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图中四点中,最有可能观赏到“午夜太阳”景色的是A.①B. ② C . ③ D. ④二、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以下小题。
1.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于每年 6月 16日至 18日举行。
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期间,地球运行在图中的2.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期间,株洲昼夜长短的情况是A.①段B.②段C.③段D.④段E.昼长夜短F. 昼短夜长G.昼夜等长H.出现极昼现象三、读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 a、b、c、d 为二分二至日地球所在位置),回答问题。
1. 关于地球绕日公转的叙述,不正确的是2. 春分日( 3 月 20 日或 21 日),地球处于图中3. 某校于 11 月 12-16 日举行期中考试,这期间,地球公转位置在4. 姜堰地区白昼最长、正午太阳最高的一天是5. 下列现象中,由地球公转产生的是A. 绕转中心为太阳B. 方向为自东向西C. 周期为一年D.E.a 位置F.b 位置G.c 位置H.d 位置I.a 、b 之间G.b 、c 之间 c 、 春分日 夏至日 秋分日 冬至日 昼夜现象昼夜交替现象 地方时的差异 季节变化 四读下图,完成小题。
1. 当太阳光照如图①所示时,图②中的甲地正值四季中的2. 图②中,乙地位于丙地的方向3. 图②中,丁地的经纬度是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E. 西方F. 西南方G. 西北方H. 北方I. 东经 90°,北纬 70° G. 西经 90° 北纬 70° 西经 120°,北纬 70° 120°,北纬 70° 五、我国有一口井,每年有两次太阳光线直射井地轴空间指向不变 d 之间 东经底,该地的纬度是A.30 °SB.30°NC.20°SD.20°N 六、划分五带的主要依据A. 有无太阳的直射和斜射B. 有无明显的四季变化C. 获得太阳热量的多少D. 有无极昼极夜七(1)B在 A的方向,C在 B的方向, ABC三地全部位于南极点的方向。
(2)位于南极圈内的有(3)A地的经纬度(4)ABC三地位于西半球的是八1)在图中填写标出太平洋2)距离长城站最近的大陆是___ ,隔_______ 海峡相望( 3)长城站位于中山站的 __ 方向。
( 4)我国已在南极洲建立了科学考察站,其中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站,原因是 _________( 5)我国科学家到南极洲考察的时间(到达南极大陆时北京的季节),原因是九有一位建筑师,想要建造一座房子,房子四面的窗户都对着北方,这样的房子应该建在()A.北极点上B.南极点上C.赤道和 0°经线的交叉点上D.赤道和 180°经线的交叉点上十(1)写出地球公转至 A、 B、C、D位置时北半球的节气:A ,B ,C ,D(2)地球公转至 D 位置时,太阳直射的纬线是,北极圈内有现象。
(3)一年中,南康市白昼最短的一天是在月日前后。
(4) _________________ 当地球公转处在位置时,南半球的季节是冬季。
. 下载可编辑.(5)由于地球的公转在温带形成了明显的变化一1)A、B、C分别位于哪个半球(东、西、南、北)A:——半球 __ 半球B:_ _ __半球__ 半球C:___半球 __ 半2)根据上图太阳直射的纬线是,这一天代表的节气是3)B 地在 D地的——方 ,A 地在 D地的——方。
十二(1)左图中 A 点的经纬度是4) 下图为天津某学校的玲玲同学不同时间身影长短变化情况示意图。
假如玲玲的身高 不变,请比较判断:如果是在同一天,则更接近正午的是十三我国沿海某省一个课外小组某日测得当地日出和日落时间分别为北京时间16:40。
据此回答 1~3 题。
1. 该地的经度约为A .120°E B .125°E C .115 E D .110° E2. 该日可能在A . 11月B .9 月C .7 月D .5月3. 该月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 . 南海海水经马六甲海峡流向印度洋B .印度洋海水经马六甲海峡流向南海C 拉普拉塔河进入枯.印度河进入丰2)B 点在 A 点的方向。
3)C 点位于五带中的 带。
图;如果是在不 同季节的正午时刻,则更接近冬至日的是 图。
6:40十四(1)写经纬度:A ____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_ ,C _______________ ,D _______________ 。
( 2)位于热带的点 ___ 。
(3)冬至日以上四点中白昼最长的是 ___ 。
( 4)以上四点中最冷的是 __ 点( 5)位于南半球的点是 _ 。
十五阅读下面的经纬网图,完成下列各题:(填字母, 6 分)1)位于北半球、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是和2)比例尺最大的是,表示的内容最粗略的是,表示范围最大的( 3)A 点位于点的正北方。
十六(9 分)读图 6,完成填空。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地球公转至 A处时,太阳直射 _,节气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前后,地球上出现极夜的范围是 __ 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球公转至 B处时,太阳直射 _,时间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前后,此时北京市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__(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由 D 向 C转动的过程中,北京市由________________ _季向______季过渡,昼夜长短变化是白天越来越 _。
十七(1)在图中用箭头标出地球的自转方向(2)根据此时的太阳直射图判断此时的节气是 _________________ ,此时太阳直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C点在 D点的方向( 4)此时我们学校的昼夜长短情况是A.昼长夜短 B.昼短夜长 C.昼夜等长.十八(1)在图中适当的位置画出地球自转的方向。
(2)请写出 A点的经纬度: A __________ ;A在 B的方。
