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建设参考方案解说城市基础数据库系统建设方案1.系统概述长期以来,政府各部门内部拥有着大量城市基础数据资源,但由于管理分散,制度规范不健全,造成重复采集、口径多乱、数出多门;各部门的指标数据自成体系,标准不一,共享程度较差。
随着政府向“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管理职能的转变,就要求必须能够全面、准确掌握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态势,强化政府部门掌控决策信息资源的能力,政府部门间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需求越来越紧密,但当前部门间信息共享多是点对点方式,没有统一的数据交换管理平台。
因此各部门对加快解决数据资源分散管理、数据共享不足的问题需求十分迫切,需要建立城市基础数据库(以下简称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系统以解决以上问题。
依托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系统的建设,可以实现各委办局、各所辖地区的经济社会综合数据采集交换,为各部门提供更广泛的信息共享支持,一方面数据信息从各委办局、各所辖地区整合接入,另一方面也为政府和这些接入部门提供全面的共享服务。
同时,以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指标体系建立为基础,整合来自各委办局和各所辖地区的、经过审核转换处理的数据资源,可实现对经济社会信息的统一和集中存储,确保数据的唯一性和准确性,为今后政府工作提供一致的基础数据支持。
数据整合共享只是手段,数据分析服务才是目的。
依托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系统建设,可有效整合各政府部门所掌握的全市经济社会信息资源,满足政府业务对统一数据资源共享需要,进而提升形势分析预测水平,对政府在发展规划、投资布局、资源环境、管理创新、科学决策等业务提供强有力支持,提高了政府部门掌控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态势能力。
2.建设目标1)建立科学合理的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指标体系,力求全面反映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情况:2)有组织、有计划、持续地对政府统计部门、政府各部门以及国民经济行业管理部门负责统计的关系到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信息资源进行收集、整合,建立全地区城市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统一管理机制;3)依托地区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科学的地区宏观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标体系为基础,建设支持政府宏观经济管理和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数据库系统,提高信息资源的建设、管理和共建共享能力;4)为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一致的城市基础数据,为各类应用系统建设提供基础数据支持,满足政府管理决策、部门信息共享和社会公共服务“三个层次”的需求。
3.1. 总体架构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建立面向宏观经济发展、社会公共服务的数据库和数据服务。
总体架构由支撑体系(标准规范支撑体系、管理运行维护支撑体系、安全支撑体系)、网络系统、信息共享平台软硬件系统环境、数据库体系(中心交换库、基础数据库、主题库、发布库、宏观经济数据库管理系统、元数据库系统)、应用系统(数据交换处理系统、应用支撑系统、数据综合分析系统)组成。
信息共享平台通过网络收集统计系统和各共建部门的信息资源,并有效地将这些信息资源进行分类整理,实现跨部门、跨行业的宏观经济管理信息共享,并向用户提供数据服务;数据库体系:由元数据控制,实现数据的交换、存储和发布,整合共建单位现有信息资源,构建主题库和发布库,为数据服务提供支持。
数据库体系安全 支 撑 体 系组织 管 理 运 行 维 护 支 撑 体 系党政领导机项目共建单社会公元数据库基础数据库中心交换库发布库主题库网络系信息共享平台软硬件系数据综合分析系标准规范支撑体发改应用系统数据交换处理系应用支撑系专网专网门户数据综合分析系统市党政领导机构数据库体系Internet外网门户外网应用:政务及统计信息发布公众互动统计信息检索 互联网发布区公众信息共享平台共建部门区县统计局逻辑隔离专网门户数据库体系信息共享平台数据库管理维护系统元数据库管理系统基础数据库宏观库内部用户数据交换对接宏观库数据共享(发布)区宏观库数据生产(工作)区其它功能专网发布库中心交换库外网发布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元数据库管理系统主题管理逻辑隔离19个委办局数据数据...国家统计局北京市统计局元数据信息共享平台数据审核转换共享数据库基础数据库主题数据库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信息共享平台划分为工作(生产)区、发布(共享)区和互联网信息发布区。
在工作(生产)区构建宏观经济数据的采集、整合、处理和存储系统;在发布(共享)区构建宏观经济数据的发布与共享、存储与备份和专网门户系统等环境支撑系统;在互联网信息发布区构建互联网门户系统,为社会公众提供宏观经济信息服务。
3.3. 总体流程图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系统总体流程图如下:元数据库中心交换库基础数据库发布库主题数据库目录体系数据综合分析系统专网门户共建部门区县统计局社会公众数据交换处理系统使用应用支撑系统访问控制服务调用审核转换互联网门户访问控制前置交换库共建部门统计数据在线填报数据交换数据库对接 数据中心市党政领导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采用在线填报、数据库对接和基于消息的数据交换三种采集方式,集中采集、整合、存储各共建部门指标数据。
