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国旗的来历
英国国旗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英国)的国旗,中文又俗称米字旗,英文俗称“联合杰克”(The Union Jack)[1]。
然而,严格来说只有英国国旗在船上使用时才能被称为“Jack”(舰首旗)。
英国国旗的正确比例是 1:2,然而英国陆军在使用时通常会将其修改为 3:5 比例。
最早的米字旗于1606年4月12日英格兰詹姆士一世统一英格兰和苏格兰时诞生。
它是由英格兰圣乔治的十字和苏格兰圣安德鲁的交叉合并而成。
不过,这面旗帜的旗面不是今天的深蓝色而是浅蓝色。
威尔士由于早期已经被英格兰爱德华一世征服并被认为是英格兰的一部分,因此并没有出现在当时的英国国旗上。
今天的米字旗诞生于1801年1月1日,当时爱尔兰岛与不列颠组成了联合王国。
爱尔兰圣帕特里克的白地红色交叉型旗再度与米字旗合并,从而形成了今天的米字旗。
米字旗最早其实是王室的旗帜,即使到今天,英国也没有法律确认米字旗为英国的国旗,不过它在功能上与国旗已经没有差别。
1908年英国议会宣布“米字旗应该被认为是英国的国旗”。
1933年英国内政大臣则宣布“米字旗就是英国国旗”。
英国的很多殖民地与前殖民地国家和地区将米字旗放在国旗的左上角,以示与英国的关系。
这些国家中包括了英属香港、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美国夏威夷州。
加拿大在1965年前使用的国旗上也有米字旗的图案。
另外需要留意,虽然乍看没有分别,英国国旗其实是有上下之分,靠近旗杆的两条红白双色米字斜条中的上部主要应为白色,红色靠近下部,不可倒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