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有限公司新员工安全培训考核试卷姓名:总分:一、安全生产方针:(10分)二、回答下列提问:每题4分总20分1、事故分类:2、工伤事故:3、公司甲类防火防爆单位:4、燃烧的条件:三、入厂须知:10条(10分)四、火灾的预防和扑救方法:(20分)(1)预防四条:(2)扑救方法四条:2、工厂防火防爆安全措施中:(20分)(1)防止形成燃爆介质5条:(2)控制消除火源9条:五、从老师所讲的几起事故案例中,你总结一下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你从中应吸取什么样的教训?(20分)新员工安全培训材料1 、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2 、消防工作方针: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3 、物质燃烧的条件:第一:着火源,第二:可燃物,第三:助燃物。
4 、在火灾的预防和扑救方法中:(一)预防有:( 1 )控制和消除火源;( 2 )控制可燃物和助燃物;( 3 )严格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工艺参数;( 4 )防止火势蔓延。
(二)扑救方法有:( 1 )冷却法;( 2 )隔离法;( 3 )抑制法;( 4 )窒息法。
5 、公司甲类防火防爆单位有:( 1 )成品仓库;( 2 )双氧水车间;( 3 )氯酸盐一车间;( 4 )电解工段;( 5 )氢纯工段;(6)氯酸盐二车间。
6 、公司生产现场配置的灭火器有:( 1 )干粉灭火器;( 2 ) 1211 卤代烷灭火器。
7 、火警电话是专用的紧急电话,号码: 119 。
8 、事故分类和事故调查处理原则:(一)事故分类:( 1 )人身事故;( 2 )设备事故;( 3 )质量事故;( 4 )交通事故;( 5 )生产(工艺)事故;( 6 )火灾、爆炸事故;( 7 )未遂事故;( 8 )污染事故( 9 )破坏事故。
目前,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可分6类:轻伤事故;重伤事故;死亡事故;重大伤亡事故;特大伤亡事故;特别重大事故。
(二)事故调查处理要坚持“四不放过”原则:①事故原因查不清楚不放过;②责任得不到追究不放过;③职工受不到教育不放过;④防范措施得不到落实不放过。
9 、工厂防火防爆安全措施中防止形成燃爆介质的五条措施:(1)加强通风;(2)保证密封性;(3)惰性气体置换;(4)控制温度;(5)紧急停车。
10、工厂防火防爆安全措施中控制消除火源的9条措施:(1)控制焊割动火;(2)防止机械火星;(3)控制飞火及火花;(4)控制吸烟用火;(5)防止聚焦的阳光晒照;(6)控制化学反应热;(7)控制电火花;(8)防止静电火花;(9)控制摩擦热。
11、工伤事故:在工作时间内,从事本职工作或领导分配的临时性工作时发生的人身伤害事故。
12、对从事氯酸盐和双氧水等生产、操作、分析、贮存搬运的人员应穿戴的劳保用品:(1)穿由聚乙烯、聚氯乙烯或氯丁橡胶制成的保护性套装;(2)配聚乙烯或氯丁橡胶鞋;(3)戴保护性眼镜或面罩;(4)戴橡胶手套;(5)戴具有安全遮护的硬帽;(6)现场设有洗眼器和冲洗水。
13、入厂须知:(1)厂内严禁吸烟;(2)在工作时间必须坚守岗位,不准脱岗、睡岗、集中精力干好本职工作,不干私活、不迟到早退,有事请假;(3)上班时间必须穿戴好规定的劳保护具,不能穿背心、短裤、裙子、化纤服装、拖鞋上岗;(4)不准带小孩上班,在岗和上班前不准饮酒;(5)机动车辆入厂必须配戴防火帽(阻火器),按规定路线行驶,按指定地点停放,摩托车不准入厂。
(6)爱护公司财物,与损坏公司财物的行为作斗争。
(7)服领导,听从指挥,遵章守纪。
(8)本职工作以外的设备、仪表、阀门不准乱动。