( 3)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此时南极有现象(“极昼”或“极夜”),海口市昼___夜 _ (填“长”或“短”)。
十九1)写出 A 地的经纬度_______ ;A、B、C 三地一年中太阳直射两次地。
(2)一天中, A、B 两地先看到太阳的是__ ;当太阳直射 A地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___ 处。
( 3)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乙处时,北半球的季节是季。
此日我们攀枝花的昼夜长短(理论上)情况是_______ 。
(4)C地位于 A地的___ 方向。
C地主要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 。
(5)请同学们用字母 D在上面的右图中标出 12月 25日时地球公转到的大致位置;标出地球公转的方向。
二十( 1)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乙处时,北半球处在季,南半球处在季。
( 2)A、 B、 C 三点位于地球上五带中的热带的是点,一年可被太阳直射两次的是点。
(3)A 点的纬度是;一天中,A、B 两点先看到太阳的是。
( 4)当太阳直射 A 点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处,此时北极圈内会出现现象。
(5)地球由公转轨道的丙处向丁处运动过程中,景德镇的白昼将变(长 / 短),获得的太阳光热也将逐渐(增加/ 减少)。
答案分析一、试题分析:午夜即是 0 点,午夜能够看到太阳,说明该地有极昼现象,地球上只有南北极圈到极点的范围内有极昼极夜现象,图中只有①在极圈之内有极昼极夜现象,选项A 正确。
考点:该题考查极昼极夜现象。
二、1.每年的 6月 16日至 18日处在春分日( 3月21日前后)和夏至日( 6月 22日前后)之间,因此地球运行在春分点和夏至点之间,即图中的①段,选A。
2.在春分和夏至之间,北半球是昼长夜短,赤道是昼夜平分,南半球是昼短夜长。
湖南株洲位于北半球,因此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期间是昼长夜短,选A。
考点:地球的公转,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三、试题分析:1.地球公转以太阳为中心,方向为自西向东,周期为一年,在公转的同时,地轴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2.以北半球为例, a位置为夏至日 6月 22日前后, b位置为秋分日 9月 23日前后, c位置为冬至日 12月22日前后, d 位置为春分日 3月 21 日前后。
3.某校于 11 月 12-16 日举行期中考试,这期间,地球公转位置在 b、c 之间。
4.姜堰地区白昼最长、正午太阳最高的一天是为北半球的夏至日 6 月 22 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长,正午太阳最高。
5.地球公转产生四季、五带、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等现象,自转产生昼夜更替,时差,昼夜现象是由于地球不发光不透明导致的。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知识。
点评:本题关键是判断二分二至日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
本题还可以考南北半球的四季、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对比等知识。
四、试题分析:1. 根据图①中的太阳光照图判断: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
图②中甲地位于 60°N,位于北半球,所以甲地为冬季。
所以本题选择 D 选项。
2. 根据经纬线辨别地理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所以从东西方向看,乙在西方;从南北方向看,乙地更靠近北极点,所以乙地位于北方。
所以乙地位于丙地西北方。
所以本题选择C 选项。
3.根据图②中经纬度的排列顺序判断:丁地纬度为70°N,丁地经度根据图中经度向西增大,所以为西经,所以丁地经度为 90°W。
所以丁地经纬度为 70°N,90°W。
所以本题选择 B 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太阳光照图的判读;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理位置。
点评:根据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北半球夏至日( 6 月 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现象;冬至日(12月 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春秋二分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
根据经纬网确定任意点的位置要注意经纬度的判断:经纬度的变化规律为:①纬度分为南纬和北纬,向北增大的是北纬,向南增大的为南纬;②经度分为东经和西经,向东增大的为东经,向西增大的西经。
五、分析: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①昼夜长短的变化;②四季的更替;地球上最重要的纬线是赤道( 0°),是划分南北半球的分界线.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也是重要的纬线;地球上重要的经线有 0°经线和 180°经线,以及 20°W和 160°E两条经线.其组成的经线圈是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解答:地球绕太阳公转过程中,太阳光的直射点有规律的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也随之有规律的变化着.南北回归线之间是地球上的热带地区,一年有两次太阳光直射现象,回归线上只有一次太阳光直射现象,故选项 D 符合题意.故选: D.六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五带的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