中心交换数据库存储各共建部门交换来的原貌数据,基础数据库是对原貌数据进行审核转换和加工而成,是主题数据库和发布库构成的基础。
元数据库对数据的采集交换、整合、存储、分析和发布全过程进行定义和约束。
专网和互联网的用户可通过门户系统,分别对发布(共享)区和互联网信息发布区的数据进行访问。
3.4. 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指标体系设计原则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涉及到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的数据,需要从所有相关政府部门采集数据。
根据我公司实际项目经验,选择和确定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项目共建单位的主要依据以下原则:1)共建单位拥有的基础指标在反映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进程暨地区城市指标体系中的重要程度。
按照设置指标的依据和原则,参与共建单位的基础指标必须能够较全面地满足要求。
2)各方面对指标的需求程度,包括政府领导对相关信息的关注程度,发改委综合管理与宏观调控对指标的需求程度,各委办局对指标的需求等。
根据党政领导的日常需求和各部门提供的信息产品,参加共建单位的基础指标均涵盖在内。
3.5. 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指标体系3.6. 数据资源分布情况表一:数据资源分布总表序号数据类别数据主要来源1 经济统计系统、财政局、国税局、地税局、工商局、教委、民政局、园林局、农业局、建委、交通局、海关、商务局等2 社会统计系统、公安局、劳动局、民政局、教委、卫生局等3 居民生活统计系统等4 环境资源国土局、规划局、园林局、水务局、环保局、市政、民政局等5 城市建设与管理统计系统、交通局、市政、水务局、环保局、建委、公安局等6 科技统计系统、教委、科学技术委员会等表二:各政府部门数据资源序号政府部门数据资源情况1 国土资源局土地地籍情况、土地利用情况、地质情况等2 气象局气候与天气及其变化情况等3 水务局水资源状况、水利用与节水情况等4 民政局行政区划、优抚救济福利、婚姻、残疾人及社区情况等5 工商局工商企业登记、私营个体户等数据6 财政局财政收入及支出情况7 地税局地方税种收入情况8 国税局国家税种收入情况9 公安局户籍人口、外来人口等相关数据10 劳动和社保局登记失业率、社会保障等数据11 建委房屋建设及交易等数据12 环保局环境卫生、大气质量、水资源污染情况13 园林局园林绿化、城市绿化情况14 农业局各类农业、农村、农民相关数据15 市政管委城市水电气热供应、城市排水、市政工程等数据16 交通局公共交通、道路状况、交通事故等数据17 海关货物、人员、资金出入境统计数据18 商务局各类商务与利用外资统计数据19 旅游局国内旅游统计、黄金周统计等数据20 人民银行金融存款代开情况、金融市场交易情况21 保监会保险业务统计数据22 教委各类学校、教育机构统计数据23 文化局图书馆、艺术团体、剧院统计数据24 新闻出版局图书杂志报纸出版、音像出版统计数据25 广电局电视、电影、广播类统计数据26 卫生局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基本情况、死因统计、婴儿新生儿死亡、农村改水等统计数据27 体育局运动会、运动员情况、体育彩票统计数据28 司法局律师、协调、法律服务统计数据29 法院行政案件、刑事案件、民事调解、合同纠纷、侵权纠纷等数据30 检察院办理各类案件统计31 消防局火灾及损失情况统计数据………………3.7. 数据组成与结构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的核心数据库业务体系要根据不同的数据来源、层次、粒度、业务内容和区域特征分成以下类型数据:(1)按照数据来源:主要可以分成政府统计部门数据和政府其他各部门数据;(2)按照数据层次:分成原貌数据层和整合数据层;原貌数据按照数据来源并保持原貌特征存储的数据,整合数据是原貌数据经过整合处理后形成的逻辑统一的数据;(3)按数据粒度:分为宏观和中观两个层面数据。
宏观层指标为反映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整体运行状况的主要社会经济总量指标及其结构、速度、效益指标数据;中观层指标为按照产业、行业、区域等特征进行分组的汇总数据和分类数据;(4)按业务指标体系划分:主要包括经济运行、城市建设、人口就业、社会发展、环境资源;经济运行又可以分成总量、财政、税收、投资、工业生产、房地产开发等等;(5)按区域特征:按照行政区划和区域功能划分数据。
4.核心功能通过对用户需求分析,根据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系统的技术特点,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系统功能主要包括核心应用、辅助管理、支撑保障三大部分。
4.1. 核心应用功能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系统具备数据交换、存储、主题加工、查询分析和发布管理等宏观经济信息形成的全过程的功能。
核心应用功能主要由规划设计和元数据库管理、数据交换处理、数据集中存储备份管理、数据整合处理、数据调度管理、主题管理和维护、数据分析应用、信息发布管理等组成。
1)规划设计和元数据管理:规划设计和元数据管理主要实现宏观经济数据库的标准化建设过程,是对宏观库业务和技术标准的设计和管理。
主要包括元数据存储、元数据管理和规划设计三大功能模块:(1)元数据存储(元数据库)是以管理中心元数据库为核心的元数据存储管理体系;(2)元数据管理主要是以中心元数据为基础,通过元数据的读取、分发、同步更新和维护,建立宏观经济数据库的统一的元数据管理机制;(3)规划设计是对以指标为核心的业务元数据进行统一的设计、维护和管理,是一个元数据的应用过程。
2)数据交换处理:实现数据交换对接和数据审核转换处理,主要包括以下功能模块:(1)网上交换处理就是通过专网的方式实现数据交换;(2)数据交换对接主要是把分散在各职能部门的经过预处理的数据通过交换机制,汇集到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数据中心的各自交换接口上;“包括数据通信、数据交换和数据对接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