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方法之研究沛城镇杨彭庄小学赵保花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1、课题提出的背景调查显示:我国中小学生因交通事故、建筑物倒塌、食物中毒等死亡的,平均每天有50多人,相当于每天有一个班的学生消失,触目惊心的数字敲响了校园安全的警钟,它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幸福,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安定。
课题的提出是基于我校所处地理位置,校门外就是汉城大道,车水马龙,交通堵塞,时刻存在着安全隐患。
此外,还有一些不安全因素:如学校附近社会人员构成复杂;周边无证摊贩出没频繁;商业性网吧、游戏厅等娱乐场所管理混乱;学生家庭情况比较复杂,相当一部分家长教育能力偏低等。
因此,对小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势在必行。
2、解决的问题(1)明确对小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2)强化对学生的安全教育。
(3)加强教师安全责任心教育。
(4)加强家长安全责任心教育。
(5)努力打造和谐环境,创建“平安校园”。
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界定1、本课题的核心概念主要研究的是“怎样对小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2、本课题的支持性理论(研究理论)(1)、2006年3月27日,胡锦涛总书记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2)2011.10.20.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学校安全检查的通知2011.11.16教育部紧急通知要求开展中小学生和幼儿上下学交通安全检查2011.12.13教育部紧急通知开展学生上下学乘车安全再检查三、国内外同一课题研究领域的现状与研究价值1、从家庭教育的角度看,我国家庭在安全教育上的能力是极差的。
一种情况是独生子女多,呵护的人多,关心的人多,基本上都是六个大人关注一个小孩,学生们拥有一定条件的物质生活,普通的家务劳动都不会做,导致缺少一些自然生活的体验。
宠着、捧着、护着是家长保护孩子的主流方式。
另一种情况则是,家长忙着谋生养家,无时间也无意识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
总之,在我国能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安全意识和能力的家庭是极少数。
家庭安全教育能力的薄弱需要学校教育予以弥补,以保证学生的顺利成长、2、从国内安全教育的现状看,我国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很重视,每年教育管理机构都下发各类关于安全的文件,学校也均根据文件对学生实施各种专项安全教育,如交通安全、暑期安全教育等等。
但是我国现有的小学教育并未设立专门的涉及安全的生存教育课,也无专门研究适用于小学生的、由学校主导开展的、关注学生在校园内及校园周边安全的教育制度、策略、途径的课题。
3、我们把目光放大到全国乃至国际,发现在国外,特别是在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对孩子生存技能的教育,并且成效显著。
例如:美国青少年逛商场,首先去看应急通道。
日本家庭外出旅游,小孩子的行李自己带,同时主张在生活中磨练孩子,锻造他们的意志、毅力和对付一些自然灾害的办法。
相比之下,我们的孩子这方面的能力差距很大,我国能承担安全教育任务的也不如国外发达国家那么全方位。
而在日益发达的社会中学会生存成21世纪青少年必备的素质之一。
对小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创建“平安校园”在我校刚刚起步,此课题的研究能在当前的依法治校、创建平安校园活动中起到龙头作用。
四、研究目标、内容、方法、对象1、研究目标:(1)进一步强化学校安全管理,实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确保一方平安”的目标。
(2)使学生具有一定自我保护和自我防范意识,掌握应对突发事件的一些基本方法,具备初步自救自护的能力,学会尊重他人的生命、化解与他人的矛盾冲突。
(3)总结系统的学校安全教育措施。
(4)建立比较完善的学校安全保障体系。
2、研究内容(1)怎样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2)在思品课上,怎样渗透安全教育,强化学生安全意识。
(3)通过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创建“安全校园”、“和谐校园”、“文明校园”3、课题研究方法:(1)行动研究法(2)案例分析法(3)经验总结法4、课题研究对象我校学生500名。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课题研究读书学习计划以及时间安排:2011年7-8月,阅读有关《小学生安全教育》书籍。
重点放在道路安全和卫生安全上,在课堂上,向小学生渗透有关交通、卫生方面的安全知识,增强学生的安全防护意识。
2011年9—10月,继续阅读有关《小学生安全教育》书籍。
重点放在食物、水、雷电等的预防上。
2011年11—12阅读《小学生心理健康与安全》书籍,(作者:张明)重点针对校园暴力等突发事件,增强学生的自护自救能力。
2012年1--2月,阅读安全理论书籍,重点放在地震、洪水、沙尘暴等自然灾害上,让小学生学会预防和逃生的办法。
完成读书笔记与课例分析的具体时间:2011年9-10月,完成《小学生安全教育》读书笔记,撰写读书心得。
2012年11-12月,完成《小学生心理健康与安全》(作者:张明)读书笔记,撰写读书心得。
2012年1-5月,撰写学生个案分析、过程性材料。
2012年6月,提出结题申请,完成结题报告。
六、课题研究的过程我们主要从三个角度研究安全教育的实施策略:一是学校管理能力的角度,二是教师教育能力的角度,三是学生自治能力的角度。
