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铁路石家庄至武汉客运专线(河南段)SWZQ-8标段综合接地施工作业指导书二○一○年四月十五日石武SWZQ-8标段综合接地施工作业指导书一、编制依据及原则1.1 铁路工程建设通用参考图(铁路综合接地系统)(通号[2009]9301)。
1.2 客运专线综合接地技术实施办法(暂行)(铁集成[2006]220号)。
1.3 石武铁路客运专线有关设计文件。
1.3 国家有关标准及法规。
二、实施范围DK914+043~DK970+115段综合接地工程,其中包括轨道、桥梁、路基、隧道等专业的综合接地。
三、施工时机与站前工程同步实施。
四、综合接地实施方案(一)、综合接地总体原则1.石武客专综合接地必须按照通号[2009]-9301号通用图以及铁集成[2006]220号《关于印发<客运专线综合接地技术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等铁道部综合接地系统有关要求执行。
2.在混凝土灌注前,桥梁各部的接地连接和接地极处理以及贯通线敷设和连接等综合接地系统的实施过程中,均应有监理工程师进行质量确认、旁站监理及留证,并在检验批上得到反映。
3.综合接地系统主要由贯通地线、接地体、横向连接线、分支引接线、接地端子组成。
4.综合接地系统采用沿铁路全线上、下行敷设两根贯通地线方式,贯通地线采用铜截面为70mm2的耐腐蚀并符合环保要求的导电高分子铜缆。
贯通地线敷设于电缆槽中时,必须采取砂防护措施。
5.贯通地线在电气上全程贯通,确保贯通地线的接地电阻不大于1Ω。
路基地段敷设的贯通地线作为路基地段的接地体。
桥梁地段接地体本着“所涉及的接地极、接地钢筋和连接钢筋等应充分利用桥梁中的非预应力结构钢筋”的原则进行设置,把贯通地线与桥梁内部非预应力结构钢筋进行连接,达到良好的接地效果。
当接地电阻达不到要求时,另设单独的接地极。
6.为防止对预应力钢筋的影响,预应力钢筋不应接入综合接地系统。
7.距接触网带电体5m范围以内的金属构件和需要接地的设施、设备,以及距线路两侧20m范围以内的铁路设备房屋的接地装置应接入综合接地系统。
(二)、主要材料选取及说明1. 贯通地线:1.1 环保性能应满足国家对土壤环境质量要求的有关规定。
1.2 应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安全性。
其设计截面积70mm2对应的电阻值应满足《电缆的导体》(GB/T3956)的有关规定。
1.3 电缆外护层必须具有较好的防腐、防水、防氧化、防污染及防酸、碱、盐等电化学腐蚀等性能。
1.4 应有一定的柔软性,弯曲半径不应小于其直径的25倍。
1.5 应有较高的机械性能及抗冲击能力。
2. 分支引接线、横向连接线2.1 引接线、横向连接线与贯通地线同材质、同截面。
2.2 与贯通地线的“T”形引接采用铜质“C”形压接件进行连接,压接压力应不小于12t,地下连接处应采取防腐措施并达到贯通地线的防腐要求。
3. 接地极要求采用直径不小于20mm的不锈钢棒制造,不锈钢棒的材质要求同接地端子/接地母排。
4. 接地端子/接地母排4.1 接地端子或接地母排直接灌注在电缆槽或其他混凝土制品中。
用于路基地段的接地端子和接地母排的前方依次设一个和二个M16螺栓孔及配套的螺栓(每个螺栓上应配二个平垫圈和一个弹簧垫圈),接地端子和接地母排的后方为一段长度为0.6m的引接线(与贯通地线同材质、同截面)。
4.2 用于桥梁的接地端子或接地母排,其后方为一段长度150mm的Φ16钢筋,其他要求与路基地段的接地端子和接地母排相同。
