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之教育心理学“五大效应”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之教育心理学“五大效应”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之教育心理学“五大效应”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之教育心理学:“五大效应”
下半年四川教师招聘|四川教师资格证考试
印象形成的“五大效应”无论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是在历届教师招考或教师资格的考试中都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加深各位学员对“五大效应”理解,今天我们将以一个轻松有趣的方式给大家讲解一些五大效应的定义和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体现。

从前,在美国偏远地区的一个小山村里生活着一对老夫妻,她们共同经营着一个农场,想雇佣一个干杂活的工人,告示没贴出多久就有一个名叫约翰的黑人小伙子前来应聘了。

当时种族歧视还很严重,农场主里的老先生一看是个黑人,马上拒绝道“不行,不行,黑人骗子、小偷和杀人犯,我绝对不会雇佣一个这样的人做我的工人。


故事讲到这里,我们的第一个心理效应就已经出现了。

那就是社会刻板效应。

社会刻板效应指的是,对一群人的特征或动机加以概括,把概括得出的群体的特征归属于团体的每一个人,认为她们都具有这种特征,而无视个体差异。

在日常生活中体现为:“我们一般认为生意人多数都
精打细算,很抠门,那我们就说每一个生意人都很抠门。

”这其实是错误的,正是社会刻板效应搞的鬼。

我们把“生意人抠门”这样一种群体特征,强加给了每一个生意人身上,而忽视了个体差异性,其实生意人也有很多非常的大方人。

再例如“我们常常会说文科男生多情,而工科男生古板,如果你想找浪漫的男友,千万不要找一个工科男。

”这种说法把多数工科男生的特征强加给了每一个工科男生,同样是忽视了个体差异的社会刻板效应。

正如我们故事中的老先生,把多数黑人的特征强加在约翰身上。

约翰真的是一位“骗子、小偷、杀人犯”吗?并不见得。

接下来继续我们的故事。

聪明的约翰见老先生不雇佣她,马上跑到老妇人面前,先行了一个礼,然后说道“夫人、夫人,您就雇佣我吧,我非常想获得这份工作,一定会好好干活的。

”老妇人见约翰干净利落又很机灵,觉得很不错,就同意了。

可是开始工作以后,约翰表现的并不好,总是偷懒,还总躲在墙角吸烟。

好在约翰的嘴非常的甜,经常哄的老夫人眉开眼笑,因此老妇人觉得她哪都好,又聪明又机灵,待人又真诚。

故事讲到这又体现了首先效应和晕轮效应。

首因效应也叫最初效应,或第一印象,指在总体印象形成前,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这正是首因效应的体现。

例如我们在找工作面试的时候,都非常的注重个人形象,希望给面试官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

或者是在男女相亲的时候,如果女孩儿第一眼看见男孩儿觉得很有眼缘,很舒服的话,那么这个相亲的成功几率就会非常大。

在故事中也就体现在约翰跑过去先给夫人鞠了一躬,然后诚恳的请求夫人给她工作,夫人对她留下了很好的第一印象,之后即使她不是很勤劳,依然也很喜欢她。

晕轮效应,也叫做光环效应。

当我们认为某人具有某种特征时,就会对其它特征作相似判断,也就是以点概面,当有一方面优势特别突出的时候,别人就会认为其它方面也很优秀。

如:电视上经常播出的明星代言广告。

这个明星演技好,长的帅,我们就觉得她品德也好,也很诚实,代言的产品也一定很有效果,这些都是晕轮效应的影响。

在故事中就体现为,老夫人因为约翰嘴
甜,就觉得她哪都好。

以嘴甜的特征,对约翰的人品和性格做出了相似的推断。

好景不长,老夫人对约翰的好印象很快就产生了改变,因为有一天,她看见约翰在房间里喝的酩酊大醉,还撒起酒疯来,砸坏了房间里的很多东西。

非常的生气。

晚上就和老先生抱怨说:“我真的很失望,看错了约翰,没想到她是一个这样的人。

”“我早就说过不能雇佣黑人的。

”老先生回应到。

刚巧,老夫妻俩的对话,被躲在墙角吸烟的约翰听到了。

约翰心想:“明天一大早她们一定会来辞退我,说不上还会诬陷我偷了她们的羊呢,不然先下手为强。

”第二天一早,老夫妻起来后发现约翰已经不辞而别,还偷走了她们的羊,非常生气的报了警。

警察一到集市就抓到了正在卖羊的约翰,把她关了起来。

故事到这里就讲完了,在这一段故事中同样有两个效应的体现,就是近因效应和投射效应。

近因效应也叫最近效应,指在总体印象形成的基础上,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近因效应是近期获得的信息更重要,而首因效应是最初获得的信息更重要,这是二者的区别。

例如:我们常说的“士别三日,当刮目
相看”就是这个意思。

东吴吕蒙,勇敢善战,但出身贫贱,早年没有读书机会,在吴主孙权的启发下,利用一切空隙时间发愤读书,随着知识领域的不断扩大,看法也日益深刻。

军师鲁肃瞧不起文盲吕蒙,一日和吕蒙吃饭,吕蒙对当下战事进行了分析,并为东吴的发展提供了五条建议。

鲁肃听了,非常折服,拍着吕蒙的背亲切地说:我总以为老弟只会打仗,没想到学识与谋略也日渐精进,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啊。

吕蒙的几句话显示了自己的学识,属于新近的信息,一下子改变了鲁肃对她的旧看法,正是近因效应的体现。

在故事中体现为,老夫人因为约翰酗酒这件新近发生的事,一下子改变了对约翰的好印象。

投射效应,指与人交往时把自己具有的某些不讨人喜欢、不为人接受的观念、性格、态度或欲望转移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也是如此,以掩盖自己不受欢迎的特征。

常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苏东波嘲笑佛印说,“我看你就是一堆狗屎。

”佛印却说:“我看你是一尊金佛”。

苏东坡洋洋自得,回去说给苏小妹听,苏小妹说:“哥,你这不是骂自己是狗屎吗?”苏东坡把自
己的态度、观念转移到了佛印身上,认为别人是狗屎,其实也是认为自己是狗屎。

这正是投射效应。

如:中国行人闯红灯屡禁不止,正是因为人们在闯红灯的时候,将自己的想法投射在别人身上,认为如果也是别人也会这样做,因此才觉得理所当然。

故事中体现在,老夫妻俩并没有想辞退约翰,而约翰将自己的想法投射在了老夫妻身上,推断她们会辞退,甚至诬陷自己。

最后走进了监狱。

以上,我们经过“约翰打工”的小故事,把心理学中的五大效应联系起来,帮助大家进行理解和记忆,属于联想记忆法,希望广大考生在学习这一部分知识的时候,能够联系生活实际,对比记忆,在考试中拿下相应分数,取得一个好成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