、“”终结词尾外,也可用“”、“”。
名词-一定义名词()表示人、事物、地点及抽象概念的名称的词,叫名词。
二种类种类韩国语名词可分为:1)普通名词和专有名词2)活动体名词和非活动体名词3)完全名词和不完全名词①完全名词可以独立地成为句子中各种成分的名词叫完全名词,一般名词都属于这一类。
②不完全名词缺乏独立性,必须与定语结合在一起用的名词叫不完全名词,它们的意义比较抽象。
.把一切献给了祖国。
.我也能做。
三不完全名词(一)概说-特点特点不完全名词前必须有限定修饰它的词语,并和该词语一起,作某种句子成份。
有的不完全名词前的修饰词语必须是体词,有的则是谓词(包括体词谓词形)定语形,有的两者均可。
如:.有一百公斤左右足够了。
(用于体词定语后).不要不懂装懂。
(用于谓词定语形后)多数不完全名词后只能附加某些格词尾,有的甚至不加格词尾,在句子中与1)限定修饰它的词语一起作有限的几种句子成份。
如:.2)一些不完全名词固定与一些词结合,组成惯用型。
常用不完全名词的意义和用法-表示事物1、1)表示事物,相当于汉语“的”、“东西”。
可用在体词、冠形词和谓词定语形后。
在句子中能作各种成分。
如:.没吃的,也没穿的。
.这本书是英男的。
.像我这样的老家伙都好象年青了似的。
2)用在谓词定语形后,把作定语的词语所表达的意思概括起来,使其事物化,作句子的某一成分。
这时,它的作用相当于谓词体词形词尾“”。
如:.学习韩国语是我们的任务。
3)用在谓词定语形“,(),”后,表示肯定、确信的语气,相当于“是……的”。
在句子中和定语形的谓词一起作谓语。
如:.只有勤奋努力,才能排队万难,学好韩国语。
.他肯定是我们学校的学生。
4)接在动词的定语形“()”后,表示命令,作终结谓语(不加谓词形词尾和终结词尾)。
如:.会场内禁止喧哗。
7.七点整出发。
注:“”还可以组成“-()”、“-()”等惯用型。
2、用于谓词定语形后。
1)表示事情、事实,相当于汉语的“所……的”。
可作各种句子成分。
如:.讲讲你的所见所闻吧。
.读过。
.我们一定不辜负人民的期待(所期待的),出色地完成自己的任务。
2)表示方法。
这时,只能用于定语词尾“()”后,一般作主语、直接宾语。
如:.想不出该怎么办好。
.毕业后,他以无比火热的心情参了军。
3)表示下述内容本身,通常译成“所……”。
如:.我们全力以赴地干吧。
.老师为完成自己所担负的任务,暑假也不休息,在写教案。
注:“”还组成“-()、、()”,“-”,“-、()”,“”等惯用型。
表示人物1、用在谓词定语形及代词“、、”和冠形词“、”等词后,表示尊敬的人,相当于汉语的“位”。
可作各种成份。
如:.我找的人就是那一位哪一位来了“”还可以作量词用在数词和“”的后面。
如:来了几位客人.来了三位。
注:“”后不能再直接加其他名词来指人。
汉语的“这位老师”不能说成“”,只能说“”。
2、意义和用法与“”同。
但用在代词“”后,则表示更为尊敬的意思。
这时不能用“”来代替。
如:他(那位)的名字叫什么哪位是从北京来的.周恩来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所留下的崇高业绩将永放光芒。
(“”不能换作“”)3、用在动词、形容词定语形或“、、”等代词后,表示人,相当于汉语的“者、家伙”,往往含有贬意。
可作各种成分。
如:.不劳动者不得食。
.那是愚蠢的家伙们干的。
4、用在与人有关的名词及动词、形容词定语形后,表示依据一定的特征而划分的一伙人,可作多种成分。
如:.从年龄来看,他还是年青的(那一伙)。
.这衣料不算好看(那一类的)。
5、表示年龄资历差不多的人,相当于“辈”的意思(只用年青人和小孩)。
如:.他们是同一辈的年青人。
.年青这一代都喜欢打乒乓球。
表示时间1、用在表示时间的数量词(月、日、时、分)后,表示大致的时间。
主要作状语、谓语。
如:91.可能上午九点左右到达。
1210.他们到达目的地是在十二月十日前后。
2、1)用在表示时间意义的名词或动词定语形“()”后(个别时候也用在“,”后),表示某一时间的前后。
相当于汉语的“时分”。
如:.太阳落山时,他们到达了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