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历史教案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历史教案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教案2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参考教案
考纲: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课标:
以“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为例,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导言:通过北京奥运会主题曲引入第5单元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复习,指出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实际上是具有有效机制的经济体系形成。

教学过程:
一、探讨历史背景
1、必要性:世界经济秩序混乱,需建立有效机制,稳定经济,维护世界安全。

通过回顾前面所学的29—33年的经济危机,引导学生分析出建立有效机制的必要性。

2、可能性:欧洲衰退;美国经济实力膨胀,企图确立经济霸权;达成共识;军事合作的胜利……
通过教材中的材料,引导学生分析出可能性。

二、掌握形成过程
概况: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主要包括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国际贸易体系。

货币金融体系中包括两个正式的经济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

国际贸易体系中最开始也是要成立国际贸易组织,但由于彼此间分歧太大,最后签订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虽不是正式经济组织,但起着经济组织的作用)。

它们的规定对成员国是具有法律效力的。

概括起来也就是两大体系,三个支柱。

问题一: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如何稳定国际货币金融秩序的呢?
1、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
2、固定汇率制
具体要解决的问题:
(1)如何区别布雷顿森林体系中两个组织的功能?
课堂抢答:(这些问题要向哪个组织求助)
1、1997年,韩国爆发金融危机,韩元一落千丈,贬值一半以上……
2、2008年,中国5·12汶川大地震后的灾后重建工作……
3、2008年10月,欧洲小国冰岛成为全球金融危机的第一个牺牲品,
整个国家濒临破产……
4、1980年我国为及加强理工科高等教育和科研活动……
5、中国提高食品安全水平及改善宁夏回族自治区道路基础设施…
6、2009年希腊债务危机拉开序幕……
总结规律:
IMF:稳定国际汇率……短期贷款缓解国际收支不平衡。

WB:……提供长期贷款,促进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最初主要西欧,现在亚非拉发展中国家)
这个问题实际考察了两个组织的宗旨。

(2)美国如何控制这两个组织的?
认缴资金决定投票权:这两个组织的资金都来自成员国的认缴资金,并根据认缴资金的数额决定投票权的多少。

美国经济实力最强,认缴资金最多,取得了两个国际金融机构的决定性控制权。

这也意味着美国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

(3)固定汇率制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有何影响?
固定汇率制: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就是两挂钩,这个制度规定:1、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会员国必须确认美国政府规定的35美元约等价于1盎司黄金的法定价格,美国政府承担各国政府或中央银行按黄金官价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的义务。

2、各会员国货币再与美元挂钩,建立稳定的比价关系。

影响:
1、这一规定对成员国是起到法律效力的,稳定国际汇兑起到作用。

2、确立了美元的中心地位。

美元在这个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并等同于黄金,美元有一段时间也被称为美金,作为国际储备资产及国际支付手段,美元起着世界货币的作用,其他各国货币则处于从属地位。

因此美国财政部长福勒宣称的:“各个行星围绕着太阳转,各国货币围绕着美元转。


这意味着布雷顿森林体系实质是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控制了两大经济组织,确立了美元的中心地位,使美国实现了在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主导地位。

问题二:国际贸易体系是如何稳定国际贸易秩序的呢?
签订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主要目标:通过谈判消减关税,消除贸易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
影响:促进世界贸易发展,形成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高考链接:
(2009·广东历史24)20世纪60年代后期,布雷顿森林体系出现危机,美国一度出动军用飞机紧急空运黄金供应伦敦黄金市场,美国的黄金储备因此遭受损失。

美国这样做的目的是()
A.维持美元价格
B.赚取更多英镑
C.支持浮动汇率
D.制造金融混乱
通过这道题的分析,介绍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国际贸易体系后来的发展情况。

三、分析历史影响
材料:1946-1949年,美国对外投资增加了近50%,到1970年,美国资本输出总额达1555亿美元,占资本主义世界的一半左右。

世界出口贸易总额年均增长率1948-1960年为 6.8%,1960-1965年为7.9%,1965-1970年为11%,而战前平均每年只增长0.7%。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前面所学知识分析经济体系形成的历史影响。

1、有利于美国的经济扩张,建立经济霸权。

2、促进了世界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同一时期,还有哪些因素推动经济的发展呢?经济:通过国家干预经济这种方法来对生产关系进行调整;政治:局势相对稳定;文化:第三次科技革命。

到5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黄金时期”。

3、推动了全球化进程。

(总结全球化发展趋势)
经济全球化趋势:二战前:分散走向整体,世界市场形成,缺乏有效机制;二战后:体系化、制度化;区域化,建立完善有效机制。

高考链接:
材料二:1820~1985年英美进口关税率(℅)
(2)根据材料二,指出1926—1985年美国进口关税率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9分)
(2)低—高一低。

(3分)低—高的原因;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2分)高—低的原因:美国经济实力提高;倡导自由贸易。

(4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