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0 全面预算管理

10 全面预算管理


第三节 全面预算的编制
本节通过一实例对全面预算的编制方法进 行介绍 一、有关资料 1、预计预算年度的销量和销售价格 通过预测 , 预算年度的全年销售量为 2000件。其中各季度的销售量分别为400件, 500件,600件,500件;单价44元。 2、 预编本年度的资产负债表(表1)
资产负债表(预编) 2005年12月31日 资产 负债及权益 1400 9500 1250 1600
季度 生产量① 标准耗用量② (公斤/件) 生产耗用量③ 期末材料存量④ 材料需要量⑤ 期初材料存量⑥
直接材料预算 2006年度 1 2 3 400 510 590 4 4 4 1600 204 1804 250 2040 236 2276 204 2360 204 2564 236
4 510 4 2040 248 2288 204
表二 标准成本与价格
项目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变动制造费 用: 标准耗用量 标准价格 4公斤/件 5元/公斤 5小时/件 2元/小时 项目 固定制造费用 管理人员工资 保险费
标准耗 用量
标准价格 2500 2000
间接人工
间接材料 维修费
5小时/件
5小时/件 5小时/件
0.1元/小时
0.12元/小时 0.06元/小时
制造费用预算 1 2 400 510 200 240 120 240 800 625 500 625 750 2500 3300 750 2550 255 306 153 306 1020 625 500 625 750 2500 3520 750 2770
3 590
295 354 177 354 1180 625 500 625 750 2500 3680 750 2930
年末产品存货成本(变动成本法) 单位产品直接材料成本(1)耗用量×价格 单位产品直接人工成本(2)耗用小时×工资率 单位变动制造费用(3) 产成品单位成本(4)=(1)+(2)+(3) 产成品年末存货量(5)=全年生产预算期末余额 产成品年末存货物成本(6)=(4)×(5) 20 10 2 32 60 1920
通常有逐月滚动、逐季滚动和混合滚动。
三、增量预算与零基预算 (一)增量预算(调整预算) 预算编制是以基期的成本费用水平不同作为基础, 结合预算期业务量水平及有关因素,通过调整原有的
有关成本费用项目而编制。
运用前提:1、现有的业务活动是企业所必需的;2、原
有的各项开支都是合理的;3、增加费用预算是值得 的 缺点:1、受基期不合理因素的干扰,可能导致预算不 准确
2、滋长“平均主义”和“偷懒”思想
3、不利于企业未来的发展
(二)零基预算 不考虑前期各种费用实际水平,而只是考虑 该费用项目在本期的实际情况以及重要程度, 其具体数额以零为起点。 具体步骤:1、分析预算各费用项目,并 预测费用水平;2、划分费用支出的等级并排 列先后顺序;3、按照费用支出的等级及顺序, 编制相应的费用预算。 优点:1、不受前期费用水平和项目的制约; 2、能调动各部门降低费用的积极性。 缺点:编制工作量大
4 510
255 306 153 306 1020 625 500 625 750 2500 3520 750 2770
全年 2010
1005 1206 603 1206 4020 2500 2000 2500 3000 10000 14020 3000 11020
(六)年末产成品存货预算的编制 (可按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 ——为编制利润计划及资产负债表作准备 产品存货成本=产品存货数量×单位产品成本(先进 先出法)
57250
3、 各项标准耗用量和标准价格(见下表2) 4、其他资料 据以往经验,并考虑预算期的特殊情况,确定本季 度销售额的 60%可以在本季收到现款,其余40%的现 金于下季度收到。 据以往经验 , 并考虑预算期的特殊情况,确定各 季度直接材料采购款的60%于本季度现金支付,其余 的40%的现金于下季度支付。 各季末产成品存货数量按下季销售数量的10%计 算。 直接材料存货数量按下季生产用量的10%计算。 预计预算年度的下年度的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的 销售量分别为600件,800件 (用于生产预算和材料预算 的编制)。
现金收入预算 1 2
9500 10560 20060 7040 13200 20240
3 8800 15840 24640
4 10560 13200 23760
全年 35900 52800 88700
(二)生产预算 期初+本期产量=期末存货+销量
季度 销量① 期末存量② 产品需量③ 期初存量④ 本期生产量⑤
维修费
折旧 变动销管费
2500
3000
水电费
管理员工资 租金
5小时/件
0.12元/小时
