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七章中国的古代园林1PPT课件
第七章中国的古代园林1PPT课件
16
三、中国古代园林分类
(一)按占有者身份分 1.皇家园林 是专供帝王休息享乐的园林。古人讲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在统治阶级看来,国家的山河都是属于皇家所有的。所以其 特点是规模宏大,真山真水较多,园中建筑色彩富丽堂皇, 建筑体型高大。现存为著名皇家园林有:北京的颐和园、北 京的北海公园、河北承德的避暑山庄。
5
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
• 按照园林基址选择和开发的不同方式, 中国古典园林可以分为人工山水园和天 然山水园。
• 如果按照园林的隶属关系来加以分类, 则主要有三个类型:私家园林、皇家园 林、寺观园林。
• 按照地区加以分类:北方园林、江南 园林、岭南园林。
6
第一节
中国古代园林的起源、特色与分类
7
一、中国古代园林的起源与发展
19
• 殿宇僧寺往往因山就水,架岩跨涧。 布局上讲究曲折幽致,高低错落。因此, 这类寺观不仅成了自然风景的点缀,其 本身也无异于园林。因此,在许多自然 风景优美的地带,便有了寺观作为宗教 基地和接待场所,相应地也有了道路等 基础设施。
• 于是,以宗教信徒为主的香客、以文 人名士为主的游客纷至沓来。自此以后, 远离城市的名山大川逐渐形成了原始型 旅游的风景名胜区。佛寺和道观,便成 为这些风景名胜区的人文景观的主体和 20
1、殷商时期(起源):园林的最初的形式是囿。 囿是利用天然山水林木,挖池筑台而成的一种游憩
生活境域,供天子、诸侯狩猎游乐。如周文王“灵囿”。
2、秦汉时期:出现了以宫室建筑为主的宫苑,“一池三山” 为代表的布局初步形成。 特点(利用自然): (1)面积大,周围数百里,保留囿的狩猎游乐的内容; (2)有了散布在广大自然环境中的建筑组群。苑中有宫, 宫中有苑,离宫别馆相望,周阁复道相连。
秦始皇的阿房宫、汉武帝的上林苑
8
9
3、魏晋南北朝(转折期):园林开始崇尚自然,私家 园林出现。
私园已从利用自然环境发展到模仿自然环境的阶段, 筑山造洞和栽培植物的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造园的主 导思想侧重于追求自然情致,如北魏张伦在宅园中“造 景阳山,有若自然”,产生了“自然山水园”。
佛教自东汉传入,盛行于魏晋,南朝梁武帝将其晋孝武帝的太元九 年(384年)来到庐山,流连于此地的山清水 秀,遂在江州刺史的帮助下建寺营居,这就是 庐山的第一座佛寺——东林禅寺。
• 慧远在庐山一住三十年,聚徒讲学,成为 东南佛教的宗师。慧远还组织一个社团名叫 “白莲社”,参加的有佛教徒、玄学家、儒生 共123人。他们除了讲论佛学,探讨玄理之外, 也在慧远的影响下品玩山水风景,自己营建园 林别墅。莲社成员以他们很高的文学修养、艺 术趣味和鉴赏自然美的能力,对于当时南方私 家园林艺术水平的提高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他们所经营的园林,也可视为后世文人园林的 21 滥觞。
12
二、中国古代园林的特色
(一)造园艺术,“师法自然” “师法自然”,在造园艺术上包含两层内容。一是总 体布局、组合要合乎自然。山与水的关系以及假山中峰、 涧、坡、洞各景象因素的组合,要符合自然界山水生成的 客观规律。二是每个山水景象要素的形象组合要合乎自然 规律。如假山峰峦是由许多小的石料拼叠合成,叠砌时要 仿天然岩石的纹脉,尽量减少人工拼叠的痕迹。水池常作 自然曲折、高下起伏状。花木布置应是疏密相间,形态天 然。乔灌木也错杂相间,追求天然野趣。
• 园林包括庭园、宅园、小游园、花园、公园、
植物园、动物园等,还包括森林公园、风景
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或国家公园的游览区以
及休养胜地。
4
园 冶
中国古代造园专著 《园冶》封面 由兴造论和园说两篇组成。
《兴造论》突出强调“因、借、体、宜”原则的 重要性。园说分相地、立基、屋宇、装折、门窗、墙 垣、铺地、掇山、选石、借景十部分。
10
4、隋唐宋: (1)皇家宫苑继续扩大发展
隋:西苑;唐:长安城;宋:艮岳——将模写山 水推向顶峰
(2)风景游览地开始形成:杭州西湖 (3)私家园林兴盛:写意山水得到发展。
唐朝白居易的庐山草堂;宋代的网师园。
11
5、明清:园林艺术成就达到顶峰
(1)皇家园林规模庞大:圆明园、北海、颐和园 (2)私家园林空前发展:拙政园、留园、个园、瘦西湖 (3)园林创作理论化:计成《园冶》,对造园艺术具有指导性作用
17
2.私家园林 是供皇家的宗室外戚、王公官吏、富商大贾等休闲的 园林。其特点是规模较小,所以常用假山假水,建筑小巧 玲珑,表现其淡雅素净的色彩。现存的私家园林,如北京 的恭王府,苏州的拙政园、留园、沧浪亭、网狮园,上海 的豫园等。
18
3.寺院园林
• 在荒无人烟的山野地带营建寺观又必 须满足三个基本条件:一是靠近水源以 便获得生活用水;二是靠近树林以便采 薪;三是地势向阳背风、易于排洪,小 气候良好。但凡具备这三个条件的地段 也就是风景比较好的部位,寺观建筑也 就必然会以风景建筑的面貌出现。
13
(二)分隔空间,融于自然 中国古代园林用种种办法来分隔空间,其中主要是用 建筑来围蔽和分隔空间。分隔空间力求从视角上突破园林 实体的有限空间的局限性,使之融于自然,表现自然。
14
(三)园林建筑,顺应自然 中国古代园林中,有山有水,有堂、廊、亭、榭、楼、 台、阁、馆、斋、舫、墙等建筑。人工的山,石纹、石洞、 石阶、石峰等都显示自然的美色。人工的水,岸边曲折自 如,水中波纹层层递进,也都显示自然的风光。所有建筑, 其形与神都与天空、地下自然环境吻合,同时又使园内各 部分自然相接,以使园林体现自然、淡泊、恬静、含蓄的 艺术特色,并收到移步换景、渐入佳境、小中见大等观赏 效果。
第七章
中国的古代园林
1
会写“园”的繁体字吗?
2
→ 假山
↓
↘
花草
水 池 树木
3
古典园林文化
中国园林、山水画、烹饪和京剧并称“中国文化四绝”。
• 中国园林:是为游览观赏、起居理事、
读书养性等而建的包括山、水、石、动 植物与厅、堂、馆、榭、轩、楼、台、 阁、亭、廊、路、桥等各种建筑物的综 合建筑群。
15
(四)树木花卉,表现自然 中国古代园林对树木花卉的处理与安设,讲究表现自 然。松柏高耸入云,柳枝婀娜垂岸,桃花数里盛开…… 乃至于树枝弯曲自如,花朵迎面扑香……其形与神,其意 与境都十分重在表现自然。 师法自然,融于自然,顺应自然,表现自然——这是 中国古代园林体现“天人合一”民族文化所在,是独立于 世界之林的最大特色,也是永具艺术生命力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