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苯并呋喃

苯并呋喃

苯并呋喃
2,3-苯并呋喃是一种杂环芳香有机化合物。

常温下为油状液体,具有芳香味。

能随水蒸气挥发,能被高锰酸钾和其他氧化剂分解。

中文名称:2,3-苯并呋喃
别名:苯并呋喃,β-苯并呋喃,氧茚,香豆酮,古马隆,色古马隆,氧杂茚,苯并[B]呋喃
英文名称:2,3-benzofuran,Coumarone,Benzofuran
分子式:C8H6O
CAS号:271-89-6
1理化性质
摩尔质量:118.13 g/mol
熔点:< -18℃
沸点:173~175℃闪点:50℃
结构式如右图
溶解性:不溶于水,可混溶于苯、石油醚、乙醚、醚
相对密度(水=1):1.0720
折射率:1.566
稳定性:稳定
危险标记:7(易燃液体)
LD50:500mg/kg(小鼠腹腔)
用途:盐酸胺碘酮、香豆酮-茚树脂中间体
生产方法:由水杨醛与一氯乙酸反应制得邻甲酰苯氧乙酸,再经闭环而得。

将香豆素加热至860℃,生成气态产物和粘稠物,将粘稠物分馏,其中172-174℃馏分为苯并呋喃。

苯并呋喃也可从煤焦油分离得到。

将重苯和轻油馏分混合,蒸馏切取160-215馏分,其中含有苯并呋喃约4%。

但通常利用这一馏分生产茚-古马隆树脂,而不需提出纯品。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后中毒。

具刺激作用。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急性毒性:LD50 500mg/kg(小鼠腹腔)
危险特性:遇高热、明火或氧化剂,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3实验室监测方法
气相色谱法《固体废弃物试验与分析评价手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等译
应急处置方法一、泄漏应急处理
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一般消防防护服。

禁止泄漏物进入受限制的空间(如下水道等),以避免发生爆炸。

用砂土吸收,收集于一个密闭的容器中,运至废物处理场所。

被污染地面用肥皂或洗涤剂刷洗,经稀释的污水放入废水系统。

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佩戴防毒口罩。

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应该佩戴防毒面具。

眼睛防护:高浓度环境中,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防护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

工作后,淋浴更衣。

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

就医。

眼睛接触:拉开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

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就医。

食入:误服者,饮适量温水,催吐、就医。

灭火方法:雾状水、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4工业品
外观:无色至微黄色液体
含量:≥99.0%
水份:≤0.5%
5试剂级
外观:黄色至浅橙棕色透明液体
红外光谱鉴别:符合
纯度:≥99.0% (GC)
相对密度(20/20°C):1.0760 - 1.0790
折光率n20/D:1.5650 - 1.5680
水分:<0.1 % (K.F.)。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