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


(3)第三个阶段(1978年以后) 美观大方,各种款式的服装层出不穷
一、变化中的男女服饰
(1)第一个阶段(1840---1949年)
主要特征:
男女子子::中旗长袍袍国的马改褂近—良现西装代—中服山饰装 变化中 现趋式 代与服势西饰式并:、存传统和
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
(2)第二个阶段(1949---1978年)
否搭②配经合营宜西。式食品的食品厂出现
三、居室建筑的演进
典型
传统建筑
广州中山纪念堂主体建筑采用西方先进钢结构建 筑技术,创造性地运用中国古建筑手法,以中西 合璧的建筑形式,成为世界建筑宝库中的瑰宝。
喜来登温泉度假酒
中西合璧
新式住宅
(鸦片战争前)
(鸦片战争后) (20世纪30年代前后)
知识拓展:四合院的“讲究”:
课程结束注:以上图片均来自·图片1、栽种的植物讲究风水, 因为“桑”与“丧”, “梨”与“离”谐音,院 里不会栽种桑葚和梨树。
2、忌讳院子里的地面比外 面的地面低,原因是一进 门就得跳蛤蟆坑,而出门 从低向高,如似登山。
3、北房和东西厢房,多以三间为准,目的是在院中建筑组合 里产生一条中轴线,这条线如似人身上的脊梁,是院落中最 重要风水源头。所以,北京出现了这么一句俗语,“四六不 成材”。
主要特征:
中山装森、列严宁,装、逐连衣渐裙向、军美装、观、与适革命体相关方的服饰成
干部服
为主流
便、平民化转变
(3)第三个阶段(1978年以后)
主要特征:
美观大方,各种款式的服装层出不穷
与世界接轨,多彩 呈现源自二、并行于世的中西餐1、探中餐究::四中大西菜系餐(饮粤食菜、文鲁化菜的、川区菜别、?淮扬菜)
四、社会习俗
1、婚丧嫁娶: 探究:婚丧嫁娶方面有哪些变化?
①婚嫁习俗的变迁
古代: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近代: 婚姻自主、删繁就简; 现代: 恋爱自由,婚姻自主。
②丧葬礼俗的变化
19世纪末20世纪初: 趋于简化,出现西方色彩的新式葬礼、殡 仪馆和公墓;
新中国成立后: 改土葬为火葬
五四运动前
清末民初 50年代
主要特征: 与革命相关的服饰成 为主流
一、变化中的男女服饰
(1)第一个阶段(1840---1949年)
男子: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 女子:旗袍的改良
主要特征: 中式与西式、传统和 现代服饰并存
(2)第二个阶段(1949---1978年)
中山装、列宁装、连衣裙、军装、 干部服
主要特征: 与革命相关的服饰成 为主流
粤菜:鲜、嫩、爽、滑
鲁①菜烹:清饪香方、式鲜、嫩食、品味纯种类、就餐环境、礼节要求 川淮存菜扬在:菜味:明清浓显淡、差、重异味辣;甜 2、②西中餐方:饮食把追求美味奉为进食的首要目的, 传“入时以间味:为18核40心年”鸦片;战西争方后饮食以营养为最高准则, 影讲响:求①食西物餐的常营用养原料成进分入,餐蛋桌白质、脂肪等含量是
女子








探究一:这一时期服饰变化的特征是什么? 中式与西式、传统与现代并存;从封闭走向开放
一、变化中的男女服饰
(1)第一个阶段(1840---1949年) 男子: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 女子:旗袍的改良
主要特征: 中式与西式、传统和 现代服饰并存
(2)第二个阶段(1949---1978年)
一、变化中的男女服饰
(1)第一个阶段(1840---1949年)
男子




变化: 由穿长袍马褂到西装带领结
知识拓展:你知道中山装造型的含义吗?
其一,前身四个口袋表示国之四维 (礼、义、廉、耻) 其二,门襟五粒纽扣区别于西方的 三权分立的五权分立(行政、立法、 司法、考试、监察) 其三,袖口三粒纽扣表示三民主义 (民族、民权、民生) 其四,后背不破缝,表示国家和平 统一之大义
(4)不同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不平衡;
(5)从通商口岸、沿海城市向内地辐射;
2、徐珂《清稗类钞》记述:“先由男子陈志愿于父母,得父
母允准,即延介绍人约期订邀男女会晤,男女同意,婚约始
定。”这反映晚清婚俗的变化是
B
A.媒妁之言控制婚约缔定 B.婚姻尊重当事人的意愿
C.婚姻听凭父母安排
D.婚姻仪式简约文明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人民版)
第一课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吃 物质生活 穿

社会习俗 婚丧嫁娶 社交礼仪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背 景: 时代和社会的剧变 思考:19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哪些重 大的变化?
鸦片战争
新中国成立
1840年
1949年
辛亥革命
改革开放
1911年
1978年
20年代
30年代
40年代 90年代
60年代
70年代 80年代
猜 现在 猜

2、其他风尚的变化
(1)礼仪:跪拜、作揖
点头、鞠躬、握手转变
(2)称谓:“老爷”、“大人”
“先生”、“同志”
(3)“断发易服”和“废止缠足”
戊戌变法时期: 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
辛亥革命后 : “断发易服”还带有反清的革命色彩 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颁布剪辫易服和禁止缠足的法令
中山装、列宁装、连衣裙、军装、 干部服
猜猜看
连衣裙 中山装 干部服
列宁装 绿军装
一、变化中的男女服饰
(1)第一个阶段(1840---1949年)
男子: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 女子:旗袍的改良
主要特征: 中式与西式、传统和 现代服饰并存
(2)第二个阶段(1949---1978年)
中山装、列宁装、连衣裙、军装、 干部服

质 变化中的男女服饰——从封闭走向开放

活 和
并行于世的中西餐

会 居室建筑的演进:建筑风格和居室陈设的西化

俗 的
习俗风尚的变革


五、练习
1、探究: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发生变化的特点
(1)与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过程密切相关;
(2)随着中国民主进程的发展而发展;
(3)总体呈现西化趋势但始终保留民族特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