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顶板安全
在掘进工作面,不采用前探梁支护,控顶距离大, 易发生冒顶事故。对采用棚子支护的掘进工作面, 爆破前,如果支架不实行十连锁也会由于爆破打倒 棚子而引起冒顶事故。 4、人为因素的影响。 在冒顶事故中,人的违章操作占极大比例。其主要 表现在对工作不负责任、不按规定控制顶板、盲目 蛮干、侥幸心理、缺乏安全意识、麻痹大意等方面。 以上各种违章行为大都发生在节、假日及矿井停产 检修前后。
五、易发生冒顶的地点
1、采煤工作面易冒顶的地点 ★采煤工作面易发生冒顶的地点可概括为“一道、一线、两出口”。 ★ “一道”:是指采煤工作面机道。机道上方支护力相对较小, 加之若煤壁片帮及破煤后顶板支护不及时,顶板失去控制,极易发 生局部冒顶。如果局部冒顶处理不及时,还会发展为大冒顶事故。
三、顶板事故预兆时候的应急处理
具体措施为: 1、迅速撤离到安全地点; 2、遇险时要靠煤帮贴身站立或到木剁处躲避; 3、感觉到顶板掉渣时,不要抬头观察,迅速躲避 后观察; 4、发现鸡窝顶时,要及时挑下,挑不下时必须做 临时支护。
四、冒顶的原因
井下采掘工作面发生冒顶的原因很多,也比较复杂, 但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一、顶板事故的分类
(一)、煤矿顶板事故总的分为:采场顶板事 故及巷道顶板事故。
1、采场 ①绝大多数发生在使用单体支柱和木支柱工作面约占 93%;②由直接顶造成的事故约占93%,老顶造成的 事故约占7%;③局部冒顶70%,大型垮落30%;④ 机炮道26%,放顶线15%,上下两口15%,其他44%。 2、巷道 掘进头占48%,交叉点43%,其他9%。掘进头和交 叉点是防治重点。
3、基本顶(老顶)
指位于直接顶或煤层之上,通常为厚 度及岩石强度较大、难于垮落的岩层。 常有砂岩、砾岩、石灰岩组成。 基本顶能维持很大的悬露面积而不随 直接顶垮落。基本顶垮落后会给采煤 工作面带来很大压力,如果工作面支 护不好,就会发生大面积冒顶伤人事 故。
二、采空区上方顶板的“三带”
采空区上方的岩层,按由下向上的顺序逐步冒落, 根据破坏特征及结构特点分为三个带:冒落带、 裂隙带、弯曲下沉带
第二节 煤矿顶板事故概况
引 言 ★世界主要产煤国家统计资料表明,冒顶事故总 数占井下事故的二分之一。 ★ “冒顶”即地下开采中,上部矿岩层自然塌落 的现象。是由于开采后,原先平衡的矿山压力遭 到破坏而造成的。采煤工作中有时有计划地放落 上部煤层,也称为冒顶。 ★“片帮” 指矿井作业面、巷道侧壁在矿山压力 作用下变形,破坏而脱落的现象。 ★采场支架对顶板应能支得起、稳得住、护得好。
(二)、按发生事故的力学原因分三类:压垮型 冒顶;推垮型冒顶;漏垮型冒顶。 压垮型冒顶:由垂直于层面方向的顶板力压坏采 场支架而导致的冒顶。 推垮型冒顶:由平行于层面方向的顶板力推倒采 场支架而导致的冒顶。 漏冒型冒顶:是因已破碎顶板没有得到有效防护 受重力作用冒落而导致的冒顶。
(三)、按冒顶发生的地点可分为:采煤工作面 冒顶即发生在采煤工作面的顶板事故;掘进巷道 冒顶即发生在掘进工作面的顶板事故。维修巷道 冒顶即发生在维修巷道的顶板事故。 (四)、按冒顶范围分为两类:大面积冒顶(一 次伤亡3人以上);局部冒顶(一次伤亡1-2人)。
第一节、采场顶板活动规律
一、煤层的顶底板 位于煤层上面或下面的岩层分别称为煤层的 顶底板。 根据顶底板的坚硬程度及距煤层的距离,可 把其分为以下几类:
伪顶 顶板 直接顶 底板 老底
2018/10/26
直接底
基本顶
煤 层 顶 底 板 岩 层
1
2
3 4 5
1、基本顶;2、直接顶;3、伪顶;4、煤层;5、底板岩层
二、冒顶事故的预兆:
1、发出响声(岩层下沉断裂,支架发出响声) 2、掉碴; 3、片帮煤增多; 4、顶板出现裂缝增多; 5、顶板出现脱层。用“敲帮问顶”的方法检查顶
板,如果发出的声音清脆,表明顶板完好;如果发 出“空空”的响声,说明上下岩层之间已经脱离。 6、漏顶,形成棚顶托空;(空顶作业)
7、瓦斯涌出量增加。 8、顶板的淋头水量加大。
1、伪顶是在煤层之上、紧贴煤层的一层松软岩层,
一般厚度0.3~ 0.5 m。当煤层被采落时,伪顶也同时
下落,混入煤中,影响煤质。伪顶一般极难支护。
2、直接顶是位于伪顶之上或煤层(无伪顶时)之上的
顶板,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一般能随回柱放顶及时
垮落。直接顶是采掘பைடு நூலகம்作面支护的对象。如果支护好,
就不会冒顶,否则会造成冒顶伤亡事故。
1、冒落带 岩层破碎冒落,下部块度较小,而且呈 杂乱无章堆积,上部块度大,呈规则 的排列。由于岩石的碎胀性,每冒落 一些岩层,采空区自由空间的高度就 减小一些。
冒落带岩层厚度(冒落带高度)是冒落后能把采空 区空间填满的厚度。
2、裂隙带 岩层中出现许多垂直或斜交于层面的裂
隙,以及顺层的离层裂隙,但不冒落。 3、弯曲下沉带 岩层整体弯曲,可能有少许裂隙,影响 范围可波及到地表。
1、地质因素的影响。
采掘工作面在遇到顶板松软破碎时较难控制,易发生 局部冒顶事故。但是,顶板坚硬难冒时,一旦冒落, 会造成采煤工作面大面积冒顶事故。我国有些矿区还 有冲击地压的影响。除此之外,采掘工作面如果遇到 断层、褶曲、风化带、陷落柱时,由于顶板破碎,难 以控制,也易发生冒顶事故。
2、顶板压力变化影响。 在采煤工作面开采中,有基本顶的初次来压和周 期来压,工作面靠采空区一侧还有固定的支承压 力。如果支护措施不能有效地抵抗压力,就会发 生冒顶事故。在掘进巷道布置中,如果布置在压 力集中区,也易造成冒顶事故。 3、采掘工序的影响。 采煤工作面爆破、采煤机割煤、移输送机、回柱 放顶都可能引起冒顶事故。工作面在托伪顶、过 老巷、过断层等特殊条件下,如果支护措施不当, 同样会发生冒顶事故。
★顶板事故是指是指在地下采、掘生产过程中,顶 板意外垮落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生产中止 等事故。 ★顶板事故是煤矿五大自然灾害之一(瓦斯突出与 爆炸;煤尘爆炸;矿井火灾;矿井水灾;顶板事 故)。 顶板事故的伤亡人数约占煤矿总伤亡人数的37%, 对安全生产影响很大,所以加强顶板管理,消除 顶板事故隐患,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是顶 板安全管理工作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