3500 2700
销售佣金
运输费
0.8元/件
0.7元/件
固定销管费:
二、全面预算的编制 全面预算编制的程序:最先是销售预算,然后是生产预算、 直接材料预算、直接人工预算、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 费用预算,最后是现金预算、利润计划及预计资产负债表。 (一)销售预算(应反映各季销量、销售额及取得的销售款) 与后面将介绍的其他业务预算(年末产品存货预算除外)均 应分季度列编。
本季支付上季采购款 =上季采购额×40% 本季支付本季采购款 =本季采购额×60% 现金支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季度 生产量(1) 单位标准工时(2) (小时/件) 需用工时(3) 标准工资率(4) (元/小时) 直接人工成本(5)
(四)直接人工预算 1 2 3 400 510 590 5 5 5
4 510 5
全年 2010 5
总体预算体系图
经营目标 目标利润 销售预算 期末存货 预算 生产预算 资本支出 预算 销售及管理 费用预算
直接材料预算 直接人工预算 制造费用预算 现金预算
预计损益表
预计资产负债表
预计现金流量表
预算的编制原则 1、以销售预算为中心,以经营目标为前提; 2、全面完整的考虑整个预算全局; 3、预算指标要切合实际并留有余地。 预算的编制程序 1、由预算委员会拟定企业预算总方针,并下发到各有关部门; 2、组织各生产业务部门按具体目标要求编制本部门预算草案; 3、由预算委员会平衡与协商调整各部门的预算草案,并进行预 算的汇总与分析; 4、审议预算并上报董事会最后通过企业的综合预算和部门预算;
第二节 全面预算的编制方法
一、固定预算与弹性预算 (一)固定预算(静态预算) 在编制预算时,只按预算期内的一种活动水平或 业务量来确定相应的预算指标体系及其结果的一种
方法。
一般地,固定成本多采用这种方法来编制预算。
优点:计划期内所涉及的各项预算指标都是固定数据,
具有相当稳定性,在计划期内一般不予修正或更正。 缺点:预算机械化,不具有环境适应性;缺乏可比性
季度 生产量(1) 变动制造费用: 间接人工(2)(0.5元/件) 间接材料(3)(0.6元/件) 维修费(4)(0.3元/件) 水电费(5)(0.6) 合计(6) 固定制造费用: 管理人员工资(7) 保险费(8) 维修费(9) 折旧费(10) 合计(11) 制造费用总计(12) 减:折旧费(13) 现金支出额(14)
二、全面预算的内容 主要包括经营预算、财务预算和专门预算三大部分。 (一)经营预算是指有关经营活动方面的日常业务预算。 包括:销售预算;生产预算;直接材料耗用量及采购
预算;直接人工预算;制造费用预算;产品成本预算;
期末存货预算;销售费用预算;管理费用预算等。 (二)财务预算是指与企业现金收支、经营成果和财务 状况有关的各项预算。这些预算以价值量指标总括反 映经营预算和资本支出预算的相应财务结果。主要包 括:现金预算;财务费用预算;预计利润表;预计资 产负债表。 (三)专门预算是指企业不经常发生的、需要根据特定 决策临时编制的一次性预算,通常又称特种预算。通 常包括:资本支出预算、产品研发预算等重大决策预 算。
全年 2010 4 8040 248 8288 250
采购量⑦ 标准价格⑧ (元/公斤) 采购额⑨
1554 5
7770
2072 5
10360
2328 5
11640
2084 5
10420
8038 5
40190
现金支出计算表 季度 1 5020 4662 9682 2 3108 6216 9324 3 4144 6984 11128 4 4656 6252 10908 全年 16928 24114 41042
流动资产: 现金: 应收销售款 材料存货(5元 ×250公斤) 产成品存货(32元 ×50件) 小计: 固定资产: 土地 房屋及设备净值 小计: 资产总计:
流动负债: 应付购货款 小计: 股东权益:
普通股股本 13750 保留盈余 小计:
5020
5020
36500 15730 52230
12500 31000 43500 57250 权益总计:
二、定期预算与滚动预算 (一)定期预算 预算的编制是以不变的会计期间作为预算期 优点:使预算期与会计期间相一致,便于考核和评价会
计的执行情况
缺点:远期指导性差;灵活性差;连续性差
(二)滚动预算 预算的编制是随着预算的执行不断延伸补充资料,
逐期向后滚动,使预算期永远保持一个固定期间。
通常滚动期间越小,预算越精确,但编制越繁琐。
销售预算 2006年度 1 2 3 季度 500 600 销售量 400 44 44 44 单价 销售额 17600 22000 26400
4 500 44 22000
全年 2000 44 88000
季度 本季收入上季销售款 (4)=上季(3)×40% 本季收入本季销售款 (5)=本季(3)×60% 现金收入(4)+(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