(9)非电气人员,不准从事电气作业。
(10)热爱隆泰化工,保守公司的技术秘密,自觉维护隆泰化工的名誉和形象。
14、防止火灾发生的四个基本原理:(1)控制可燃物;(2)加强火源管理;(3)隔离助燃物;(4)监控燃烧发展。
15、动火作业安全要求:(1)高处动火需采用接火盘,安设铁皮遮挡或石棉布围栏等捕集熔渣防止火星飞溅的措施。
动火前自上而下进行检查,在动火垂直下方周围10米内清除易燃物品,且不得有可燃气体、易燃液体泄漏。
(2)动火作业前消除动火地点附近的易燃、易爆物,其半径不小于5米。
等惰性气体吹扫置换的设备、容器内动火作业前必须取样分析气体成(3)在进入使用N2份,含氧量低于20 %不得进入罐内作业。
16、火灾发展可分为五个阶段:①初起阶段;②发展阶段;③猛烈阶段;④下降阶段;⑤熄灭阶段,扑救火灾最有利阶段为初起阶段。
17、灭火器常识及使用方法:(一)灭火器上的字母代表什么?国家标准规定,灭火器型号应以汉语拼音大写字母和阿拉伯数字标于筒体,如“MF2”等。
其中第一个字母M代表灭火器,第二个字母代表灭火器中灭火剂类型(F是干粉灭火剂,FL是磷铵干粉灭火剂,T是二氧化碳灭火剂,Y是卤代烷灭火剂,P是泡沫灭火剂,QP是轻水泡沫灭火剂,SQ是清水灭火剂),后面的阿拉伯数字代表灭火剂重量或容剂,一般单位为㎏或L。
(二)灭火器的适用范围、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1、适用范围:可有效地扑救石油及其产品、可燃气体、易燃液体、电气设备及一般固体物质的火灾,广泛应用于工厂、矿山、油库、车船等场所。
2、使用方法(以干粉灭火器为例):灭火时,先拔去保险销,一只手握住喷嘴,另一只手提起提环(或提把),跑至火场,将喷嘴对准火焰根部,当拉起拉环(或压下压把)时,瓶阀上的密封膜片被刺穿,CO2(或N2)气体进入筒体,干粉在气体压力作用下,经出粉管、喷粉胶管由喷嘴喷出,形成浓云般的粉雾。
扑救地面油火时,要采取平射的姿势,左右摆动,由近及远,快速推进。
如在使用前,先将筒体上下颠倒几次,使干粉松动,然后再开气喷粉,则效果更佳。
3、注意事项:①不适宜扑救轻金属火灾(如K、Na等金属)。
②不适宜扑救精密仪器火灾。
(三)灭火器的维护、保养和检查:平时应放置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防止干粉受潮变质;还要避免日光曝晒和强辐射,以防失效。
(1)存放环境温度:-10~55℃。
(2)进行定期检查,如发现干粉结块或气量不足(瓶、器顶压力表指针低于规定区域),应及时更换灭火剂或充气。
(3)一经打开启用,不论是否用完,都必须进行再充装,充装时不得变换品种。
(4)灭火器每隔五年或每次再充装前,应进行水压试验,以保证耐压强度检验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
(四)公司生产现场配备的灭火器有:干粉灭火器、1211卤代烷灭火器。
18、如何报火警:报火警时注意事项:(1)挂火警电话:119;(2)报告起火单位和起火部位;(3)什么东西着火了,火势大小;(4)报上你的真实姓名以及报警所用电话号码;(5)派员到道口迎候消防车;(6)组织人员疏通消防通道,清理障碍物。
19、逃生常识:1、使用毛巾防烟:一般折叠8层为宜。
2、身上着火时处理:一旦身上着了火,首先应迅速将衣服脱下,将火扑灭;或就地翻滚,窒息火苗。
但应注意不要滚动过快,更不要跑动。
如果附近有水池、河塘等水源,可迅速跳入水中,或及时就近取水将身上火浇灭。
但身体被烧伤时,应注意不要跳入污水中,以防感染。
3、身处火场时应急方法:小火可用水浇,灭火器扑救,土埋,扫帚等扑打灭火。
4、火场逃生注意事项:不要惊慌,保持镇静心情;逃生时报警和呼救,随手关门,不要乘电梯。
5、基本方法:(1)养成良好的习惯:①留意周边环境;②准备逃生器材。
