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地理必修二-1.4地域文化与人口作业

高中地理必修二-1.4地域文化与人口作业

地域文化与人口训练题
1、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是通过影响人们的生育意愿而表现出来的。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男孩偏好”的传统与“稻米文化”密切相关
B.中国的儒家文化有“男性偏好”的传统思想,也重视子女的质量和注重自我发展
C.发达国家受基督教的影响,没有性别偏好
D.重男轻女指数反映出发展中国家普遍渴望生育男孩
读图,回答2-3题。

2、图示地区人口文化的特点是( )
①早婚之风盛行②多育多子③人口出
生率高④婚姻关系不够稳定⑤妇女的生育
年龄小,生育时间延长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3、图示地区人口增长模式是( )
A.“高—高—低”模式B.“高—低—高”模式
C.“低—低—低”模式D.以上皆不是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人口迁移日趋活跃,到1995年流动人口达8 000多万。

据此回答4-5题。

4、材料中反映出我国人口发展的新变化是( )
①从“早婚早育”到“晚婚晚育”②从“多育多子”到“只生一个”③从“学而优则仕”到“全民皆商”④从“安土重迁”到“四海为家”
A.①② B.②③ C.③④D.②④
5、促使文化新时尚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A.庞大的人口压力 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C.改革开放的国家政策 D.工商业者成为光荣的劳动者
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统计:1990年我国在职职工与退休人员的供养比是:13∶1,1990~1996年是10∶1,2010年是2.6∶1。

在这20多年里,我国第一代独生子女长大成人,并开始养育下一代。

于是,由4位老人、1对夫妻和1个孩子构成的“421”家庭数量激增。

在这样的家庭里,在职职工供养退休人员的巨大压力表现明显。

南开大学老龄发展战略研究中心负责人说,未来10年,我国“421”家庭数量至少会有上千万个。

“421”家庭引发的最主要社会问题就是养老压力。

据此材料,完成6-7题。

6、对于“421”家庭的形成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社会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 B.受传统文化观念和婚姻习俗的影响C.受宗教的影响 D.受婚姻不够稳定的影响
7、下列行为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且能遏制“421”家庭形成的有( )
A.用垃圾作为能源发电
B.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必须坚决执行“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政策
C.构建节约型城市,减少能源、资源的消耗
D.实行“二孩”政策
根据我国1980年《婚姻法》界定,除部分少数民族外,男方22岁以下、女方20岁以下缔结婚姻即为早婚。

下图示意近年来我国早婚的趋势变化。

据此完成8-10题。

8、对图文信息的正确解读是
( )
A.早婚年龄持续减小
B.女性早婚年龄大于男性
C.男性早婚率波动变大
D.早婚现象逐步缓解
9、我国早婚现象可能导致( )
A.老龄化加剧B.劳动力短缺
C.社会负担减轻D.人口压力增加
10有利于缓解早婚现象的措施是( )
A.二孩政策 B.严格户籍管理 C.发展教育 D.鼓励生育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1-13题。

①俄政府将妇女每生育1个婴儿得到的补贴提高到1万卢布,对18个月以下的婴儿每月的补贴也由500卢布增加到800~1 000卢布。

②宋代法定婚龄要求“男年十五,女年十三以上,并听婚嫁”。

③日本国会在1948年通过了《优生保护法》,以应对战后婴儿激增及有力的公共保健政策所致死亡率下降而带来的人口快速增长的冲击。

④到20世纪70年代,由(印度)中央统一严密管理计划生育工作,这种没有缓冲带的高压政策不仅与婚姻法等碰撞,而且引起了政治骚乱,计划生育工作成效甚微且被迫中止。

11、从各国政府关于婚育的政策看,政策制定时妇女生育率最低的是( )
A.① B.② C.③D.④
12、从各国的婚育政策看,政策制定时的亲子年龄差距最小的是( )
A.① B.② C.③D.④
13、从各国的婚育政策看,政策制定时人口老龄化最严重的是( )
A.① B.② C.③D.④
下图示意2017年甲、乙两国人口性别比(每100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数量),其中甲国为西亚某产油国,乙国为南亚
某人口大国。

读图,回答14-15题。

14、导致甲、乙两国2017年全国
人口性别比差异显著的主要因素是
( )
A.教育水平 B.产业结构 C.宗教信仰D.生育政策
15、为应对近年来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问题,乙国应采取的措施是( )
A.促进城乡人口流动B.政策鼓励少生优生
C.限制国际人口迁移D.提高女性社会地位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小红在上网时发现了两组有关我国婚
姻状况的数据:甲:2008年上海人均结婚
年龄再次推迟,男性平均结婚年龄为32
岁,女性平均结婚年龄为29.6岁。

比2007
年推迟约0.6岁。

乙:香港统计年刊载:
1991年至2007年香港的离婚判令数与粗
离婚率统计图(粗离婚率指一年内每1 000
名15~64岁的离婚人数)。

(1)试分析近年来上海市人均结婚年龄推迟对人口的影响。

(2)由材料二图可知,1991~2007年香港离婚率的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分析这种变化使香港产生的人口问题有哪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