4.3 接地端子、接地母排及配套螺栓(含垫圈)采用同材质不锈钢制造(按照IEC 62305-3的规定,不锈钢材料的成分应满足:Cr≥16%、Ni≥5%、Mo≥2%、C≤0.08%,如GB00Cr17Ni14Mo2)。
4.4 接地端子的端子孔规格为M16,并应配置防异物堵塞的端子孔塞,方便开启。
5. 接地钢筋结构钢筋、锚杆、钢架等用于接地目的时应满足:5.1 接触网短路电流大于25KA 时,截面应不小于200mm2(钢筋直径不小于16mm);工程实施中,若单根结构钢筋的截面不足,可将截面之和满足上述要求的相邻二根结构并接使用且无需改变结构钢筋的间距,或者用截面满足上述要求的钢筋替换。
5.2 除特别说明外,钢筋间的连接应采用搭接焊工艺,焊缝长度为单面焊接长度不小于100mm、双面焊接长度不小于55mm,钢筋间十字交叉时采用14mm(Ik≤25KA)或16mm(Ik>25KA)的“L”形钢筋进行焊接(焊接长度同前);锚杆与钢架或专用环相接地钢筋间的焊接面积应不小于360mm2。
5.3 对施工中外露的接地钢筋进行防腐处理,采用外涂沥青,外包聚氯乙烯,聚苯乙烯带的方式。
(三)、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3.1施工工艺流程径路复测→敷设贯通地线→接地端子安装→接地体连接→防护→测试→接续。
图3.1 施工流程图3.2操作要点3.2.1 径路复测地线电阻取决于土质、施工方法等因素确定,在施工方法已经确定的情况下,选择好的径路将大大降低地线的电阻,特别是在路基地段。
一要注意尽量采取直线径路,二是尽量选择土质较好的径路。
3.2.2 敷设贯通地线上下行两侧各敷设70mm2环保地线,全线贯通。
路基地段贯通地线埋设在电缆槽底部,回填时粒径不大于5mm的土壤。
为保证两侧贯通地线等阻等电位,在路基地段每隔500m处设置横向连接,横向连接线采取与贯通地线同材质的环保地线,过轨采用Φ80mm的镀锌钢管防护,与两侧贯通地线的“T”连接用C型压接件进行12t力压接,保证接触效果。
在桥梁地段,贯通地线直接敷设于电缆槽中,采取沙防护3.2.3 接地端子的安装与接地体的连接3.2.3.1 在路基地段,约每隔100m设置一处接地端子(视具体情况而定)。
接地端子作为四电设备的接地体,直接从所敷设的地线引出,采用316L 不锈钢材质内径Φ16mm的的接地端子,固定于电缆槽壁中,露出约1cm的长度,用于以后的各种设备的接地连接。
3.2.3.2 桥梁地段接地端子既是作为四电设备的接地端子使用,同时又是保证贯通地线电阻达标从而保证全线降阻的重要环节。
每处桥墩都要设置接地体。
桥梁的接地体充分利用了桥梁内部的非预应力钢筋。
桥梁的桩基础,在每根桩中有一根接地钢筋在承台中环接,桥墩中有二根接地钢筋一端与承台中的环接钢筋相连另一端与墩帽处的接地端子相连,以上接地钢筋均用桩、承台、桥墩中的结构钢筋;桥梁的扩大基础,在基底底面设一层钢筋网做为水平接地极,水平接地极为大约1m×1m的钢筋网格;在各层基础的四周设置垂直接地钢筋,垂直接地钢筋的间隔为层高的2倍;垂直接地钢筋在基顶顶面处用连接钢筋环接,并用墩身中的二根结构钢筋引至墩帽处的接地端子;水平接地极钢筋网格、垂直接地钢筋的外缘距混凝土表面不大于70mm;水平接地极钢筋网格节点应焊接;在每个桥墩垂直于线路方向的二个侧面、距地面-100mm处,各设一个不锈钢接地端子,供测试和拴接附加接地极之用;经测试,当贯通地线的接地电阻大于1Ω时,可另设附加接地极。
桥墩和梁底的连接采用Φ16mm的不锈钢绞线进行连接,与梁底连接部位用Φ16mm的螺栓与梁底相应的内螺纹口相连接,与桥墩连接部位直接采用焊接。