(一)营造学校安全氛围,保证学生有切实的安全感环境在教育中的重大影响力是公认的。
一个安全的校园及周边环境,能促进安全教育的有效开展,满足学生的安全的心理需要。
同时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途径。
因此,我校非常重视安全环境的营造,从硬件软件两个方面下大力气营造安全氛围。
1、监控与维护,硬件设施到位校园电子监控系统完备我校地处县城中心,周边环境复杂,给安全管理增加了难度。
因此,学校2009年安装了全天候电子监控系统,从硬件设施上保证了校园师生的财产安全。
3、合理规划行走楼道,校内交通有序我校有11个班级,学生总数500人,二楼只一个楼道。
上下楼梯时如果不分流、不合理安排、不在平时养成行走习惯,易造成冲撞、拥塞,在紧急状况下还可能出现踩踏。
我们利用每天的课间操时间,有意识地训练学生养成习惯。
要求每班在教室外排好队,由体育委员带领走楼道,迅速到达操场。
经过一周的训练后,从下课到操场全部集合完毕只需要5分钟,做到了迅速有序安全。
即使在紧急状态下也能有条不紊地撤离教学区抵达安全地带。
4、社区共建,共铸校园安全防线(1)学校、社区共建。
我们加强与杨彭庄居委会的联系,居委会工作人员也经常在校外社区内巡视,一发现疑是不良人员马上与学校联系。
(2)学校、警察共建我校与新城派出所联系密切,应我校要求,值班民警常常在校园周边巡视,一旦有异常情况,派出所民警到位迅速,为我校学生提供了警力保障。
总之,我校已做到了以学校为基点,联合社区、派出所等社会力量,建立了社会安全保障网络,达到了动员社会力量关心小学生安全问题的目的。
(二)占据“三课一会”主渠道,全面渗透安全知识安全意识是指人对安全知识的掌握及保证自身安全的基本行为的认识。
在安全教育中最重要的是人的因素,人的意识决定了人的行为。
因此,我校十分重视通过思想品德课、社会课、心理辅导课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1、开展主题班会,做安全知识试卷每年我们都在全校开展以安全为主题的主题班会竞赛活动。
以一年为限,参赛的时间由各班依据班情自己决定。
要求贯彻班主任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评选出优质班会。
这种体现班情、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班会课,有助于提高班主任自身的班会课设计能力,有助于学生感受生活并学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2、开展专题安全教育,传授学生安全方法与技巧一次强大的自然灾害,是一次全方位的生命教育。
它让所有的人都感悟到,活着就是幸福,应该珍惜活着的每一天;生存是如此不易,在强势的自然面前人类是如此渺小,人与人之间应互相关爱、互相温暖。
还让所有人都警觉到生命会遭遇不期而至的各种灾难,唯有掌握一些必要的自救技能才有可能在灾难中生存。
因此,这样一个主题活动,不仅让自救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建立在实际需要的基础上,而且从各个角度强化了学习这种知识和技能的动机,在升华情感的同时提高了学习实效。
3、放学前温馨提示学生校外的交通安全,是教师和家长共同的关注、揪心之处。
为了使学生做到“高高兴兴上学来,平平安安回家去”,我校利用校园广播音响系统,在下午放学时,设置了一段有关交通安全的温馨提示。
一天一个内容,一周一个循环。
如:同学们,即将放学了,请在回家路上注意交通安全。
你慢一点我慢一点,文明的步伐快一点;你让一点我让一点,舒心的笑容多一点。
今天的安全小知识汽车不是一刹就停的有的同学认为乱穿马路没啥关系,反正驾驶员会刹车的。
其实,汽车不是一刹就停的。
由于惯性作用,刹车后车还会向前滑行一段路,这就是力的惯性作用。
就像人在奔跑中,突然停下来,还会不由自主地身前冲出几步一样。
何况还有可能驾驶员不注意、刹车不灵等。
所以,乱穿马路是十分危险的,不少交通事故就是因为行人乱穿马路造成的。
血的教训应该引以为戒。
4、邀请民警开设安全知识专题讲座我校每学年邀请一到二位警察同志来校举办各类安全讲座。
如2 012.3就邀请了新城派出所的郝警官来校做题为《只有一生平安,才有幸福生活》的交通安全讲座。
郝警官通过放录像、做报告等形式,结合实例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法规教育,翔实的数据、真实的事件、详细实用的自救自护知识使讲座富有吸引力。
5、老干部发挥教育余热2012年6月,我校在县关工委的关心下,通过关工委领导的推荐,有幸聘请到了刘主任、杨主任两位老同志担任我校的校外辅导员。
他们充分发挥余热,无私奉献爱心。
其中仅刘老一人近两年内就走访了一百多户学生家庭,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宣传教育政策、教育引导学生。
他们对学生的爱感染了全校教师,与学生建立了忘年之交,促进了家庭教育的良好转变。
6、开展自救自护技能竞赛坐而言,不如起而行。
学生在实际的操作中,才能真正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1)我校在高年级组织自救自护技能比赛。
(2)我校六年级举行消防演习。
由各班选出五名消防员,代表各班进行消防技能训练,并进行演习竞赛。
这一竞赛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消防知识和技能,增强了学生的消防意识。
7、板、报、栏、台齐展出板,黑板报;报,墙报;栏,宣传栏;台,校电台。
我校充分运用这些平台,确定每期安全技能主题,让学生自主搜集材料,自主编辑,自主设计,自主完成,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达到学生自主教育、互相教育的效果。
8、坚持体育锻炼活动给学生安全感是生命教育的心理基础。
那么,使学生具有强健体魄则是安全教育的物质基础。
因此,我们重视学生的身体素质。
为此,,大力开展体育文化活动,日常的除体育课之外,还开展大课间活动,每周一次活动,每学期一次体育运动会,就这样形成一个提升学生体质的教育循环圈。
(三)提升学生自我保护的能力教师是学校的主人,学生也是学校的主人。
我们认为,学生既是规则的遵守者,还应该是规则的监督者,在遵守与监督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