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与社会生活●教学目的1.知道密度知识的应用.2.知道物质的密度还与温度有关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运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和解决实际问题.●教学用具4千克的铅球、水桶、体重计、纸风车、酒精灯、细线、圆底烧瓶、水槽.●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已知铁的密度为7.8×103千克/米3,它的物理意义是什么?2.铅的密度为11.3×103千克/米3,与铁的密度不同,这说明了什么问题?(二)引入新课密度是物质的基本属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
密度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有重要的价值。
在解决不同的实际问题时,密度知识是如何应用的.1.密度与温度自然现象中风的形成也是因为密度与温度有关形成的做风形成的实验:教材P120空气因受热体积膨胀,密度变小而上升,热空气上升后,温度低的冷空气就从四面八方流过来从而形成了风。
根据气体的密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现象,试分析房间里的暖气一般都安装在窗户下面的道理。
暖气周围的空气受热体积膨胀,密度变小而上升,靠近窗户的冷空气密度大,下沉到暖气周围,又受热上升,利用这种冷热空气的对流,可以使整个屋子暖和起来。
人们很早就利用风力了,例如:利用风力来取水,灌溉、磨面,推动帆船、滑翔机等,近代大规模应用风力,主要在发电上。
温度可以改变物质的密度。
固体、液体的热胀冷缩不像气体那样明显,因而密度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小。
设问:难道所有的物质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吗?水的凝固点是0℃,北方的寒冷冬天,气温在0℃以下,湖面结成了冰,行人可以在湖面上行走。
湖底还有鱼存活吗?300多年前,人类就已知道水在4摄氏度时密度最大这一现象。
在冰湖中作的测试表明,表面冻结的湖里,冰面以下的水体中密度从上至下递增(这是当然的事了,重在下,轻在上),温度也是由上至下递增,从表层水体的0℃至底层水体的4℃。
正是因为这个特性,湖里的鱼类能够在严寒的冬天躲在底层水体中,不至于被冻成冰块。
水在0—4℃之间,是热缩冷胀,在4℃以上是热胀冷缩。
水的反膨胀现象,给人们带来了好处,江河湖面的水结冰时,因为冰的体积膨胀,密度比水小,总是浮在水面上;而水到了4℃,密度最大,总是沉在下面。
这样,冰块就成了一层天然的防寒屏障,使江河湖海不至于一冻到底,使大量的水下生物得以生存。
水的反常膨胀,给人类生活也带来不方便。
北方的冬天,放在户外的自来水管将冻裂。
所以对自来水管的保护显得尤其重要。
2.密度与物质鉴别讨论的问题如下:教师出示学生体育课上用的4kg的铅球,问学生:你如何判断,这种铅球是否用铅制成的?请说出你的办法来.学生分组讨论:学生作答:先分别测量出铅球的质量和体积,再利用密度公式求出它的密度,判断它是否是铅组成的。
又提问:如何利用家里能找到的器材,测出测量出铅球的质量和体积呢?用体重计测出铅球的质量,可以用水桶做排水器材测出铅球排开水的质量,即可算出铅球的体积。
例1:某仓库有一捆铁丝,其质量为7.9 kg,测得直径为1 mm.问这捆铁丝有多长?分析:铁丝的长度可用刻度尺量,但是一捆铁丝,用刻度尺量很不方便,利用密度公式间接求出就方便了.解法如下:已知:m=7.9 kg,ρ铁=7.9×103kg/m3,r=0.5 mm=0.5×10-3m求:L解:根据ρ=V m 得V =ρm =33/109.79.7m kg kg ⨯=10-3m 3 又因为铁丝可视为圆柱体,可由公式V=πr 2L 得:L=V/πr 2==⨯⨯--2333)105.0(14.310m m 1274m . 答:这捆铁丝长1274 m .例2:铁的密度为ρ铁 =7.9×103kg/m 3 ,一个铁球的体积为1.5dm 3 ,质量为7.9 kg ,试通过计算说明铁球是实心还是空心?空心部分体积多大?教师板书:(略)总结:用密度鉴别物质问题,如果我们计算出某一物体密度和密度表中某一物质密度相同,我们只能说可能是这种物质,如果前边例题中你不知道是铜球,这样用计算出的密度值一分析就会错误地认为是铁球.而且从密度表中可以看到花岗石的密度在33g/cm 8.2~g/cm 6.2之间,如果一块花岗石密度恰好是3g/cm 7.2,我们能说它是铝吗?显然不能.所以在用密度进行物质鉴别时往往还要配合利用物质的其他特性,比如颜色、硬度等等.更科学的鉴别物质的方法,应采用化学分析或光谱分析,鉴别组成它的化学元素成分.同种物质的密度一般是不变的,如一瓶水用去一半,剩下一半水的质量是原来的二分之一,但密度不变。
小结:作业设计:教材P123动手动脑学物理1、2、3;见后面附件板书设计:1.密度与温度温度可以改变物质的密度。
固体、液体的热胀冷缩不像气体那样明显,因而密度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小。
水在0—4℃之间,是热缩冷胀,在4℃以上是热胀冷缩。
2.密度与物质鉴别例1:某仓库有一捆铁丝,其质量为7.9 kg ,测得直径为1 mm .问这捆铁丝有多长? 例2:铁的密度为ρ铁 =7.9×103kg/m 3 ,一个铁球的体积为1.5dm 3,质量为7.9 kg ,试通过计算说明铁球是实心还是空心?空心部分体积多大?补 充:教学后记:课题复习课质量与密度复习一、质量1.质量定义:物体所今物质的多少叫做这种物质的质量。
单位:kg,g,mg,t2.质量的测量工具:天平,秤(磅秤,台秤等)方法:(用天平的测量质量的方法)3.质量的特性质量是物体的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发生变化而变化。
