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部测量 ppt课件
碎部测量
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
第九章 碎部测量
§9.1 碎部测图方法 §9.2 确定碎部点的基本方法 §9.3 地物和地貌测绘
第九章 碎部测量 9.1 碎部测图方法
➢ 地物实质: ➢规则或不规则的平面形状
➢ 地物测绘实质: ➢地物平面形状的测绘
➢ 地貌实质: ➢许多不同方向、不同坡度的平面交合而成的几何体, 其平面交线就是方向变化线和坡度变化线。
第九章 碎部测量 9.1 碎部测图方法
一、传统测图
➢ 准备工作:
➢ 资料准备:包括收集测图规范、地形图图式、控制点成果 以及任务书和技术计划书等。
➢ 仪器与工具准备:种类繁多,小物件较多,认真准备,以 免遗漏,对测图仪器按规定进行检查、检验与校正,使其 能满足测图要求。
➢ 图板准备:图纸的准备、绘制坐标格网和展绘控制点。
➢方格网长对角线长度与理论值之差应小于0.3mm; ➢各小方格的顶点应在同一条对角线上,小方格的边
长与其理论值之差应小于0.1mm; ➢图廓边长与其理论值之差应小于0.2mm。 ➢ 检查后,若发现超限,必须重新进行绘制。
第九章 碎部测量 9.1 碎部测图方法
一、传统测图
➢ 展绘控制点时,首先确定待展点所在方格,如控制点2的坐 标5 674.16m从m点和n点根据比例尺(本例为1:1000)分别向上量取 74.16mm,得a、b两点,再从k、m分别向右量取 62.72mm,得c、d两点,ab与cd交点即2点位置。
➢ 绘图:按碎部点方向角放置分度规,并在分度规直径刻划线上依照比例尺 量取测站点至碎部点水平距离的图上长度,即可定出P点在图上位置;
➢ 注记:在点旁注记碎部点高程。
第九章 碎部测量 9.1 碎部测图方法
二、航空摄影测量 ➢ 摄影测量:在两个不同位置(通常称为摄站)对一物体进
行摄影,从而得到两张影像(分别为左影像与右影像)。 然后用摄影测量仪器分别对左、右影像上的同一物体(通 常称为同名点)进行测量,从而得到某物体坐标。 ➢ 航空摄影测量:对飞机所拍摄的航空像片上的信息进行分 析、处理和解译,以确定被摄物体的形状、大小和空间位 置,并判定其性质的一门技术。 ➢ 特点:
A上,量取仪器高,瞄准另一已知点B,
并将水平度盘配至零度左右,再瞄准 另一已知点C进行检查;
➢ 安置图板:在测站点A附近适当位置 安置图板,并将分度规中心圆孔固定 在图板上的a点;
➢ 观测:用经纬仪照准碎部点P上的标尺,读取碎部点方向与起始方向间的 水平角β1(称为碎部点方向角)、视距、垂直角;
➢ 计算:计算出测站点至碎部点的水平距离和碎部点的高程;
➢ 经纬仪测图所用图纸:一面打毛的聚酯薄膜,其厚度为 0.07~0.1mm,并经过热定型处理。
➢ 具有伸缩性小、无色透明、不怕潮湿等优点,便于使用和 保管。
第九章 碎部测量 9.1 碎部测图方法
一、传统测图 ➢ 测图前,要将控制点展绘在图纸上,首先在图纸上精确绘
制直角坐标格网,大比例尺地形图采用10×10cm方格网。 ➢ 坐标格网绘制可采用绘图仪、专用格网尺等工具进行。 ➢ 坐标格网绘制好后,必须进行检查,检查内容:
➢ 地貌测绘实质: ➢只要确定这些方向变化线和坡度变化线上的方向和 坡度变换点(地貌特征点或地性点)的平面位置和 高程,即反映出地貌的基本形态。
第九章 碎部测量 9.1 碎部测图方法
➢ 碎部测量:以控制点为基础,测定地物、地貌的平面位置 和高程,并将其绘制成地形图的测量工作。
➢ 碎部点:碎部测量中,地物的测绘实际上是地物平面形状 的测绘,地物平面形状可用其轮廓点(交点和拐点)或中 心点来表示,这些点被称为地物的特征点(碎部点)。
一、传统测图 ➢ 传统测图实质:即图解测图,通过测量将碎部点展绘在图
纸上,以手工方式描绘地物和地貌,具有测图周期长、精 度低等缺点,主要适用于小区域、大比例尺的地形测图。 ➢ 方法:平板仪测图、经纬仪测图 ➢ 传统测图工作程序: ① 在收集资料和现场初步踏勘的基础上,拟定技术计划; ② 进行测区的基本控制测量和图根控制测量; ③ 进行测图前一系列准备工作,以保证测图工作顺利进行; ④ 在测站点密度不够时要对测站点进行加密; ⑤ 逐点完成碎部测图工作; ⑥ 进行图边测图和野外接图; ⑦ 组织检查和验收; ⑧ 野外原图整饰及清绘等工作
➢ 数字摄影测量:即将航空像片利用影像数字化器对整张像片 或重叠范围全部扫描,将所有元素的灰度进行数字化,并记 录下来形成数字影像(或利用数字摄影机直接获取数字影 像),然后由计算机对数字影像进行数字相关处理,生成数 字高程模型、数字地形图和专题图、数字正射影像图以及带 线划和符号的数字影像地图。
➢ 数字摄影测量成图基本程序和内容:获取数字影像、内定向、 求相对定向元素、相关处理、求同名点地面三维坐标、建立 数字地面模型、自动生成等高线、制作正射影像地图。
➢ 展绘后须检查各点坐标,还须 采用比例尺在图上量取各控制 点之间距离与已知边长(可由 控制点坐标反算)相比较,其 最大误差不得超过图上 0.3mm,否则应重新展绘。
➢ 所有控制点检查无误后,注明 其点名、点号和高程。
第九章 碎部测量 9.1 碎部测图方法
一、传统测图
➢ 经纬仪测图方法:
➢ 安置、定向:将经纬仪安置在测站点
➢像片信息量大、反映物体细致、客观, ➢速度快、精度均匀、效率高。 ➢大量野外工作移到室内进行,减轻了劳动强度。 ➢高山区或人不易到达地区,更具优越性。 ➢广泛用于大面积地形图测绘。
第九章 碎部测量 9.1 碎部测图方法
二、航空摄影测量
➢ 三阶段:航空摄影、航测外业和航测内业。
➢ 基本作业程序和内容:航空摄影、影像处理、外业控制测量、 外业调绘、内业控制点加密、内业成图。
➢这些点被称为地物特征点 ➢ 碎部测量实质:测绘地物和地貌碎部点平面位置和高程。 ➢ 碎部测量工作两个过程:
➢一是测定碎部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 ➢二是利用地图符号在图上绘制各种地物和地貌。 ➢ 碎部测图方法:平板仪测图、经纬仪测图等传统测图、地 面数字测图及航空摄影测量等。
第九章 碎部测量 9.1 碎部测图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