梁面电缆槽内电力电缆槽壁与外侧当碴墙各预留接地钢筋一根,用来焊接接地端子,钢筋间的连接应采用搭接焊工艺,焊缝长度为单面焊接长度不小于100mm、双面焊接长度不小于55mm。
电力电缆槽壁内接地端子再用于贯通地线同材料的引接线引入电力电缆槽内与贯通地线相连接。
3.2.4防护从按照贯通地线免维护的要求,对所敷设贯通地线进行沙防护或者水泥包封防护,对接地体的非不锈钢部位以及焊接部位也进行水泥包封处理。
3.2.5测试对所有的接地端子用接地电阻测试仪进行接地电阻测试,测试要求每个端子阻值都在1欧姆以下。
对不合格的端子处进行补砸接地极处理。
3.2.6接续对完成了以上各到工序的各段地线可进行接续成一个整体,贯通地线在电气上全程贯通,确保贯通地线的接地电阻不大于1Ω。
3.3 引接线、接地母排和接地端子的位置3.3.1 为满足土建工程的工期要求,本工程路基地段按每间隔50米设置引接线、接地母排或接地端子考虑,桥梁地段根据设计要求设置引接线、接地母排及接地端子。
3.3.2 接地母排、接地端子及其它接地预埋件直接灌注在电缆槽或其他混凝土制品中,接地母排、接地端子及预埋件采用不锈钢制造。
路基、隧道中的接地母排一般设三个M16端子,特殊情况下可采用具有多个M16端子的同材质不锈钢板作为扩展母排使用。
3.4 综合贯通地线的连接接续方法当贯通地线需要接续时,可以采用压接或焊接(焊接时不能使用带腐蚀性助焊剂)的方式,接续部分采用直型热缩套管防护。
3.4.1贯通地线的接续(1)焊接工艺方法①用清洁布将贯通地线端头1m范围内擦拭干净,在距端头14mm用专用割刀割断并去除外护套;②用板锉将已去除外包覆层的绞线端头毛刺锉除干净;③将密封套套入贯通地线,再将焊接套套在贯通地线端头上。
④将模具型腔清扫干净,点燃喷灯烘烤模具型腔,确认干燥后熄灭喷灯待用;⑤将已做好的两个贯通地线端头分别插入模具,贯通地线端头对准模具型腔的中部,使各端头之间确保留有2-3mm的间隙后将模具夹紧;⑥将金属隔离片放入模具焊剂仓封住流道口,再将焊剂倒入焊剂仓,然后将引燃粉撒在表层及模口,盖好模具顶盖;⑦人站在点火口侧面,用点火枪对准模口点燃引燃粉,引燃焊剂在模具腔中作放热反应;⑧待熔焊剂反应完毕后约20秒,开启模具取出贯通地线,待熔焊节冷至常温时,用手锤敲击清除焊渣。
注意手锤敲击清除焊渣时严禁敲击焊接套和密封套;⑨用手将两端的密封套推入焊接套至到推不动为止,用专用紧压装置将两端的密封套压到规定的位置密封。
⑩将已制做完毕的贯通地线接头放回埋设位置后覆土,清理模腔待下次焊接用。
(2)压接工艺方法①采用压接方式时的部分工作程序可参照贯通地线焊接接续部分。
②用板锉将接续贯通地线端头25mm范围内的去除外包部分的毛刺锉掉,露出铜芯,将铜芯分别放入与铜芯截面积相适合铜质压接管内,铜压接管先用模压钳压制成六角形,再将两根铜绞线分别插入铜压接套的两端,并使两线在压接管内的中间对头,最后放进压模压接牢固,外面用热缩套管进行防护。
3.5 分支铜缆与贯通地线的“T”型接续3.5.1焊接工艺方法分支护套铜缆和贯通地线接续可采用焊接方式,接续部分采用热熔热缩带或其它热缩方式防护150mm。
操作程序可参照贯通地线的接续工艺部分操作。
3.5.2压接工艺方法用板锉将接续处贯通地线50mm范围内的外护套锉掉,露出铜芯;将分支护套铜缆的护套剥去50mm。
将铜芯分别放入与铜芯截面积相适合“T”型铜质压接管内,并使两线在压接管内的中间对头,最后放进压模压接牢固,贯通地线外面用铅锡焊料封焊,分支护套铜缆外用热缩套管进行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