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价格歧视
则只有一个消费者将支付固定费用A
杜绝这种套利行为的几种防范措施:
1、服务;
2、担保 3、掺杂; 4、交易费用; 5、合约补救; 6、垂直一体化; 7、政府干预;
第二类套利是和在提供给消费者的不同消费 包或消费组合之间的需求的可转移性相联系。 这完全不存在消费者之间商品的实体转移。消 费者仅仅是在提供给他的不同选择之间进行取 舍。
价格歧视的定义:当两个单位的同种实物商 品对同一消费者或不同消费者的售价不同时, 我们可以说,生产者在实行价格歧视。 价格歧视和价格差异的区分 价格歧视的类型:一级价格歧视;二级价格 歧视;三级价格歧视
第一节
价格歧视的动机和条件
一、价格歧视的利润动机
企业进行价格歧视的动机可以从其边 际收益的范围内进行分析
假定:
两类消费者,口味参数为 1 的消费者比 例 ;口味参数为 2 的消费者比例 1 ;
1 2 ; c 2 1
;消费者绝对数标准化为1
2
1 (1 y) V ( y) 2
消费者问题为最大化:
max iV ( y) T max iV ( y) A Py
dR MR P dy
只要最后一单位销量的价格超过其边际成 本,企业就会扩大生产
结论:
所有价格歧视的方式均可视为 企业尽量减少销售量扩大后第二种 效果给边际收益带来的负面影响。
二、价格歧视的条件
企业实行价格歧视是有一定条件的:
(1)企业必须具有一定的市场势力,即企业必
须面对一个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 ;
一级价格歧视的福利效果:
在完全价格歧视下,社会总福利为消费者 剩余(为零)和生产者所得到的剩余(阴影部 分的面积)之和,而社会总福利就为图中阴影 部分的面积。在完全价格歧视下,如果不考虑 收入分配的负面效用,社会达到了最大福利, 没有福利的损失,也就是说,完全导得: iV ( y) P 对于设定偏好为: i (1 y) P 因此需求函数为: y Di (P) 1 P i
净消费者剩余:
(i P) 1 1 Di ( P) Si ( P) i ( ) PDi ( P) 2 2i
2
2
企业利润:
就价格歧视结果而言,这两类套利是不同 的。产品的可转让性倾向于阻止歧视,而需求 的可转移性可能诱使生产者增加歧视。
第二节
一级价格歧视
需求曲线向下倾斜的两种理解:异质消费者; 同质消费者
异质消费者情况:企业对DD曲线上每一点具 有完全信息,在有效防止套利的情况下,对每 个消费者根据其最高愿意支付定价。当价格等 于边际成本时,企业获得最大利润,并得到全 部消费者剩余
T ( y ) A Py
A0
vi c
P=c,消费者i对商品评价为 vi,A=
T ( y) (vi c) c 1 vi
一级价格歧视与完全竞争、垄断的市场效果比较:
完全竞争与一级价格歧视:均向边际消费者索 取价格 。完全竞争行业利润为零,消费 * p MC 者剩余最大;完全价格歧视消费者剩余为零 垄断与一级价格歧视:垄断情况下消费者拥有 少量消费者剩余;完全价格歧视比垄断条件下产 量增加,利润水平提高(原因是什么?)
S2 ( P) ( P c) D( P)
(2 P)2 P ( P c)(1 ) 22 c P 2 2
c
2
对p求一阶条件得:
市场总需求为: D ( P) 1 2 购买权费为:
2
(22 c)2 A S 2 ( P) 22 (2 2 )2
同质消费者情况:企业对每个消费者需 求曲线具有完全信息,可以针对每个消费 者对其出售的每单位产品收取不同价格, 对第一单位产品索取高价,下一单位产品 降低价格,直至最后一单位产品价格降到 MC=c处。企业同样获得全部消费者剩余和 最大利润
完全价格歧视的替代形式:“两部定价”
两部定价下,顾客必须先支付一笔一次性 总付款来获得购买权,然后为他购买的每单位 产品支付单价,而不论他购买的数量多寡。
福利水平:
类消费者的剩余要大于零,2 类消费者 的剩余等于零。除了产品本身的利润外,企业 还得到了一部分的消费者剩余,从而利润要比 在垄断条件下要大;又由于企业并没有得到 1 类消费者的全部剩余,所以利润要小于一级价 格歧视下利润。在福利上,要比单纯的垄断有 所改善,但却不是社会最优的,因为其价格还 是要高于边际成本。
如果两类消费者都必须供应,并且只能用一 个单一的二部定价的话,价格P会定在一个合理 的水平,这个价格会高于边际成本。
例子:
假定消费者有如下偏好:
V ( y ) T U 0
如果他们支付T而消费y单位商品
如果他们不购买
V ( y) 0 , 是一个口 V ( y) 0 , 式中 V (0) 0 , 味参数,它随着消费者类型不同而不同
一、单一“二部定价”
表达式: T ( y ) A Py
其中 A 0 ,代表固定费用,P表示边际 价格,y代表购买数量
典型假设
图形:
企业应该用怎样的二部定价?
企业在选择购买权费也就是固定费用的时候, 为了能使第二类消费者也购买,要小于等于第 A ; S2 ( P) 一类消费者的消费者剩余量,即
dR dP MR P Y dy dy
边际收益是两种相反效果之和:
第一种效果为他在某个产量上以当 时的价格销售掉一单位的产品,得到的 收益增量为 P ; 第二种效果为全部现有销量的收益 减少;
如果垄断企业只须对最后增加的那一单位 销量降低价格,即垄断企业每增加一单位的产 品的销量不对原来销量的价格产生影响,上式 dP 中右边第二项 Y dy 0 ,那么边际收益曲线就 变成了:
(2)企业必须能够推断或知道消费者对某一单 位产品的支付意愿; (3)企业有能力阻止顾客之间的转卖行为或者 套利;
两种套利行为:
第一类套利与商品的可转让性相联系,如果 两个消费者之间转卖交易的成本很低,获得低 价的消费者为了把商品转卖给高价格的消费者 而进行购买
若
T ( y ) A P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