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七--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验

实验七--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验

实验七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验
一、实验目的要求
1、了解食品的质量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的意义。

2、掌握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物学特性。

3、掌握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的生化试验的操作方法和结果的判断。

4、掌握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的方法和技术。

二、原理
葡萄球菌在自然界分布极广,空气、土壤、水、饲料、食品(剩饭、糕点、牛奶、肉品等)以及人和动物的体表粘膜等处均有存在,大部分是不致病,也有一些致病的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葡萄球菌属一个种。

可引起皮肤组织炎症,还能产生肠毒素。

如果在食品中大量生长繁殖,产生毒素,人误食了含有毒素的食品,就会发生食物中毒,故食品中存在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人的健康是一种潜在危险,检查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数量具有实际意义。

金黄色葡萄球菌能产生凝固酶,使血浆凝固,多数致病菌株能产生溶血毒素,使血琼脂平板菌落周围出现溶血环,在试管中出现溶血反应。

这些是鉴定致病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重要指标。

三、试剂和仪器
(一)最先准备的器材
规格名称数量用途
1、500ml广口瓶1个稀释样品
2、500ml三角瓶1个制生理盐水
3、250ml三角瓶3个制培养基等
4、10×100mm试管6支血浆凝固酶试验
5、1ml移液管2支
6、10ml移液管 2 支
7、直径为90 mm平皿12套制血平板B-P平板
8、250ml量筒1支
(二)应灭菌的其它器材
剪刀1把不锈钢汤匙1把称量纸适量
(三)应制备的培养基
培养基总量所用容器
1.无菌水50ml/瓶1瓶250ml三角瓶(全班共用)
2.0.85%生理盐水70ml/瓶1瓶250ml三角瓶(全班共用)
3.0.85%生理盐225ml/瓶1瓶500ml三角瓶
4.7.5%NaCl肉汤50ml/瓶1瓶250ml三角瓶
5.普通营养琼脂100ml/瓶1瓶250ml三角瓶
6.B—P培养基95ml/瓶1瓶250ml三角瓶
7.兔血液5ml
四、实验内容
(一)、增菌培养法
样品处理→→选择性增菌→→选择性平板分离→→血浆凝固酶试验鉴别→→结果报告
第一天样品处理和增菌培养
(一)、样品处理
固体或半固体食品:以无菌操作称取25g样品,放入装有225mL灭菌生理盐水的灭菌均质杯内,于8000r/min均质1~2min,制成1:10样品匀液。

液体食品::用灭菌吸管吸取25mL样品,放入装有225mL灭菌生理盐水的灭菌玻璃瓶内(瓶内预置适当数量的玻璃珠),经充分振摇制成1:10样品匀液。

(二)、增菌培养
接种操作:吸取5mL稀释液接入7.5%NaCl肉汤或胰蛋白胨肉汤中。

37°C培养24小时。

培养:放于36±1℃培养24h。

培养结果:在NaCl肉汤中呈混浊生长,胰蛋白胨肉汤中有时液体澄清,菌量多时呈混浊生长。

第二天接种选择性平板进行分离培养
(一)、接种选择性平板
取增菌液1环,划线接种于血平板或B-P平板。

(二)、培养
放于36±1℃培养24h。

第三天观察分离结果、镜检、做血浆凝固酶试验
(一)、观察分离结果
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血平板上呈:金黄或白色菌落,大而凸起,表面光滑,周围有溶血圈;在Baird-Parker平板上:菌落为圆形,直径2-3mm,颜色灰或黑色,周围有一浑浊带,在其外层有一透明圈。

(二)、革兰氏染色、镜检
操作:革兰氏染色→镜检
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氏阳性,显微镜下呈葡萄状排列无芽胞,直径0.5-1μm。

(三)、结果报告:
综合形态特征,血平板情况以及血浆凝固酶试验结果,判别检样有否金黄色葡萄球菌作出报告。

五、思考题
1、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血平板或B-P平板上的菌落特征如何?为什么?
2、食品中能否允许有个别金黄色葡萄球菌存在?为什么?
3、鉴定致病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重要指标是什么?。

相关主题