二、密度1.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具有正比例关系。
2.密度①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公式:ρ=m/Vρ------密度------千克每立方米(kg/m3)m-----质量------千克(kg)V------体积------立方米(m3)②密度的单位:千克每立方米,符号是kg/m3。
像这种单位叫做组合单位。
有时密度的单位也用克每立方厘米,符号是g/m3。
1g/cm3=1×103kg/m33.一些物质的密度值(常温常压下)①不同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的密度也不相同。
如水在不同的状态下,密度不同。
②物质密度与温度、压强有关;③密度相同的不一定是同一种物质,如冰、蜡、植物油密度都是0.9×103kg/m3;还有煤油、酒精密度都是0.8×103kg/m3;④金属固体的密度较大。
⑤水的密度值:1.0×103kg/m3,表示体积1立方米的水,质量是1.0×103kg。
读作:水的密度是1.0×103千克每立方米。
4.密度的应用密度的应用:利用公式ρ=m/V变形可得到m=ρV和V=m/ρ,即在知道物质的密度和体积时,可以计算出物质的质量;在知道物质的质量和密度时,可以计算出物质的体积。
三、测量物质的密度1.测量原理:ρ=m/V2.量筒的使用①认识量筒:单位,量程,分度值。
②读数方法: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面垂直,与液面相平。
如果量筒中液面是凹形的,与凹面相平,如果液面是凸形的,与凸面相平。
③液体的体积可以利用量筒直接测量。
④用量筒测量固体的体积:等量占据空间替代法。
a. “溢杯法”测量固体的体积。
b.先测出量筒中适量..水的体积,再测出量筒内水和完全浸没于水中的固体的总体积V2,两者相减,就得到固体的体积V= V2 - V1。
3.测量固体的密度(石块):[注意]要先测石块的质量,再测石块的体积。
4.测量液体的密度(盐水):用剩余法测体积5.测量不规则的塑料的密度(其密度比水小):悬垂法和针压法测体积。
作业:后附件补充:教学后记:第六章第4节密度与社会生活●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密度与温度的关系;2、会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总结出密度与温度的关系;2、学会利用密度这一重要属性鉴别物质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充分把密度知识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
●教学重点一、密度与温度的关系;二、密度与物质鉴别。
●教学难点水的反常膨胀,4℃水的密度最大。
●教学方法根据本节特点主要采取启发教学、小组讨论、观察实验等方法。
●教学过程一、预学知新1、能够改变物质的密度。
的密度受温度影响比较小。
m2、由于气体的体积随温度的升高而。
根据P= —,一定质V量的气体,体积膨胀后,变小。
3、事实表明:水在时是热缩冷胀,在时是热胀冷缩。
的水的密度最大。
人们把水的这个特性叫做水的。
4、密度是的一种特性,是一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我们可以根据密度来物质。
如密度是 2.7×103kg/m3的金属是,而密度是7.9×103kg/m3的物质是。
教学建议:二、探究与精导教学点1 密度与温度1、观看演示实验一:在室温下,吹鼓两个气球。
分别把它们放在冰箱的冷藏室和炉火附近(1)你发现了什么现象?放在冰箱冷藏室的气球了,放在炉火附近的气球了。
(2)小组讨论交流,为什么会看到这种现象:气体受热,但其不变,由密度公式可知:一定质量的气体后,密度。
2、观察演示实验二:按课本图11.5—1做一个风车。
把风车放在点燃的酒精灯附近。
风车能转动起来。
并思考:是什么推动了风车?(1)你发现了什么现象?(2)小组讨论交流,为什么会看到这种现象:根据实验现象,讨论得出结论:空气在受热时体积,但其不变,所以密度而上升。
热空气上升后,温度低的冷空气就从四面八方流过来,形成风。
3、由实验一、二可得出结论:由公式,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后,密度。
4、小组讨论交流:日常生活中气体、液体、固体的密度受温度影响一样吗?5、生活中的物质大多数遵循“热胀冷缩”的规律,但有引起物质是喜欢“热缩冷胀”。
m水的反常膨胀:一定质量的水,由P= —,可知,当温度高于4℃V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水质的体积,密度;当温度在0℃—4℃时,随着温度的降低,水的体积,密度。
【学点训练】1、在我国的北方的冬天里对自来水管的保护十分重要。
如果保护不好,水管里的水结了冰,不仅影响正常生活用水,有时水管会冻裂,造成送水设备的损坏。
那么自来水管为什么会冻裂?教学建议:教学点2 质量与物质鉴别1、思考:如何鉴别一只戒指是不是纯金做成的?从密度表可以看出,各种物质的密度是,不同物质的密度是的。
只要测出了戒指的,再与密度表中进行比较就可鉴别戒指是不是纯金做成的。
2、如何测戒指的密度?可用天平测,用量筒测,根据密度公式计算出密度。
3、讨论:用密度鉴别物质,是否绝对可靠?4、总结:在知道密度的基础上鉴别物质,但是要准确地鉴别物质,常常要。
利用密度知识还可以鉴别牛奶、酒的,在地质勘探中鉴别矿石。
另外,我们还可以鉴别体育课上用的铅球是不是用纯铅做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