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媒体理论与实践

媒体理论与实践

.媒体所要达到的效能可以用三个等级来表示即(高效能HP)、(局部效能MP)、(低效能LP)。

2.传送活动图像的电视系统,通常由(摄像)(传输)(显像)三部分组成。

3.我国广播电视制式规定采用(隔行扫描)方式,把每帧图像分为两次扫描叫(两场)。

第一场扫描1,3,5,7……625奇数行叫(奇数场),第二场扫描2,4,6,8……624偶数行叫(偶数场)。

名词解释:1.抽象层次原理(P71):抽象是把事物的个别特征去掉,取其共同点,代表或说明同一类的事物。

学生的学习必须从具体到抽象,只有形象,没有抽象,不能把学生获得的信息加工成为知识与能力。

因此编制教学媒体选取素材必须在学生能明白的抽象范围内进行,并且要在这个范围内的各个抽象层出上下移动。

2.媒体:一是承载信息的载体,二是储存和传递信息的实体,也可以看做为实现信息从信息源传递到受信者的一切技术手段。

3.教学媒体:在教与学活动过程中所采用的媒体,被称为教学媒体。

从本质上看教与学活动过程是一种获取、加工、处理和利用事物信息的过程,因此作为存储与传递事物信息的任何媒体,都能作为教学媒体4.有序符号:5.网络教育信息资源(P515):网络教育信息资源是指经过数字化处理的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形式的教育信息存放在光磁等非印刷质的载体中,并通过网络通信、计算机或终端等方式再现出来的教育信息资源。

简述题:1.简述电视教学的特点(P317):答:1.广播电视能实时、迅速。

远距离、大范围传输图像、文本和声音,并且以传输活动图像为主的教学信息和体现事物的运动变化过程最为擅长。

2.电视会议网络系统能使学与教的过程实时和双向交互化。

3.电视制作与动画特技手段,能突破宏观、围观限制,突出事物观察的重点和呈现看不见、摸不着的事物。

4.电视录像的再现功能,能突破时间、空间限制,将过去的或外界的事物重现于课堂,开阔学生的视野。

5.电视同时传输图像、文本、声音、及多媒体信息,具有教育信息容量大的特点。

2.简述网络课件的特点(P389):网络课件的特点主要有:1.可扩展性:网络课件具有可扩展性,使得课件的提供者能够非常便利的修改已有的课件组织结构,添加新的演示单元,或删除更新相关的资源素材等。

2.交互性:用户很容易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控制课件的进度并按照自己的意愿选定课件演示部分的某些参数。

3.易浏览性:网络课件组成单元的个相关部分可以互相链接引用,同时整个系统内部也能够提供良好的导航系统,以便于访问者在各个部分之间轻松自由的切换。

4.可移植性:课件的实现应尽可能的采用独立于客户端计算机结构的平台和便于移植的技术,也就是说,网络课件应该能够支持具有不同类型操作系统的计算机访问。

3.简述人工智能教学系统(P489):是指以学生为中心,计算机为交互媒介,利用计算机模拟教学专家的思维过程,形成开放式的人机教化系统。

智能教学系统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通过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诊断与评价,可以实现教学的个别化。

同时,由于充分利用了领域专家知识,在一定教学策略的支持下,可以对学生的个别化学习过程进行有效控制。

它的最主要的特点是能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的个别指导,为了做到这点计算机必须遭到四个W,即知道什么,教给谁,什么时候教,以及怎样教。

它一般有三个基本模块组成:一是领域知识模块(又称专家模块),及问题解决专家系统;二是学生模型模块,代表了学生的智能活动;三是教师模型模块(又称辅导模块)代表了教师的智能活动。

4.简答学习资源中心的功能(P533):资源共享:通过因特网或校园网能够向更多的人提供学习资源,有益于培养学生全面的信息能力,真正实现资源共享。

自主学习:学习资源中心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小组学习提供多种媒体的两还学习条件。

促进素质教育:学习资源中心的开放性,促进了学生的参与意识、自我判断能力和自主选择能力和学习积极性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创在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充实与补充课堂教学:学习资源中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起充实与补充课堂教学的作用。

论述题:1.论述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开发流程(P364):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开发流程包括:软件设计(选择课题、教学设计、系统设计、文字稿本编写、制作稿本创作);软件制作(素材制作加工、软件编辑合成);软件使试用评价;产品修改出版等。

2.现代教学媒体的发展对教育的影响:填空题:1.幻灯投影教材的图像是通过银幕再现出来的,不同性能的银幕对教学图像的质量一向很大。

按银幕的材料分类,银幕有:(布基白塑料银幕)(玻璃微珠银幕)(金属银幕)(木板银幕)透射银幕。

2.我国规定广播电视频道分成甚(甚高频段VHF)和(超高频段UHF)两部分。

3.电视教材是用电视图像与声音去表达教学内容的教材。

其分类方法有多种,按教学组织形式分有:(课堂教学)、(远距离教学)、(协商学习)、(个别化学习)等。

名词解释:1.研究性学习:是学习者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得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2. 教学最优化原则:教学最优化原则是选用教学媒体的根本原则,是选用教学媒体的根本原则。

教学最优化原则就是指把选用教学媒体的过程放在整体的教学设计中,充分考虑教学的各种因素,协调教学媒体与教学的其它方面的关系,使教学媒体的功效服从于整体教学设计,以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3. 人工智能P481: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控制论、信息论、神经生物学、语言学等多种学科相互渗透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