(2)稳定心态,正确逃生:①能见度差,鱼贯撤离;②烟雾较浓,做好防护,低姿撤离;③楼房着火,利用现场有利条件,快速疏散;④高层着火,冷静处置,(7米以上)不要跳楼;⑤自身着火,快速扑打,不能奔跑;⑥将人员疏散到安全地带,防止再入“火口”。
20、员工在岗工作十个必须:1、必须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思想。
2、必须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
3、必须严格按规章制度操作。
4、必须服从领导听从指挥。
5、岗位间必须时常眺望及联系。
6、工具必须对号入位,放在指定地点。
7、必须坚守岗位、不串岗、不睡岗。
8、必须保持岗位文明、卫生,防止环境污染。
9、发现安全隐患必须及时报告。
10、必须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21、入厂安全管理制度:①凡是新进厂的员工(包括临时工、各种合同工、实习人员等)进厂前必须进行入厂安全教育。
对工作一周以上者,必须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否则不准进入岗位。
②厂区内严禁吸烟。
③因工作需要必须动火时(如焊接等),必须严格执行动火管理的有关规定,办妥手续落实措施后,方可进行。
④在工作时间和上班前6小时,不得饮酒,严禁带酒进入厂内各生产装置。
⑤女职工留长辨子不得超过肩(要戴防护帽),严禁戴围巾、穿裙子、穿高根鞋上岗操作。
⑥在储罐区、甲级防火车间、仓库等火灾危险区内,不得穿带铁钉的鞋子,不得用铁器敲击,防止产生火花引起火灾事故。
⑦工作时必须正确穿戴和使用劳保防护用品,不得冒险违章作业。
⑧工作前要仔细检查工作现场和分管设备、仪表运转是否正常,交接班必须交清各项安全工作及注意事项。
⑨工作时间内不得互相打闹,干与工作无关的事,要精心操作;发生事故必须服从统一指挥,设法抢救公司财产及人员,要保护好事故现场,没有领导批准,任何人不准处理事故现场。
⑩工作中不准窜岗、睡岗,不准随便动用不属于自已分管的设备、器具,因工作需要进入其他部门后,必须遵守该部门的制度和安全规定。
⑾厂区内不得进行各种球类等文体活动。
⑿厂区和车间街区道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挤占,消火箱、电气开关周围,不得堆放任何东西。
⒀对违反厂内安全生产制度进行批评教育,严重者要实行经济处罚和行政处理。
22、入罐检查和检修作业的有关安全规定:生产实践中,工作需要对一些贮罐、中间罐、反应器进行检查和检修。
为防止着火、爆炸、中毒、人身伤亡事故的发生,特做如下规定。
1、对接触易燃、易爆、有毒、有害介质的贮罐、中间槽罐、反应器等均不得随便进入。
2、入罐前要加好盲板,切断有害物料来源。
3、视存放介质情况,要采取水洗,氮气置换,空气置换,分析可燃气体,含氧量等各项指标合格。
4、有搅拌设备,要在配电室切断电源,挂好标志牌。
5、要准备可靠的安全措施、腰绳、防护面具、12伏照明。
6、设专人监护,监护人不得离开现场。
7、办理入罐作业票得到批准后方可入罐。
8、监护人与被监护人要经常联系。
(二)进入阴井、地坑、地下槽、罐的安全规定:生产实践中,工作需要进入阴井、地抗、地下槽罐进行检查和清理等作业,为防止发生着火、爆炸、中毒等人身伤亡事故,特做如下规定。
1、阴井、地坑、地下槽罐,可能积存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为此不准随便进入从事各种作业。
2、工作需要进入作业,要采取可靠安全措施后方可进入作业。
3、阴井、地坑要用空气置换、地下槽罐要清洗置换,分析合格。
4、分析内容包括可燃气体、氧气含量、有毒有害气体含量。
5、安全措施内容包括:准备腰绳、软梯、防毒口罩、安全照明12伏行灯。
6、设专职监护人,监护人不准离开作业现场,并保持和监护对象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