人工智能必须同时具备推论、学习和联想三大功能。

4.经济性原则(P75):选用教学媒体是应考虑教学媒体的投资效益,尽量降低成本,少花钱,多办事。

应选用那些能达到所期望的教学目标的最便宜的媒体。

简述题:。

1.简述戴尔的“经验之塔”观点:戴尔的“经验之塔”的主要观点是:答:1.经验之塔最底层的经验最具体,越往上升,则越抽象。

2.教育应从具体经验入手,逐步过渡到抽象。

3.教育不能至于具体经验,而要向抽象和普遍发展,要形成概念。

4.在学校中,应用各种教育工具,可以使得教育更为具体,从而造成更好的抽象。

5.位于宝塔中层的视听教育,较语言、视觉符号更能为学生提供较具体和易于理解的经验。

6.如过分看中直接经验,在直接经验上花很多功夫,教育太过具体化,就没有达到对知识更普遍的充分理解。

2.简述虚拟演播室系统(P281):虚拟演播室系统是在色键特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色键特技是将电视演播室蓝色幕布前的景物(前景),迭加在另一个作为背景的图像或活动视频上,从而获得经济而丰富多彩的电视特技画面。

色件技术的主要不足在于:背景图像与前景图像无法保持“联动”。

也就是说,色键特技没有保持背景和前景之间空间关系及正确的透视关系,使得前景没有“融入”到背景中,导致合成图像失去真实感,从而限制了色键特技的应用范围。

虚拟演播室系统能够解决这些问题。

虚拟演播室系统通过先进的传感技术跟踪摄像机镜头的运动状态并获得其运动参数,然后经该运动参数传给计算机,由计算机控制图形工作站重的虚拟布景(背景图像)随摄像机镜头运动参数产生变化。

解决了前、后背景之间的“联动”问题,使合成图像具有正确的透视关系。

3.简述多媒体教学软件的特点;多媒体教学软件的主要特点表现在教学信息载体的多媒性、集成性、交互性、超链性。

1.多媒体教学软件能充分发挥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优越性,实现教学信息载体的多样化和多维化,试试地处理文本、图形、图像、动画、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使学习者与计算机的交互具有更广阔、更自由的空间。

2.集成性是信息多信道统一获取和合成,统一组织和存储。

把单一、分散、不同种类的素材经过处理,集合成多媒体,实现图、文、声、影并茂,并反映特定的教学主题。

3.多媒体教学软件利用图形交互页面(接口),为学习者使用多种信息载体提供有好的人机交互操作,方便控制多媒体信息显示。

4.多媒体教学软件能实现教学内容个知识点之间地的多媒体超文本链接,使学习信息的组织更符合人类非线性的思维方式和人类自身的认识规律,为学习者提供不同的学历路径和学习内容,重新组织学新信息进行学习。

4.简答教育信息资源的特点(P511):教育信息资源的特点有:1多样性:教育信息资源丰富,以超媒体形式组织,其超媒体接口可以通过网络的超链接到多个与主题相关的网站。

2便捷性:教育信息资源的检索简单、快捷、方便,可通过网络终端随时随地地获取,这就避免了其它媒体信息在查找时所受的时间、控件等因素的限制。

3共享性:教育信息资源除了具备一般意义上的信息资源共享性外,还能以网页的形式发布,供所有的网络用户随时访问,不存在传统媒体信息由于复本数量的限制所产生的信息不能获取现象。

4时效性:教育信息资源传播的时效性远远超过其它任何一种信息,网络媒体的信息传播及影响范围使得教育信息资源的时效性增强,更新频率加快。

5交互性:教育信息资源具备同步与异步双向传递的交互功能,用户在接受到相关的信息后可针对该信息可随时向信息源提供回馈。

6广泛性:教育信息资源包含内容丰富广泛,可以为各个学科领域的学与教提供参考。

7创造性:教育信息资源可用于多层次的探究,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工具对教育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处理,富有创造性。

论述题:1.论述网络课件的开发流程(P391);网络课件的开发流程一般包括:确定选题、教学设计、系统设计、稿本编写、素材准备、课件制作、试用评价和经过修改形成产品等环节。

2.根据你已具有的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技术学、教学媒体理论与实践的知识,设计一个多媒体教室:要求:1.画出流程图;2.标明所用媒体名称;3.说出该教室的使用范围;4. 你对多媒体教室有何改进;5.论述该教室对改进教育教学有何意义答:填空题:1.教学最优化原则是指把选用教学媒体的过程放在整体的教学设计中,充分考虑教学的各种因素,协调(教学媒体)与(教学)的其它方面的关系,使(教学媒体)的功效服从整体教学设计,以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2.我国大陆广播电视采用的是PAL-D制式,即彩色图像采用(PAL)编制方式,扫描行数625行,场频50Hz,行频15625Hz,伴音采用(调频调制),伴音载频频率比图像载频频率高(6.5M)Hz。

3.网络课件的设计原则有(互性原则)、(接口直观有好)原则、(培养创新能力)原则、科学性原则、(协作性)则、(教学设计)原则。

P392名词解释:1.共同经验原理(P71):在教育传播过程中,教书通过媒体向学生传递与交换教育信息,教师要与学生沟通,必须把沟通建立在双方共同经验的范围内。

2.Scanne r(P155):是一种图形输入设备,利用光电转换原理,通过扫描仪光电管的移动或原稿的移动,把黑白或彩色的原稿信息数字化后输入到计算机中,它还用于文字识别、图像识别等新的领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